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气囊炎的辩证
鸡的气囊炎一疾,无论从治疗和预防上说都是一个难题。此问题在我们网站已有多个帖子讨论,在具体生产过程中也有多种治疗方法,但也主要是西医方面,包括不同的治疗手法和给药途径。然而,一直以来也未能得以满意的解决。而中兽医在这方面也是一个缺陷,目前为止,还并没有一种可靠的理论可以支持此病的治疗。下面就此问题,我们不妨再次用中医辨证的眼光来讨论一下此证。从气囊炎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上分析,它符合三焦传变规律,也可以说是三焦病症。气囊炎的发病诱因,首先是从寒而化,热证较少。原因有三,一是气囊炎必是表证未解而久病衍化,相对来说发展较慢,符合寒证。而热证发展较快,基本上不出现此过程而入血分。二是气囊壁没有血管,其内部集聚的干酪性物质也不可能是由于自身的炎症导致。而能够引起脏腑炎症的,大都也是热而非寒。因此,其内的干酪性分泌物是外来而非内发。这是因为,肺与气囊相通,肺受寒湿所侵,充布其内,长久失治,化热而成。其三是,气囊炎必发于呼吸道病之后,特别是慢性呼吸道病,如咳嗽、呼噜、湿性啰音等。由于肺受寒湿所侵,闭郁肺气,肃降失常,导致痰饮内停。痰饮不但壅肺,同时也可随气机输布气囊,而导致气囊壁出现云雾状或露滴状。此时如果治疗尚易。但当失治或误治的情况下,病邪进一步发展,化热蒸津,津乏痰凝。此症候首先出现的是支气管的堵塞,随后既是气囊壁出现干酪性的凝结。此时较难治疗。
为什么说一般的热证很少出现气囊炎,其机理在于阳受阳邪,热盛而速。就其传变规律应符合卫、气、营、血的传变,并会直接由气分迅速传入营分乃至血分。就其对肺脏的损伤,主要是以出血性的变化为主,即使有痰但少而干,基本上看不到痰饮转化的现象。当然,夹湿则又另当别论。如H9型流感,此病是典型的湿热型,是因为有湿共存,湿即阴邪,证如前述,只不过发病更速,别于普通风热。
鉴于如上机理,气囊炎易防难治,也就是说,防止它的发生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当鸡群发生了呼吸道病并以湿性啰音为主的,即用解表化湿、清利痰气为主治疗,慎用辛寒之类。如果此证未解而化热,或者是直接受湿热之邪所侵,又需用疏风解表,清热化痰之法。此是两期之法,第三期则是三焦传变之证,可相继出现三炎症状。治宜清利三焦湿热,但较难治愈。
从上可以看出,对“气囊炎”一疾,应掌握以防为主,控制疾病的发展方向,使之不发生。这是控制此病的上上之策,不要等到已经发生了才去治疗,那样鸡群的损失会是很大的。
以上只是一人之谈,完美是从交流中产生,希望踊跃交流。 这类疾病双黄连是否可以使用 引用第2楼问心无愧于2010-07-18 22:50发表的:
这类疾病双黄连是否可以使用 http://bbs.jbzyw.com/images/back.gif
王老师从中医解释气囊炎、可以说是从根本上找到了它的病根、
希望辅以预防、治疗方案 看到王老师的论证比较合理,整个转变过程符合逻辑,但是需提两点,
1气囊炎的形成是水湿互结郁而化热的结果,不论寒热都可以的,评价标准不仅仅看气温的下降与否还要看鸡群的具体表现,比如恶寒与否。发病初期饮水量的变化,发病快慢与群体的体质和邪气的轻重有关,
2.从治疗体会看,今年风热较多,风寒较少。初期用辛温解表止咳化痰之药反使病情加重,而直接用辛凉解表之剂好转较快。
不同的群体病情不同,希望同行们临证使之 学习了:):) 对于“气囊炎的发病诱因,首先是从寒而化,热证较少”的观点非常认同。个人认为气囊炎的原因是以寒为主,但需要湿的辅佐才能发展。
回 楼主(王留英) 的帖子
H9是典型的湿热型;湿温按人讲有;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一般不如营血。不会一起全身各个脏器出血,只有化燥入里才会出血,化燥就不是湿瘟了,对于鸡来说出现h9是经常出现拉稀,有湿热的特征,关于拉稀在此做一解释;肺于大肠相表里,经脉相通,关系密切,肺热下移大肠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燥屎内结,大承气症。一种;肺热下移大肠并没有形成燥屎,而是使肠子出汗了,就是说肺热没有向体表外蒸,下移大肠逼迫肠子出汗,使肠里的水与粪便混合一起出现下痢,叫,协热痢。鸡没汗腺,从体表发散热邪是不可能的,从口鼻出,不成正比例,热邪出路少,希望王老师加以评论,回复 王老师说的很好,希望王老师在治疗上在讲的详细一些 引用第5楼xuweichen于2010-07-18 23:17发表的 :王老师从中医解释气囊炎、可以说是从根本上找到了它的病根、
希望辅以预防、治疗方案
谢谢王老师用中医对气囊炎症候解释 ,可以说是从根本上找到了它的病根 中兽医没有学好,理解不了:L 在治疗上在讲的详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