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笔记——外感内伤辨病机
1、发病学概说
疾病的发生,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正邪相争的结果。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正气 邪气
正气:维护机体动态平衡的能力:机体正常的机能活动(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抗病修复能力。
邪气:各种使机体平衡状态的致病因素。
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房气、痰饮、瘀血及食积等
2、疾病的发生
●邪气的强弱
●机体正气的强弱
●体质因素
●精神状态(无奈中求生存)
●生活环境(高大上的牢笼、各种缺)营养(理论值)锻炼(无)
●对人而言,得病其实不容易,大多数疾病都是人们几十年如一日,一丝不荀、孜孜不倦的违背自然规律和生命规律“作”出来的
3、病因学说
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致病特点及其临床表现的系统理论。
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
审证求因、询问求因、综合分析
临床表现为依据→辩证求因→推断病因
4、病因的相对性
5、病因分类
1、外感性致病因素
六淫方气
2、内伤性致病因素七情
3、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瘀血痰饮
4、其他致病因素饮食劳逸外伤等
1.外感性致病因素
六淫
六气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
六淫治病特点
季节性:
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
春季多风;夏季多暑;长夏多湿;秋季多燥;冬季多寒。
故又称之为“时令病”
反季节蔬菜水果
地域性:
·与密切相关。
·西北多燥病,东北多寒病,江南多湿热病,居处潮湿环境多湿,长期高温环境多燥热病。
相兼性:
·六淫既可单独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为病。
·风热(寒)感冒、暑湿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
转化性:
·六淫致病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证候可发生转化。
·感受风寒之邪,可从表寒证转化为里热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