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动物免疫失败的临床表象
免疫接种是畜禽健康管理、疫病高效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免疫接种不是唯一的更不是万能的。动物免疫失败现象极为普遍、问题日益严重,常致严重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损失。免疫失败主要表现:免疫后仍不能抵御相应疫病发生和流行;免疫后不能产生相应抗体或抗体水平较低,群体或个体没有获得足够保护力,发生亚临床型、临床型疾病;免疫后不能产生合理的抗体消长规律;经活疫苗免疫后反而引发相应疫病;免疫后出现免疫麻痹或免疫耐受。
免疫能否成功取决于接种时疫苗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还取决于机体免疫应答能力,甚至取决于饲养员、技术员、防疫员、养殖场老板等的技术水平、责任心和思想观念。因此疫苗要适时的、安全的、高效的、更大的发挥效力,包括疫苗正确使用、饲料安全、饲养管理、免疫操作、免疫监测、免疫修正等在内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非常重要。生产实践证明,做了疫苗并不能万事大吉,疫苗免疫能否获得预期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应实现免疫全过程可追溯、可复查、可监测、可证实。
2、动物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免疫程序不合理:(1)母源抗体是干扰疫苗免疫最常见的因素 ,既对初生动物有保护作用,也会影响初生动物的免疫效果。(2)未按规定程序接种。按规定程序重复接种,是强化免疫应答,巩固免疫效果的有效方法。(3)免疫程序不适合本场户实际,缺失科学、合理、有效、实用的免疫程序。
疫苗选用问题:
(1)疫苗质量不合格,过期失效;疫苗瓶盖松动,真空状态破坏,效价降低;运输、保存不当致疫苗失效;疫苗取出后在免疫接种前被破坏;疫苗取用或稀释后存放时间过长影响疫苗效价甚至失效。(2)疫苗选择不当。选用疫苗与本场流行的菌株或毒株的血清型不一致而缺乏交叉保护。不合理选用灭活苗或弱毒苗,疫苗毒力强弱与畜禽日龄不匹配。
免疫操作不规范:
(1)随意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疫苗同时接种,疫苗之间相互干扰免疫应答。(2)疫苗的稀释剂选用不当,或使用未经消毒或受到污染的稀释剂;饮水免疫的,饮水器未消毒、清洗,或饮水器中含消毒药等都会造成免疫不理想或免疫失败;注射免疫的,选用针头长短、大小不合理,注射器具消毒不严格,使用过的注射器清洗不干净。(3)接种剂量不准确,打飞针、打假针、打失效针,剂量不足且未补注。(4)疫苗途径不当,滴鼻或点眼免疫时,疫苗未进入眼内、鼻腔;饮水免疫时,免疫前未限水或饮水量加注太多;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穴位注射操作不到位。
饲养管理不当:
(1)消毒卫生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免疫期间动物受环境外源病毒或细菌感染。(2)霉变饲料或垫料发霉,霉菌毒素侵害动物免疫器官致免疫抑制。(3)外部环境强烈刺激致动物高度应激。(4)有害的化学物质损害免疫系统或抑制免疫应答而致免疫失败。(5)用药不当,过度使用具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或药物性饲料添加剂而致失败。
3、防范免疫失败的措施
加强技术培训和责任道德培训,提高免疫重要性、有效性和专业性的认识,统一免疫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全程应完整真实填写各种记录,免疫过程可考核、可追溯、可复查。
科学饲养管理,提升健康水平。推进自繁自养、全价料饲养、程序化免疫、制度化消毒、科学化用药、保健性防疫,推进生物安全和设施化、工程化、智能化、科学化养殖。
免疫与监测相结合,避免盲目免疫。通过监测确定动物首免时间,适时评价免疫效果,预测疫病潜在威胁。跟踪监测是科学合理制定免疫程序的依据,可避免盲目性、确保时效性、避免母源抗体干扰。
避免免疫抑制,消除潜在隐患。免疫抑制是破坏机体免疫系统的无形杀手。选用投喂合格饲料,全程控制饲料霉变;监测水源和饲料重金属、放射性污染等物理因素;控制病原性免疫抑制因素;按阶段投喂饲料,确保营养充足、均衡;加强疫病监测,适时做好疫情预警;减少转群、换料、断尾、剪牙、断喙、断奶等应激,消除疫病和应激造成的免疫抑制现象。
疫苗保质保量,确保免疫效果。选购合格疫苗并全程冷链,使用专用稀释液和规定稀释度稀释,疫苗现配现用。按说明书所述免疫剂量、注射部位、注射方式免疫;疫苗免疫前后禁用一切影响免疫效果的药物;选用合适针头和注射器具;逐一清点数量并编号,严格避免漏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