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栋100 发表于 2020-10-10 09:29:44

附子加工品的不同种类及加工方法


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乌头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地草坡或灌木丛中,分布于辽宁南部、河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主要栽培于四川,每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品如下。

一是盐附子: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二是黑顺片: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向切成约0.5cm的厚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到出现油面、有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三是白附片: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向切成约0.3cm的厚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至半干,以硫黄熏后晒干,习称“白附片”。

四是炮附片:取净河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灵活状态,加入净附片,不断翻炒,炒至鼓起并微变色,取出,筛去砂,摊凉。

五是淡附片:取净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盐分漂尽,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至透心,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盐附子每100kg,用甘草5kg、黑豆10kg。

   附子的用法                                                                                                                                                                                           了解了当今医疗市场常用附子的不同成品,下面我们来谈一谈附子的用法和用量问题。一般来说,附子有毒,煎煮时间越长,可能越安全,但中药的毒性有时候也是治疗作用,《周礼・天官》有“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的说法。

临床上,附子并不是煎煮时间越长越好,比如在《伤寒论》的四逆汤方中,附子一枚生用,以水三升煎煮一升二合,意思是加水三升,然后煮取一升二合,由此可以看出,《伤寒论》中附子煎煮时间并不是很长。

通过煮法来看,四逆汤仲景并没有强调过久的煎煮,甘草干姜汤中以水三升煎煮一升五合,而四逆汤是以水三升煎煮一升二合,这样对比,四逆汤的煎煮时间并没有比甘草干姜汤的时间长多少。说明在辨证准确、方证对应的情况下,小剂量的附子可以不用先煎。现在医院中用的基本都是黑顺片或淡附片,它本身就是炮制过的,毒性已经很弱了,但是如果附子用量较大,还是建议先煎为主,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可兽医 发表于 2020-10-10 09:39:08

中药炮制也是大学问,感谢分享。附子应用于鸡病上还是很安全的。

禽劳致富 发表于 2020-10-10 13:52:44

附子炮制真真考验功夫啊,

张智慧 发表于 2020-10-10 16:29:21

感谢分享。在一个人医群就有一位医师给病人开附子中毒了,那位医生吓坏了。这个东西含有乌头碱,乌头原碱,毒性比较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附子加工品的不同种类及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