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哥 发表于 2010-5-28 09:12:10

肉鸡的饲料管理——药理知识

第四章  药理知识
一、药动学七大参数及意义
  1、半衰期: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半衰期,是决定药物有效时间的主要参数。其意义在于,为了维持比较稳定的有效血液浓度,可根据半衰期,确定适宜的给药间隔时间。
  2、表观分布容积:表示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状况,若表观分布容积大,则提示药物在体内分布广泛,组织浓度较高。
  3、体清除率:表示药物的消除速率,与半衰期长短有密切关系。
  4、峰浓度:指给药后血中达到的最高浓度,峰浓度高提示药物吸收比较完全。
  5、峰时:指达到峰浓度的时间,峰时短提示药物吸收较快。
  6、峰时曲线下面积:提示药物在体内过程中被利用的程度,曲线下面积大,则利用程度高。
  7、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吸收的程度和速度,当非静脉途径给药时,是反映药物被利用程度的重要参数。
二、血药浓度的概念
  血药浓度一般指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是按用药后不同时间采血测定获得的,然后再借助于特定的数学模式及数学表达式,计算出一系列药动参数,是表示体内药物浓度的重要指标,虽然它不等于作用部位(靶组织或靶受体)的浓度,但作用部位的浓度与血药浓度以及药理效应一般呈正相关。血药浓度随时间发生变化,不仅能反映作用部位的浓度变化,而且也能反映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总的变化规律。
三、抗菌谱及抗菌活性
  每种抗菌药都有其一定的抗菌范围,称为抗菌谱,抗菌药具有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能力称为抗菌活性。抗菌活性可用体外抑菌实验和体内试验治疗法测定。体外抑菌实验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称为最小抑菌浓度。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称为最小杀菌浓度。临床技术人员经常做药物敏感性实验,对现场治疗具有关键性的指导意义。
  抗菌药的抑菌作用和杀菌作用是相对的,有些抗菌药在低浓度呈抑菌作用,而高浓度呈杀菌作用。临床上所指的抑菌药是指仅能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如磺胺类、四环素、红霉素和氯霉素等。杀菌药是指杀灭病原菌的药物,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等。
四、耐药性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病原体与化疗药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甚至消失,致使化疗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甚至无效。某种病原体对一种化疗药产生耐药性后,往往对同类的药物也具有耐药性,这种现象称交叉耐药性。
  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两种:前者属于天然耐药性,是细菌的遗传特征,不可改变。例如,绿脓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获得耐药性是病原体在接触化疗药后,产生了结构、生理及生化的改变,而形成具有抗药性的变异菌株,他们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尤其严重的是这种获得耐药性可通过染色体或质粒而传代、转移、传播和扩散,也可以经传导、转导、结合等不同方式自耐药株转移给敏感菌,这是细菌产生耐药性逐年增加的重要原因。
  质粒:游离的DNA片断,在细胞之间游动,告诉其他没有接触过此类药的细菌。
五、各类药物作用机理
  细胞壁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细胞膜       多粘菌素类
  核酸         喹诺酮类
  蛋白质合成   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
六、抗菌药物依其作用性质分为四类
  1、第一类为繁殖期杀菌剂,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2、第二类为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他们对静止期、繁殖期的细菌均有作用;
  3、第三类为速效抑菌剂,如:四环素类、林可胺类、大环内酯类等;
  4、第四类为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等。
七、四类药物合用情况
  来自体外和动物实验资料证明:
  1、第一类和第二类都是杀菌剂,合用可获增强作用。如青霉素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有利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进入细菌体内发挥作用,
  2、第一类与第三类合用常为拮抗作用。如青霉素类与四环素类合用,可因后者能迅速抑制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使青霉素不能发挥繁殖期杀菌作用而降低其疗效。
  3、第一类与第四类合用一般不会有重大影响。在有明显指征时如磺胺类与青霉素合用治疗脑部感染,能明显增强疗效。
  4、第二类与第三类合用常可以获得相加作用或增强作用,不发生拮抗作用。
  5、第三类与第四类合用一般可获相加结果。
八、抗菌药物的种类及特性
   (一)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
  1、青霉素类特性:
   (1)对生长繁殖期的细菌作用强,对静止期的细菌作用弱。
   (2)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弱。
   (3)对疾病的早、中期治疗效果好,因此时细菌正处于生长繁殖的旺盛时期。
   (4)对人和畜禽毒性较小,因人和畜禽的细胞无细胞壁。
   (5)水溶液不稳定,易分解失效。
   (6)遇酸、碱可使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破坏而失效。
  2、头孢菌素类特性:
   (1)具有强效杀菌作用,结构与青霉素相似,作用机理相同。
   (2)毒性较低,能耐酸,耐青霉素酶。
   (3)丙磺舒可与其产生竞争性拮抗作用,延缓头孢菌素的排出。
   (二)氨基糖苷类:包括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大观霉素、安普霉素等,此类药有六大共同特征:
  1、为有机碱 ,能与酸形成盐,常用制剂为硫酸盐,性质较稳定。
    2、作用机理均为抑制细菌蛋白质生物合成,在低浓度时抑菌,高浓度时呈杀菌作用。
  3、抗菌谱较广,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突出。
4、内服不易吸收,可做为肠道感染用。全身感染应做注射给药。    
5、损伤肾组织,对肾脏 毒性强。
  6、易产生耐药性。
   (三)四环素类: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应用的有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其中的强力霉素在临床上最常用,其共同特征如下:
    1、作用机理为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仅在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
    2、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及支原体有效。
  3、亚治疗量用药可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增重和改善饲料报酬。
  4、内服后易被吸收,吸收后体内分布广泛。
  5、毒性小,对肝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
   (四)氯霉素类:为广谱抗生素,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后两者为氯霉素的衍生物。
  氯霉素分子结构中的硝基可损害造血器官,造成动物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甲砜霉素则无此毒性,因其结构上以甲砜基取代了氯霉素分子结构中的硝基。但由于两者分子结构中都存在B位OH,易被耐氯霉素和甲砜霉素的细菌所产生的乙酰基转移酶给乙酰化失活,所以两者具有交叉耐药性。氟甲砜霉素为甲砜霉素的单氟衍生物,以F取代了B位OH,不受乙酰基转移酶的攻击,体内、外都对耐甲砜霉素的菌株呈现较高的抗菌活性。
   (五)大环内酯类:临床中常用的有红霉素、泰乐菌素、北里霉素、替米考星。
  1、除红霉素外,都可用于做饲料添加剂,具有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能缓解应激反应,增加产蛋率。
  2、对支原体有较强的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无效。
  3、可用于治疗坏死性肠炎、溃疡性肠炎。
  4、内服易吸收,能均匀分布到机体各组织。
  (六)林可胺类:包括林可霉素、克林霉素两种。
    1、能促进肉鸡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
  2、抗菌谱较窄,败血支原体对本品敏感。
  3、对厌氧菌作用较强,可用于治疗坏死性肠炎。
  4、林可霉素内服吸收不完全,生物利用度约20~50%,克林霉素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4倍,内服吸收较好,生物利用度约90%。 
   (七)多黏菌素类:临床常用多粘菌素B、E两种,多粘菌素E又称粘杆菌素。
    1、窄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强大杀菌作用。
    2、细菌对本品不易产生耐药性。
    3、内服在肠道内吸收甚少,约60~80%从粪便中排出。
    4、具有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作用。
    5、用于预防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
   (八)聚醚类:常用的有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霉素,主要用于做饲料预混剂。
    1、用于家禽球虫病。
    2、马属动物对本类药物敏感,容易中毒。   
   3、毒性较大,用量大或混合不均匀时,可使鸡中毒,出现瘫痪症状。
    4、禁止与泰妙菌素(枝原净、泰妙灵)联合使用。
   (九)喹诺酮类:是通过抑制细菌DNA的合成发挥其抗菌作用的。按照抗菌性能分为三代。第一代抗菌活性弱,抗菌谱窄,仅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大,内服吸收差,代表药物是萘啶酸、噁喹酸。第二代抗菌谱扩大,对大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强抗菌活性,对支原体也有一定作用,代表药物是吡哌酸、氟甲喹。第三代抗菌谱进一步扩大,抗菌活性也进一步提高,内服吸收程度改善,提高全身治疗效果,常用的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恩诺沙星。
  喹诺酮类有以下共同特征:
  1、与RNA合成抑制剂利福平、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氯霉素类、呋喃类同时使用,可发生拮抗作用,使抗菌效能降低或失效。
  2、本类药物可使氨茶碱代谢抑制,致氨茶碱血药浓度异常升高,引起中毒。
  3、不应长期在亚治疗剂量下使用,用以减少和避免耐药菌株的出现,应做治疗性给药。
  4、内服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泛,组织中药物浓度高。
  5、水溶液遇光易变色分解,应避光保存。 
 6、治疗呼吸道感染时,应适当提高剂量。
   (十) 磺胺类:常用的有磺胺氯哒嗪钠、磺胺氯吡嗪钠、磺胺二甲嘧啶钠、磺胺喹噁啉。
  1、磺胺氯哒嗪钠:抗菌作用较强,内服吸收良好。主要是用于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感染,对球虫有显著作用。
  2、磺胺氯吡嗪钠:作为抗球虫药物在国内外应用已十分广泛,与其他磺胺药比较,其特点是毒性低,疗效高,单独使用具有理想的防治效果。三字球虫粉即是该药物与乳糖配制而成的粉剂,含磺胺氯吡嗪钠30%。
  3、磺胺二甲嘧啶钠:对球虫病和禽霍乱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内服吸收迅速,排泄较缓慢。
  4、磺胺喹噁啉:具有抗菌和抗虫的双重作用,与氨丙啉合用时,抗球虫作用强。
   (十一)其他重要抗球虫药:常用的有氨丙啉、氯苯胍、地克珠利、青蒿提取物。
  1、氨丙啉:用药浓度过高时能引起雏鸡B1缺乏症。
  2、氯苯胍:长期应用可使鸡肉和蛋含有异味。  
  3、地克珠利:是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球虫药。
  4、青蒿提取物:安全、毒性小,球虫对本药物产生耐药性缓慢。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痢疾杆菌和流感病毒的作用。



未完待续

谢绝转载

创业养鸡 发表于 2010-5-28 10:39:37

彬哥又出大作了!收藏了!!

归海一刀 发表于 2010-5-28 13:35:46

引用第1楼创业养鸡于2010-05-28 10:39发表的:


chenqhlq 发表于 2010-5-28 16:40:16

学习了,谢谢!

彬哥 发表于 2010-6-8 08:20:38

九、 影响药物作用的主要因素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1、剂量:抗菌药物的作用或效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临床用药时,除根据使用说明书决定用药剂量外,还要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毒副作用和病情发展的需要适当调整剂量,才能更好的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2、途径:肉鸡由于集约化饲养,数量巨大,宜用混饲或混饮的群体给药方式。但必须保证每只鸡都能获得足够的剂量,又要防止有些个体摄入量过多而产生中毒,此外还要根据不同气候,疾病发生过程中动物摄入饲料或饮水量的不同而适当调整药物浓度。
  3、疗程:大多数药物治疗疾病时必须重复给药,抗菌药物更要求有足够的疗程才能保证稳定的疗效,并避免产生耐药性。决不可给药1~2次出现药效就立即停药。肉鸡使用抗菌药物的疗程一般为3~5天。
   (二)动物方面的因素
  1、肉鸡日龄:对由肾排泄消除的药物,如果半衰期又较长时,则小日龄鸡雏比大日龄鸡反应敏感,用药剂量应适当比大日龄鸡减少,以免损伤肾脏,导致蓄积中毒。
  2、病理状态:动物在病理状态下对药物的反应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可影响药物的转化和排泄,引起药物蓄积,延长半衰期,严重可引发毒性反应。
  3、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药物的作用是通过动物机体来表现的,机体的功能状态与药物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有些病原体的最后消除还要依靠机体的防御机制。因此说,肉鸡疾病的恢复,不能单纯依靠药物,一定要配合良好的饲养管理,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使药物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环境因素能直接或间接影响药物的作用,例如,在治疗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的同时,如果舍内温度不适宜,湿度过高或过低、氧气不足、氨气浓度过高、粉尘含量超标,可增加病鸡的应激反应,加剧疾病的过程,严重影响药效。
十、预防用药
(一)掌握适应症:抗微生物药品各有其主要适应症。应根据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病原检验来推断或确定病原微生物。再根据药物的抗菌活性、药动学、价格等方面的情况,选用适当药物。
  (二)控制药量:剂量过小不仅无效,反而可能促使耐药菌株的产生,剂量过大不一定增加疗效,却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可能引起机体的严重损害,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用量过大可损害肾脏。总之,抗菌药物在血中必须达到有效浓度。但又不能盲目加大剂量。药物疗程视疾病类型和病况而定,一般为3~5天,最长不超过7天。如果疗效不好,要在5天内加以调整,如加大剂量或调换药物。
  (三)强调综合性防治措施:充分认识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性,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鸡体全身状况。在治疗的同时,应注意环境的改善,可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疗效,加快康复速度。
  (四)分群给药:规模化养鸡给药途径多为饮水给药,如果少数鸡只发病即全群投放治疗量,则会 造成药物的浪费,肠道菌群被破坏,发生药物性肠炎,严重的可引起中毒。病鸡因饮水量少而吃不到足够的药,易出现致病菌的耐药现象,影响疗效。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挑出病鸡,单独给药。如果鸡群中个别鸡只发生大肠杆菌病时,建议胸肌注射黄芪多糖,可收到非常好的疗效。这样也减少了同群间水平传播的机会,另一方面,对健康鸡群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也会大大降低用药成本。
   (五)根据不同季节合理用药。
  1、秋冬防感冒,夏季防肠道病、热应激。
  2、夏天饮水量大,饮水给药时要适当降低浓度,而采食量小,拌料给药时要适当增加浓度。
十二、用药知识问答
  (一)脱脂奶粉如何保护疫苗?怎样正确使用?
    在对鸡进行饮水免疫时,水中加入0.2%~0.5%的脱脂奶粉,有以下作用:
  1、中和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2、平衡水的PH值。
  3、调整水的渗透压,使其趋于等渗。  
  4、奶粉直径小,易形成胶体,能将疫苗包裹于当中,遮挡了外界因素如紫外线等对疫苗的伤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应用操作时,必须做到:
   (1)必须用脱脂奶粉,因普通奶粉中的脂肪有吸附疫苗的作用,使疫苗在水中分布不均匀,会导致每只鸡获得的疫苗多少不一样,影响免疫效果。
   (2)如果没有脱脂奶粉,可将普通奶粉加水煮沸冷却后除去奶皮便可得到脱脂奶。 
   (3)具体操作时,将所需要的饮水加入一定比例的脱脂奶粉,充分搅拌均匀,30分钟后加入疫苗,供鸡饮用。
   (二)应用抗菌药如何合理停药?
  用抗菌药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时,待症状控制后应继续用药2~3天。对于一般感染性疾病,在控制症状后也要继续用药1~2天,以防疾病复发和细菌产生耐药性,此谓巩固性用药。
   (三)半衰期与鸡的用药有何相关?
  药物半衰期是确定给药间隔时间的重要依据,它用时间来反应药物在体内清除的快慢。通常按半衰期投药即可维持血药有效浓度,又不至于发生蓄积中毒。
  通常杀菌性药物的疗效主要取决于血药峰浓度,而与持续恒定的血药浓度关系不大,故无须根据它的半衰期给药,如青霉素G的半衰期30~45分钟,采用大剂量用药,每天2次即可,利福平的半衰期为1.5~5小时,目前多提倡全日量一次顿服。另一方面,即便这些药物在血中被清除,仍具有明显的后遗杀菌作用。因此多数杀菌药可以将一天的量一次或两次集中投用,这叫脉冲式用药或集中用药。
  (四)哪些药慎用于雏鸡?
  基于雏鸡的生理特点,以下药物对雏鸡不能长期和大剂量应用。
  1、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此类药物内服后不易吸收,对肾脏的毒害较大,细菌产生耐药性快。
  2、四环素类:对肝脏毒害较大,影响钙代谢,大量消耗体内VC。
  3、氯霉素:长期应用引起T细胞空泡变性,损害造血器官,抑制免疫。
  4、呋喃类:对肝脏有毒害作用,大剂量能引起神经炎。 
 5、磺胺类:对肾脏有损害作用,易产生耐药性,对免疫有抑制的作用。
  (五)那些药对肝脏损害严重?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也是受药物损害的主要靶器官。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有乙酰氨基酚、水杨酸钠、磺胺类药、红霉素、四环素、头孢氨苄、林可霉素、氯霉素、灰黄霉素、克霉唑、呋喃唑酮、大剂量应用维生素A等。
  (六)哪些药对肾脏损害严重?  
  大多数药物均以原形或代谢物经肾脏排泄,故肾脏最易受药物的损害。所以大剂量或长期应用下列药物对肾脏有损害:头孢菌素(第一、二代)、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大多数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
  (七)喹诺酮类药与哪些药物有配伍禁忌?
  1、碱性药物可降低胃的酸度,使该药吸收降低,影响药效。
  2、利福平、万古霉素、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均能使本类药物药效降低甚至完全消失。
  3、此类药能使氨茶碱在体内产生蓄积作用,可使其浓度在体内提高50%,易引起蓄积中毒。
  4、铝、镁、钙及二价铁离子,能明显地减少喹诺酮类药在肠道的吸收,若同时用最好间隔3小时以上。
  5、与磺胺类药同用能增强磺胺类药的毒性。
  (八)喹诺酮类药与哪些药物有协同作用?
  1、氟哌酸与TMP(4:1),同时应用对鸡的支原体病可提高疗效4~8倍。
  2、与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有协同作用。
  3、与林可霉素合用治疗鸡的支原体病继发大肠杆菌病疗效显著。
  (九)怎样确定给药间隔?
在尽可能选择半衰期长的药品的同时,应充分重视给药间隔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而许多养户可能上午9~10点钟给药,下午4~5点钟就又给药了,这样就必然造成白天用药间隔短,而晚间间隔时间长,导致治疗效果差。要使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一致。        
十三、药物配伍
  1、应注意的是作用机制相同的同一类药物的合用疗效并不增强,而可能相互增加毒性,如氨基糖苷类间彼此不能合用。氯霉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因作用机制相似,均竞争细菌同一靶位,而出现拮抗作用,所以不能联合使用。
  2、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与卡那霉素有配伍禁忌,不可联用。
  3、VC与林可霉素发生氧化还原作用,生成新的复合物,使林可霉素失去抑菌活性。
  4、林可霉素与庆大霉素有协同作用,但增强肾脏毒性。
  5、克林霉素与环丙沙星配伍立即产生沉淀。
  6、氨苄青霉素可使庆大霉素失活。
  7、VC可使氨苄青霉素失活或降效。
  8、林可霉素与头孢菌素有拮抗作用,注意使用方法。
  9、环丙沙星与阿米卡星混合用,会产生沉淀变化。
  10、黄连、黄柏等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与抗生素联用,可提高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
  11、氨替比林可使环丙沙星的半衰期延长。
  12、盐酸溴乙新可改变强力霉素在体内的分布。
  13、西咪替丁增加环丙沙星吸收,提高血药浓度。
  14、喹诺酮类与头孢菌素合用时起协同作用。
  15、头孢菌素类与氨基糖苷类合用时,可增加抗菌作用,但明显增加肾毒性。
  16、含有机酸的中药与碱性西药配伍会发生中和,降低疗效,不宜配伍使用;与红霉素合用,能降低红霉素的杀菌能力,不宜配伍使用;与四环素类合用,可促进吸收,提高抗菌作用;与苯巴比妥、水杨酸钠、头孢菌素、氨苄西林合用,可减少西药排泄,提高疗效。
  17、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黄芩、黄柏、栀子、黄连、苦参、双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马齿苋等和TMP合用,能增强抗菌作用。
18、双黄连口服液、银黄酸口服液和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解热镇痛类药物合用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彬哥 发表于 2010-6-8 08:21:00

十四、合同肉鸡允许使用的药物种类制剂
序号
药物主要成分
序号
药物主要成分
1
氟苯尼考
11
粘杆菌素
2
阿莫西林
12
强力霉素
3
氨苄西林钠
13
卡那霉素
4
林可霉素
14
头孢噻呋钠
5
大观霉素
15
地克珠利
6
新霉素
16
马杜拉霉素
7
安普霉素
17
中药类
8
替米考星
18
生物制剂
9
红霉素
19
微生态制剂
10
北里霉素
20 
多维等营养药物
出口畜禽允许使用药物名称:

青霉素(宰前14天停药)卡那霉素(宰前14天停药)新霉素(宰前14天停药)金霉素(宰前30天停药)盐霉素(宰前7天停药)黏杆霉素(宰前14天停药)氨苄西林(宰前14天停药)恩诺沙星(宰前10天停药)常山酮(宰前5天停药)林可霉素(宰前7天停药)安普霉素(宰前7天停药)越霉素A(宰前5天停药)马杜霉素(宰前7天停药)潮霉素(宰前7天停药)乙氧酰胺苯甲酯(宰前7天停药)赛杜霉素钠(宰前7天停药)复方磺胺嘧啶(宰前21天停药)磺胺二甲嘧啶(宰前21天停药)磺胺—2,6—甲氧嘧啶(宰前21天停药)庆大霉素(宰前14天停药)丁胺卡那霉素(宰前14天停药)土霉素(宰前30天停药)四环素(宰前30天停药)莫能霉素(宰前14天停药)阿莫西林(宰前14天停药)氟哌酸(宰前10天停药)红霉素(宰前7天停药)拉沙洛西(宰前5天停药)壮观霉素(宰前7天停药)达氟沙星(宰前10天停药)强力霉素(宰前7天停药)新生霉素(宰前14天停药)
十五、容易为PH影响的药物:

青霉素G钾、钠在强酸性溶液中不稳定
氨茶碱的中型溶液中或酸性溶液中不稳定
安钠伽在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产生沉淀
盐酸普鲁卡因在碱性溶液中分解失效
盐酸硫胺在中兴或碱性溶液中分解失效
敌百虫在碱性溶液中增加毒性
解磷定在碱性溶液中产生有毒物质
硫酸阿托品在碱性溶液中沉淀
十六、常用输液的PH范围:

葡萄糖注射液3.2-5.5
氯化钠注射液4.5-7.5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4.5-7.5
葡萄糖盐水3.5-6.0
乳酸钠注射液6.0-8.0
碳酸氢钠注射液<8.5
右旋糖酐注射液4.0-7.0
甘露醇注射液5.5-6.5
水解蛋白注射液4.5-7.0

hanfeng 发表于 2010-6-12 06:11:55

哥哥 ,好久没见大作了

xdwb2003 发表于 2010-6-12 20:12:57

好东西,学习了,后面的好象发重复了~

牧鱼郎 发表于 2010-6-13 17:13:30

劳驾楼主把抗病毒药物也弄上,让大家共同学习一下吧:lol

辉煌 发表于 2010-7-14 13:14:21

五老师学习啦,牛

shiranwei 发表于 2010-8-4 08:15:45

真是不错的资料哦

oneheart 发表于 2010-8-6 21:02:28

好东西呀,谢谢啊!

雪中送鸡 发表于 2010-8-8 09:00:19

精华啊,收藏啦

shanweiguo 发表于 2010-8-9 21:55:31

引用第12楼雪中送鸡于2010-08-08 09:00发表的 :
精华啊,收藏啦

大红双喜 发表于 2010-10-26 00:03:32

17、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黄芩、黄柏、栀子、黄连、苦参、双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马齿苋等和TMP合用,能增强抗菌作用。

TMP是哈东东?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肉鸡的饲料管理——药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