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牛肉对华出口高位运行:短期供需两旺,后期价格分歧暗藏挑战(上)
一、出口量维持历史高位:中国市场成为核心 “稳定器”1.1 8 月出口数据表现优异,淡季不淡特征突出
在全球牛肉贸易格局中,巴西牛肉 8 月出口数据极为亮眼。根据巴西联邦外贸秘书处(SECEX)数据,截至 8 月第三周,巴西累计出口牛肉 13.57 万吨,同比大幅增长 24.9%,日均出口量达 1.23 万吨。尽管较前两周稍有回落,但仍超过 2025 年 7 月(1.20 万吨)和 2024 年 10 月(1.22 万吨)的历史峰值,呈现出 “淡季放量” 的强劲态势。
从市场流向分析,美国对巴西牛肉征收 76.4% 的综合关税,这一举措对巴西牛肉出口美国造成严重冲击,导致巴西对美出口基本停滞。然而,市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总能找到新的平衡。中国市场展现出强大的承接能力,承接了超过 60% 的转出口份额,推动 8 月对华出口量环比增长 15%,延续了 7 月创下的 “单月对华出口 12.21 万吨” 的历史纪录。这一数据体现了中巴牛肉贸易的紧密联系,也反映出中国庞大市场需求对全球牛肉贸易格局的重塑作用。
1.2 供应宽松格局形成,国内市场预期稳定
尽管 8 月工作日减少,全月出口总量难以达到 7 月峰值,但基于当前日均出口节奏判断,预计 7 月后国内巴西牛肉供应宽松格局至少持续 3 个月。这对于国内牛肉市场而言,意味着供应预期稳定。无论是餐饮行业制定采购计划,还是零售终端调整库存策略,均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
回顾 2025 年 1-7 月,巴西累计对华出口牛肉 68.6 万吨,同比增长 13.4%,占其出口总量的 53%,中国稳居巴西牛肉 “第一大出口市场”,且依赖度较 2024 年提升 8 个百分点。这种深度绑定的贸易关系,不仅是商业利益的联结,更是双方在农业领域合作的深度体现,背后涉及养殖、加工、物流等多个产业链环节的协同发展。
二、两大因素支撑出口韧性:关税倒逼与国内活牛市场坚挺
2.1 美国关税倒逼市场重构,巴西加速 “向东转”
美国关税政策的调整,对全球牛肉贸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自 8 月 7 日美国对巴西牛肉加征 50% 关税后,巴西牛肉输美成本激增 40%。这一举措使巴西牛肉在美国市场瞬间失去价格竞争力,导致 2026 年美国市场进口量预计大幅下降 6.1%。面对这一困境,巴西牛肉出口商迅速调整战略,将目光转向东方,中国市场成为其首选目标。
原本输往美国的牛肉,主要包括碎肉、汉堡用肉等品类,如今大量涌入中国市场。7-8 月,巴西对华碎牛肉出口量同比增长 35%,成功填补了中国餐饮市场对低价加工用肉的需求缺口。像 JBS、Marfrig 等肉类巨头,凭借自身强大的物流与供应链优势,通过华南港口快速清关,将运输周期从以往的 35 天缩短至 25 天,大大提高了供应效率,保障了中国市场的稳定供应。
2.2 国内活牛价格走强,出口动力持续释放
在强劲的出口需求拉动下,巴西国内活牛市场呈现出独特格局。8 月 18 日,圣保罗市场输华标准牛价格达到 320 雷亚尔 / 阿罗巴,相较于 7 月上涨 3.2%。Agrifatto 监测的 17 个市场中,有 7 个地区活牛价格上涨,16 个地区育肥公牛均价升至 294.45 雷亚尔 / 阿罗巴。Cepea 与 Datagro 价格指数也呈现明显上涨趋势,周涨幅分别达 1.73% 和 1.45%。
这种价格走势背后,是屠宰场为满足出口订单而展开的激烈竞争。为获取符合输华标准的活牛,屠宰场不惜以高于国内消费市场 20% 的溢价进行抢购,形成了 “出口优先” 的资源配置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巴西牛肉出口动力持续增强,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际牛肉市场的地位。
来源:肉类食品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