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的营养作用
已有 363 次阅读2011-2-9 12:54
维生素A 又称视黄醇、抗干眼病维生素。
(1)维生素A的营养作用
维持正常视觉,防止夜盲症的发生。眼的光感知器是视网膜中的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这两种细胞中均有对光敏感的色素,而这些色素的形成与呈现其功能均与维生素A有关,当动物缺乏维生素A时,视网膜合成感光物质发生障碍,导致视觉不正常,在弱光下视觉减退或全丧失,即所谓夜盲症。
维持粘膜上皮细胞的正常结构。 维生素A能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生长与结构,若维生素A不足会引起上皮组织干燥和角质化,易受细菌侵袭而发病,如泪腺的上皮细胞角质化,使分泌物减少,产生干眼症,严重时引起失明,生殖腺上皮细胞角质化,可引起繁殖机能障碍。
促进幼畜生长,调节有关养分的代谢。维生素A对糖类、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的代谢有调节作用,可促进动物体和骨骼的生长。
参与性激素的形成,维持动物正常的繁殖能力。
维护动物正常的神经功能。
(2)维生素A缺乏
粘膜组织萎缩,上皮干燥、增生及角质化,长期缺乏维生素A动物首先表现暗适应能力降低,乃至夜盲或干眼症。
幼畜生长发育受阻,降低增重,削弱对疾病的抵抗力,生产力下降。
繁殖机能障碍。首先性欲差,公牛睾丸精细管变性,公畜精液品质下降;母畜性周期异常,母牛不发情或发情不规律,受胎率低,胎儿发育异常,如畸形或瞎眼,胎衣不下,死胎,流产等现象。家禽产蛋率、孵化率低。
被毛粗乱、无光、食欲不佳、易患呼吸道疾病,共济运动失调等。
对成骨作用有不良影响 缺维生素A时,影响体内蛋白质合成及骨组织发育,形成网状骨质,骨脆弱而过分增生,骨骼发育不良。
引起神经系统机能障碍,如仔猪和生长猪的共济运动失调,步态蹒跚,继而出现抽搐等。
(3)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来源与供应 维生素A仅存在于动物体内,动物性饲料如鱼肝油、肝、蛋黄、鱼粉中含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A在动物肝脏脂肪中含量最高。植物体中不含维生素A,仅含无活性的维生素A原,即胡萝卜素。以多叶幼嫩青绿饲料和胡萝卜中含胡萝卜素最多,南瓜和黄心甘薯中含有较多数量的类胡萝卜素。优质干草、青贮饲料、黄玉米等也是胡萝卜素的良好来源。藁秆、甜菜及除黄玉米以外的禾谷类籽实均为胡萝卜素贫乏的饲料。 可补饲维生素A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