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制自己的饲料
在上贴我给大家交流了“饲料与疾病的关系”,这里我再说说如何选制自己的饲料。在这里,我之所以用“选制”二字,这是因为,就我们目前的养殖情况,有部分养殖户用的是成品料,还有部分的养殖户用的是自配料。但是,不关你用什么料,其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自己的经济效益。所以,用成品料的要认真的选择,用自配料的要科学的配制,也就是说选择和配制的意思。那么对于成品料来说,只要我们的侧重点不在价格上,而是把自己鸡的反应——严格的说,是自己的实际效益放在首位,应该可以选择到优质饲料的。但是,自配料就似乎不那么简单了。因为它包含了诸多因素,比如原料、粉料的颗粒度和鸡的营养需求等等。就鸡的营养而言,各个阶段所需的营养素的含量(饲料中)也各不相同。以蛋鸡为例,它可分为:雏鸡阶段(0——6周),青年鸡阶段(7——14周),青年鸡阶段(15——20周),产蛋鸡阶段(高峰期和后期)。在这些不同阶段,都有各个的、不相同的营养标准。仍以蛋鸡(粉蛋鸡)为例,饲料中应达到的代谢能的含量标准(%),雏鸡2.85兆卡,7-14周龄2.8兆卡,15-20周龄2.70兆卡,80%以上产蛋率2.75兆卡。这就是说,配制饲料一定要严格的按各个阶段的营养标准来设计自己的料方,而不可以简单的把饲料做成多种原料的混合。
再一点是料方设计的方法。第一步需要做的是,调整能量,使之符合或略高于营养标准。第二步是计算蛋白含量并调整,使之与能量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如0-6周的雏鸡饲料,如能量定在2.85,则粗蛋白含量应为18.5。如果能量有所变动,蛋白也应随之而变,也就是说,能量:蛋白的比值保持不变。第三步是氨基酸的计算与调整。这里有一个问题首先需要清除,我们的鸡吃的是饲料而不是配方。在某些情况下,虽然蛋白的计算量非常充足,但实际上也不能完全代表是好饲料。因为肌体对食物蛋白的利用,恰恰是反映在了对各个氨基酸的吸收和利用上。而鸡对所有氨基酸的需求有必须氨基酸和非必须氨基酸之别。它的区别是,非必须氨基酸可以自体合成,必需氨基酸则只能通过食物获得。从众多的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中可以知道,必需氨基酸反映不足的只有两种——蛋氨酸和赖氨酸。所以,在设计配方时,可用人工蛋氨酸和赖氨酸加以补充。这种做法有两个好处,其一可节省蛋白饲料,其二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饲料成本。第四步是计算钙和磷,并补其不足。另外,在料方初步设计好之后,在氨基酸的基础含量之上,最好再加10%的安全量,以调节以后每批原料的差异。
经过以上计算和设计,相信配制出的饲料应该可以很好地使用与养殖生产中。但是,这有一个前提不可缺少,那就是所购原料的优质与否。没有优质的原料,同样不会配制出优质的饲料。只有科学和合理的料方,加上优质的原料,才是生产优质饲料的保证。
附:蛋鸡各个阶段主要营养指标(中型体重)%
0-6周:代谢能2.85(兆卡)
粗蛋白18.5
钙 0.9
磷 0.7
赖氨酸 0.86
蛋氨酸 0.3
7-14周:代谢能2.80(兆卡)
粗蛋白17
钙 0.7
磷 0.6
赖氨酸0.63
蛋氨酸0.27
15-20周:代谢能2.70
粗蛋白17
钙 0.6
磷 0.5
赖氨酸0.66
蛋氨酸0.21
80%产蛋率以上:代谢能2.75
粗蛋白17.5
钙 3.5
磷 0.6
赖氨酸0.73
蛋氨酸0.36 继续精彩,期待下一篇! 搞养殖的四大因素:品种、饲料、疾病控制和饲养管理。饲料是养殖的基础,非常重要,所以选好饲料和配制好饲料很关键,应该重视。王老师论述的很好,谢了。 谢谢以上两位老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