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彭蒲南 发表于 2017-10-26 08:05:36

叶氏治湿温不足,不敢温阳乃失败之源

叶氏治湿温不足,不敢温阳乃失败之源

毛以林《步入中医之门4----火神派热潮之冷思考》,P49

祝味菊治湿温用温药思想形成的背景及影响

肠伤寒在温病中属湿温的范畴,关于湿热为患的治疗,叶天士在《温热论》中说:“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色,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用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盖湿热一去,阳气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便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漫然而进也......热病救阴尤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较之杂证又有不同。”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理解到,叶氏实际已经认识到湿温之邪易出现阳气受损的情况,治疗当中应当顾护人体的阳气。所以清热祛湿药不可过剂,只可用之十分之六七,恐湿祛阳亦损。但对于已经出现的“热减身寒”阳虚证候,也不敢轻易使用温补阳气之品,恐温药助阳邪,只能在细察明辨的前提下“少少与之,慎不可漫然而进也”,这就是他说的“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经云“壮火食气,少火生气”,热气久羁不仅可以出现伤阴的局面,同时亦可损伤人体的气阳。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叶氏对于湿温的治疗,尽管已经观察到易出现阳虚的局面,但对于温病如何温补阳气,未找到非常理想的治疗措施。在他看来,温病温阳易助长温邪,所以感到非常困难。他又说:“若其邪在气分日久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解,解后当胃气亏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当肤冷,未必即是脱证。此时宜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气。”由于害怕温阳之药对温阳之邪有助长的弊端,对于湿温战汗而解,阳从汗泄,阳气已亏的情况参取了消极的办法,并未主动预防阳气衰脱,祝氏认为这是温病学派治疗肠伤寒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叶氏其实是一位萃众家之长于一身的临床大家,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临证指南医案》体会到,他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建中汤、真武汤、小青龙汤等诸多温阳方剂并有很大发挥。叶氏既然认识到湿温之邪易伤阳气,但又为什么对温病出现阳虚不轻易地使用温阳剂呢?这可能是受到了刘元素倡导的“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之论的影响,认为温病的致病因素是“温”邪所致,不可使用温阳药物以助温邪。由此而在湿温病出现阳虚的情况下不轻易使用温阳药。祝氏正是认识到温病学理论上的不足处,大胆地将温阳药用于湿温证,进一步完善了温病学派的理论,使得临床疗效在为提高。

慕容八戒 发表于 2017-10-26 14:16:46

本帖最后由 慕容八戒 于 2017-10-26 14:17 编辑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尤其是这句话,在治疗阳虚的患者时候,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张智慧 发表于 2017-10-26 20:43:13

谢谢章老师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叶氏治湿温不足,不敢温阳乃失败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