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10|回复: 1
收起左侧

[大肉食] 肉鸡呼吸道病的防制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来自
山东省烟台市
发表于 2006-9-27 11: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肉鸡呼吸道病的发病原因
  
  首先是支原体病原存在的广泛性。由于我国一般种鸡场都不做支原体阳性鸡的淘汰工作,父母代或多或少都有支原体阳性鸡,凡是带有支原体的种母鸡,它的后代一般都带菌。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可能直接或间接的感染支原体,使雏鸡带菌;也可在同一鸡群内由带菌鸡接触健康鸡。因此,商品肉鸡的支原体阳性率一般都比较高。但是,并非感染支原体的鸡都会发生慢呼,许多鸡仅是隐性感染而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应激因素会降低鸡只的抵抗力而继发本病。可以说,凡是引起鸡体不适并形成体内复杂的防卫反应和损害变化的应激因素都可诱发慢呼病。因此,应激是导致发生慢呼的最主要原因,尤其是雏鸡质量差、鸡舍通风不良、拥挤、潮湿、过冷过热、有害气体浓度高,接种疫苗或发生其他疫病是诱发慢呼的最主要原因。   
  第二是在集约化的高密度饲养环境下,随着肉鸡的快速生长和新陈代谢愈来愈旺盛,鸡舍饲养环境很快被污染,舍内不断产生各种对鸡有害的物质,如各种尘埃、病原微生物、内毒素、有害气体等,会长期在鸡舍空间飘荡。这些污染在通风换气不足或饲养密度过大时,更为显著。鸡舍中有害气体主要有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其中氨气的影响尤为明显。在垫料潮湿、温度高、粪便多的情况下,氨气产生更快,被吸入的氨气可刺激气管、支气管使之发生水肿、充血,分泌粘液充塞气管,损害呼吸道纤毛和粘膜上皮;病原微生物粘附在很小的尘埃颗粒上被吸入呼吸道,附着在气管粘膜上,进一步破坏粘膜细胞,并大量繁殖和蔓延,同时病原微生物会跟着受侵犯的淋巴细胞进入血液中,进入其他脏器和组织,造成炎症,机体免疫力下降,使鸡表现出严重的不良反应。如生长迟缓,肉料比差和较高死亡率等。
  
  肉鸡呼吸道病的防制措施
  
  要预防和控制肉鸡的呼吸道病,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   
  1.引进支原体阴性或阳性率很低的种鸡生产的雏鸡,从根本上杜绝或防止雏鸡发生慢呼。   
  2.从进鸡前就要做好鸡舍内环境的清扫、清洗和消毒工作,在养鸡过程中尤其是雏鸡阶段,做好严格的防疫隔离和消毒措施,用安全性好的季铵盐类等消毒液每周2-3次喷雾消毒,以降低粉尘中支原体及其他微生物对呼吸道的刺激和损伤作用。但应注意疫苗免疫前后2-3天不要进行喷雾消毒。   
  3.提供适宜的温、湿度及良好的通风换气至关重要。降低舍内氨气浓度,管理好饮水器,防止漏水;加强垫料的管理,每日翻动垫料1-2次,有利于氨气散发,使垫料保持干燥、疏松。   
  4.尽量减少、消除引起呼吸道病的诱发因素,如气候突变、过冷过热、鸡群密度过大、营养不良、不正确的免疫方法及通风不良等都会诱发或加重呼吸道病,可以说,控制好环境因素是防止支原体或复合型慢性呼吸道病发生的最直接的措施。   
  5.很多呼吸道症状往往是由新城疫病毒和传支病毒与大肠杆菌、霉形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必须先做好病毒性传染病的免疫预防。第一次免疫预防最好选择能突破母源抗体且对雏鸡没有病原性的新城疫和传支二联疫苗,在7日龄前进行免疫,甚至可以提前到1-3日龄,及早接种疫苗,可在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局部形成免疫力,因为在粘膜表面产生的IgA抗体可中和呼吸道病毒而起到局部免疫保护作用。因此,一定要重视鸡群呼吸道局部免疫力的产生,不要单看血清抗体水平;第二次免疫可用新支二联疫苗在首免后的14天进行,用以加强免疫,这样保护力可持续至出栏。   
  6.选择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控制霉形体和大肠杆菌的继发感染。实际生产中很多应激因素难以避免,如运输、免疫、气候突变等,因此使用相应药物控制和预防非常必要,临床常用的有电解多维、速补应激灵、雏宝等。   
  总之,肉鸡呼吸道病的发生可能由许多因素所致,如细菌、病毒感染等,但在生产上最常见的呼吸道病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不良的环境因素引起鸡机体抵抗力下降,使细菌、病毒有机可乘,引起鸡群发病。鸡呼吸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对鸡群危害极大,为控制该病必须重视环境因素的改善,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鸡呼吸道病的发生。肉鸡的呼吸道疫病,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提供优质的鸡苗,良好的饲养环境和空气质量,制定合理的卫生防疫制度,有效的免疫程序以及优质全价的颗粒饲料,对于预防和控制呼吸道疫病都是非常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发表于 2006-9-29 11: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真好!谢谢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4-6-2 08:28 , Processed in 1.179041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