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从外分泌体角度探讨禽偏肺病毒致病机制
禽偏肺病毒感染Vero细胞的外泌体蛋白质组学分析王丹1*,侯磊2*,宋江伟1,王菁1,全荣1**,刘爵2**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畜禽疫病防控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7;2.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基金项目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1914)
· 作者·
第一作者:
王丹(1986-),女,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病毒病研究,E-mail:wangdananne@163.com;
侯磊(1982-),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动物病毒病研究,E-mail:hlbj09@163.com
通讯作者:
全荣(1986-),女,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病毒病研究,E-mail:qrcau@126.com;
刘爵(1966-),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动物病毒病研究,E-mail:liujue@263.net
目 的
外泌体是直径约30~150 nm的细胞外囊泡,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呈现“茶托状”。外泌体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血液、尿液、乳汁等)和细胞培养物中,携带蛋白质、脂类、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参与细胞间通讯,病毒可通过外泌体调节宿主的免疫应答。C亚型禽偏肺病毒(Avian metapneumovirus,aMPV)最早出现于美国,随后在法国、韩国、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2012年,中国首次分离到aMPV/C,经适应性传代培养后,获得能够引起细胞病变的分离株。目前从细胞外泌体角度评估aMPV/C感染对宿主的影响未见报道。本试验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首次分析了aMPV/C感染后Vero细胞外泌体中蛋白质组分的变化,为进一步了解aMPV/C致病机制提供参考。
方 法
试验收集感染aMPV/C JC株后48 h的Vero细胞培养液,采用超速离心法分离外泌体。经透射电镜观察、纳米颗粒跟踪技术分析、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鉴定后,对外泌体进行示踪试验;利用非标记定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able-free LC-MS/MS)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外泌体的蛋白质组成和功能。
结 果
分离的外泌体为杯状双层膜囊泡,具有特征性膜蛋白CD63、CD81、Tsg101,能够进入未感染的Vero细胞;aMPV/C感染组中170个蛋白表达上调,11个蛋白表达下调;差异表达蛋白大多来源于细胞器和细胞膜,主要参与细胞过程、生物调节、代谢过程等生物学过程,执行受体结合、酶催化、分子调节等功能,集中于内吞作用、病毒感染、细胞衰老等通路。
结 论
aMPV/C感染使Vero细胞外泌体蛋白质组分发生明显变化,差异表达蛋白主要集中于细胞膜信号传导通路、病毒感染相关信号通路、细胞增殖相关信号通路,被aMPV/C感染的Vero细胞能以外泌体形式向未感染细胞进行物质或信息传递。
引用本文
王丹,侯磊,宋江伟,等. 禽偏肺病毒感染Vero细胞的外泌体蛋白质组学分析.中国家禽,2022,44(10):24-30. doi: 10.16372/j.issn.1004-6364.2022.10.005.
谢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