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47|回复: 1
收起左侧

复旦毕业生回乡卖鸡蛋 做大养鸡事业助农民增收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来自
山东省烟台市
发表于 2006-7-11 11: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复旦毕业生顾澄勇回乡卖鸡蛋走出一条精彩之路做大养鸡事业力助农民增收
  上海的郊区正面临新一轮的发展,这个过程中需要无数青年人才的智慧和投入。这其中,已经有一些先行者用他们的努力和奋斗为青年人做出了表率,并带动了上海郊区的发展。 我们选择了其中三位佼佼者,他们用自己的专业、创意和理念在郊区建设的宽阔舞台上舞出了自己的美丽舞步,并为传统的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这半年,受禽流感波及,企业没有做出特别突出的成绩。但我们又有10万羽规模的养鸡场通过了上海市政府的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认证。”

昨天,记者见到顾澄勇的时候,他告诉记者,现在,他们汇绿蛋业旗下的1/4的养鸡场都通过了上海市政府的安全优质农产品认证。下一步,他们将要对公司旗下的散户进行培训,让他们的养殖技术、方式更加规范,争取剩下的养鸡场早日通过认证,进一步扩大认证范围。“只有这些鸡蛋的质量上升了,鸡蛋才能卖个好价,农户才能有个好收成”。

半年后再次见到顾澄勇,记者发现,顾澄勇的企业越做越大了,身上担负的责任也就越来越重了。半年来汇绿蛋业在通州的基地继续做大,同时,还带动了当地60多家养殖户的发展。这些养殖户养殖的40多万羽鸡也被纳入到汇绿蛋业中。他告诉记者,“加上以前企业通过认证的15万羽鸡的规模,现在企业的1/4规模的鸡场都已通过认证”。

■和顾澄勇面对面

虽经波折但为农民谋福心从未变

“四年中,我收获了很多”。从“天之骄子”的复旦计算机系毕业生,到南汇乡下养鸡卖鸡蛋的新农民,一转眼,已经是四年过去了。顾澄勇说,农村、南汇给了他很大的舞台,而这样的空间,是其他行业所不可能提供给他的。回想起自己当初的选择,顾澄勇的眼里依然是自信满满的感觉。正是凭着这份坚信,他才得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新农村的建设中交出了自己的一份成绩单。

危难时候担重责

在疫情发生时以较高价格收购鸡蛋  

顾澄勇告诉记者,从去年10月国内外发生禽流感疫情至今,鸡蛋价格就一直处于超低状态,这让郊区的养鸡户们非常担忧。那段时间以来,顾澄勇更加频繁地走入企业旗下的农户家里,以便第一时间了解他们的养殖现状以及养殖户的情况。“印象最深的,是今年春节去农户家里拜年,看到那些五六十岁的人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担心自己的鸡蛋卖不出去了,担心以后怎么养老”,顾澄勇说,那一刻,他感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

作为龙头企业的负责人之一,尽管他自己也对禽流感充满了迷惘,但是,他必须要担负起坚定这些散养户的信心的任务。“472家农户呀!这些人,都是些养了一辈子鸡,没什么文化没什么技术,不养鸡了,就等于失业了,以后吃饭都成问题”。顾澄勇说,“南汇这片土地生我养我,又给了我这么大的发展空间,这时候正是我该回报他们的时候”。危难时候,才更是龙头企业回馈社会的时候。为了尽力挽回农户的损失,汇绿蛋业以高于市场收购价每公斤两毛钱的价格收购散户手里的鸡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农户的信心,对汇绿的信心,对鸡蛋这个行业的信心”。

精打细算降成本

建立高标准生产提高每只鸡的平均单产

“可是光让利也不是办法,企业不能一直这样亏损。”顾澄勇说,现在的他已经学会了精打细算,试图通过降低成本来省下钱,把损失降低到最小。“我们统一供应良种鸡苗和优质饲料,统一提供防病药物,统一消毒……”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顾澄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通过建立高标准生产,提升生产水平,使每只鸡从平均单产15公斤鸡蛋提高到17公斤,每增2公斤就要增加产值11.2元,去掉成本,饲养1万羽的蛋鸡场(户)可以增加净收益20000元。而由汇绿统一供应饲料,由于大订单采购饲料(或原料),不仅保证质量还可以平均每吨节约成本20元,每只鸡平均耗料50公斤,可以节约饲料成本1元,另外对社员单位供应的苗鸡比市场价降低0.05~0.10元,购买药物、疫苗可以比市场价降低10%,这样都保证散户得到实惠”。

顾澄勇告诉记者,通过这种种方式,散户每饲养1只蛋鸡可以增加净收益6元多,要占到日常净收益的30%。472家社员户平均每户增收就要将近2万元。“好歹算是让这些农户的损失降低到最小,也是我们企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尽一份社会责任吧”!

■对话

无论干哪一行都要坚持到底

记:回顾这四年,你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顾:工作四年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无论你做哪一行,都要坚持到底。值得自豪的是我坚持了下来,尽管中间经过两次禽流感的打击,但我还是利用我的创意、理念,为公司赢利了,并且带动部分农民实现了增收的愿望。

记:现在的你有什么新的打算?

顾:其实没有太多的打算。我已经从当初那个脑海里充满了冲动念头的阶段过渡到现在求稳定发展的阶段。我现在所想的,就是如何卖掉更多的鸡蛋让农民赚更多的钱,这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难做的。

记:如果现在有新的毕业生也要像你一样,选择从事农业,你有什么建议给他们?

顾:现在的本科毕业生已经越来越多了,我觉得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做好自我定位,择业的时候不要好高骛远。其实从事农业不是一件很低档的事,农业发展势必会走向产业化的道路,发展空间只会越来越大,所以,选择从事农业是一件很有前途的事。另外,一旦做了,就要吃得起苦,不要半途而废。

人物一:顾澄勇(简介)

2002年复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23岁的顾澄勇面临写字楼里白领高薪与回乡“卖鸡蛋”的抉择,他最终回到了农村。虽然和父亲同样是卖鸡蛋,但他走出了不一样的路,他用大学四年学到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研制开发出“阿强”鸡蛋的“网上身份查询系统”,这在上海所有农产品中属于首家。

“阿强”鸡蛋的包装盒中比别人多了一张薄薄的卡片,提醒消费者可以根据卡片上标明的查询号码和生产日期,到上海农业网上查询与这盒蛋有关的产蛋鸡舍、蛋鸡周龄、蛋鸡品系、饲料饮水及检验结果等信息,满足了市民购买放心鸡蛋的心理需求。

毕业至今,他的创新和努力使公司的员工数增加了1.5倍,解决了当地400多位农民的就业问题,同时让员工的人均年收入由当初的8000~9000元增加到现在的15000~16000元,年轻的顾澄勇也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军人物。

人物二:陈志刚

利用网络卖桃子

提起卖桃,您想到的可能是超市、农贸市场、路边摊,可您是否想过,桃子也能在QQ里卖,桃子也能上淘宝网?南汇区的新农民陈志刚就把桃子卖到了网上。

今年37岁的陈志刚是南汇水蜜桃行业的带头人———上海新凤蜜露桃业合作社的社长。依靠卖桃致富后,他没有忘记过去卖农副产品的“难”,组织72户残疾人或缺少劳动力的农户建立了南汇区第一批的农业合作社。通过为他们提供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供应物资、统一销售,帮助社员一起致富。

去年,受朋友网上卖东西的经历启发,他又将桃子卖到了网上。“网上叫卖,效果一点也不差”。在阿里巴巴、淘宝网上都开设了分店的陈志刚告诉记者,去年他在网上销售的桃子占总销售量的15%,这样的新型销售方式让他合作社下的农民每种一亩桃就可增收3180元。后来,考虑到很多年轻人喜欢上网用QQ聊天,他又利用QQ群卖起了桃子。

如今,陈志刚的水蜜桃已经走向了世界。

人物三:黄宗逵

辛勤育人终获回报

“当初在广东东莞找到的工作开出的薪水是2000元,崇明中学给的薪水是600多元”,今年31岁的崇明中学物理教师黄宗逵想起1999年大学毕业时面临的选择,毫不后悔来崇明做了乡村教师。

黄宗逵是江西人,1999年受聘来到崇明中学任教,是崇明中学引进的第二位外地教师。“我们学校其实先后引进了不少老师,但有些后来就离开了”,学校人事部余老师告诉记者,小黄是能坚守在崇明中学的外地大学生之一。

“我只是觉得这里有我的发展空间,并且学校对我们外地教师很好。”小黄告诉记者,他们江西人爱吃辣,刚到崇明中学没几天,学校领导就关照食堂师傅为他准备了一瓶辣椒酱。“也许就是这样的温情,才让我可以无视上海市区的诱惑,留下来。”

这样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由于工作勤奋,如今,小黄已经成了崇明中学的教育管理处副主任,收入也比以前翻了好几倍,还获得了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物理组二等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发表于 2006-7-11 13: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混蛋.大学毕业做点什么不好.来跟我们争市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4-6-1 10:37 , Processed in 0.151044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