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25|回复: 1
收起左侧

霉菌毒素的危害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小学生

Rank: 2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8-9 13: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或真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中,在植物上,包括谷物、饲草和青贮饲料均可发现霉菌毒素。霉菌毒素可在农作物在大田收获时形成;在不适宜的贮存条件下,霉菌毒素也可继续在收获后的农作物上形成。较高的湿度通常有利于饲料中霉菌的生长和霉菌毒素的产生。温度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高温和干旱环境下的农作物很容易遭受霉菌孢子的侵害,一旦条件允许,霉菌孢子可产生霉菌毒素。
 通过改变机体的新陈代谢和行为,霉菌毒素导致奶牛产奶量降低。一些霉菌毒素损害奶牛的肝脏肾脏和繁殖功能。其他的代谢损伤则具有较小的器官特异性,如潜在地抑制免疫机能,导致奶牛对传染性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高。在大多数情况下,霉菌毒素导致奶牛的采食量减少。当给奶牛饲喂含有霉菌毒素的霉变饲料时,奶牛较低的采食量以及因此而带来的产奶量减少是奶牛养殖场常见的现象。另外,由于饲料中有害的霉菌毒素可转移到牛奶中,这是另一个令奶牛生产者头疼的问题。这种情况一旦发生,牛奶的质量降低,食品出现安全问题,霉菌毒素是致癌的物质,损害人类健康。对奶牛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的主要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和不同种类的镰刀菌毒素。危害奶牛的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由真菌黄曲霉菌产生。这是一个热带或亚热带的霉菌,喜好高温高湿
或高温干旱的环境条件。黄曲霉毒素损害奶牛的肝脏组织,破坏肝脏功能,严重地导致死亡;黄曲霉毒素损害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动物容易感染疾病,发病率上升。奶牛采食霉变饲料的其他常见症状还有:饲料采食量减少,产奶量降低,体细胞数增加等。

正确认识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谷物(大豆玉米、麸皮)中繁殖过程中或者储存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正确认识这些毒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并选择有针对性的脱霉剂。
    霉菌毒素常见以下几种:
    黄曲霉毒素
    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被动物采食后,迅速被胃肠道吸收,它在肝脏中的浓度最高,所以肝脏的受害最严重。肝为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和代谢器官,一旦受损会导致全身性出血、消化机能障碍和神经症状。
    玉米赤霉烯酮
    又称F-2毒素,主要是禾谷镰刀菌的一种代谢产物,属于镰刀菌毒素类,它主要影响动物的生殖系统。玉米赤霉烯酮可促进子宫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使动物发生雌激素亢进症,所以又被称为类动情毒素。该毒素可使母猪外阴持续性红肿,这种红肿症状常被误认为是母猪发情,但出现症状的母猪却不接受公猪爬跨配种。其对公猪的影响也很显著,可导致性欲低下、精液量减少、密度降低,精子萎缩、变形,或畸形率增加等。
    T-2毒素
    它是三线镰刀菌、拟技孢镰刀菌、梨孢镰刀菌等的有毒代谢产物,属于镰刀菌毒素类。T-2毒素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可破坏组织黏膜的完整性,使免疫细胞的功能下降,引起贫血、出血。由于T-2毒素能刺激肠道黏膜,因此还会引起猪的呕吐和腹泻。
    赭曲霉毒素
    与黄曲霉毒素有些相似,主要侵害肝脏和肾脏。它可使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坏死,降低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影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母猪长期过量饲喂赭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有可能影响后代的免疫机能。
    烟曲霉毒素
    该毒素常出现于玉米产区,它对机体呼吸道的损伤比较严重。有的猪场呼吸道问题总是反复难以治愈,可考虑是不是烟曲霉毒素在其中作怪。另外该毒素中毒后猪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也遭到破坏,明显的症状是胚胎发育受损,免疫机能降低。
    呕吐毒素
    在早期阶段中,呕吐毒素能导致皮肤刺激,缺乏食欲,呕吐;在后期,则会引起出血、消化道的坏疽、中枢神经系统问题、免疫系统的破坏、骨髓造血功能的衰退以及生殖功能衰退等。
    麦角毒素
    由麦角菌产生,该毒素可缩小血管,限制血液的供给,尤其是限制血液向乳腺和机体末梢的供应。
    对于霉菌毒素的危害,预防是主要的,不要使用发生霉变的饲料及原料。我们在购进玉米等原料时,要认真挑选,不要图一时便宜给自己留下后患,尽量在源头上做到杜绝霉菌毒素。但是,天气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当前潮湿高温的天气里,妥善保存饲料显得尤为重要。
3.1 黄曲霉毒素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即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  氧杂萘邻酮(香豆素)。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有关。国内最早研究真菌毒素免疫检测方法的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的孙宗棠,他于1983年建立了AFB1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测定方法。1992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所李永镛和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殷芬、俞顺章等人合作建立了AFB1单克隆抗体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中国预防医科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和江苏微生物所也先后建立了AFB1多克隆抗体的酶联免疫测定方法。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路戈与中国医科院肿瘤研究所王德斌和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计融等人合作于1994年建立了规范的AFB1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检测方法,该法已列为国家标准(GB/T5009.22-1996)。在1985年以前,另有几种荧光色谱法列为国家标准(GB/T5009.23-1996;GB/T5009.24-1996)。其中薄层色谱法由卫生研究所和青岛商品检验局于1973年建立(GB/T5009.22-1996)。
    3.2 T-2毒素为剧毒(猪静注LD50=1.2mg/kg),具有明显的细胞毒,而且是体内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有致畸性和致突变性。中毒后呕吐,腹泻,严重时损伤造血组织。T-2毒素的免疫检测方法由卫生部食检所阳传和、罗雪云、计融于1991年建立(GB/T14933-94),方法最低检出量为1ng/ml,敏感范围为4-1000ng/ml。这是首次采用免疫技术建立的检测真菌毒素的国家标准。
    3.3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DON)是较早(1970年)被分离提纯后命名的真菌毒素,毒性弱于T-2毒素,(小鼠经口LD50=9.2mg/kg)中毒症状类似,有明显的致吐作用。DON经对甲基苯甲醛喷雾后呈黄色,卫生部食检所魏润蕴于1986年建立了DON薄层层析检测方法(GB/T14929.5-1994)。DON免疫检测方法由卫生部食检所阳传和、计融于1992年建立,方法最低检出量为5ng/ml,敏感范围为5-1000ng/ml,该法已批准为国家标准(GB/T14929.5-1994)。小麦、面粉、玉米及玉米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限量标准已于1996年9月1日颁布实施(GB16329-1996),最高允许量1000μg/kg 。

3.4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醇(DAS)的毒性强于T-2毒素(猪静注LD50=0.367mg/kg),1992年,卫生部食检所李业鹏、罗雪云等用酶标记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DAS的双抗夹心酶免疫斑点检验方法,最低检出量为10ng/ml,敏感范围为2-1000ng/ml。
    3.5玉米赤霉烯酮(ZEN,F-2)是另外一种从赤霉病麦中分离出来的真菌毒素(化学名称为6-(10-羟基-6-氧基碳烯基)-β-雷锁酸-μ-内酯,分子量为318),主要污染小麦、大米、玉米、荞麦等谷物,是一种生殖系统毒素,有强烈致畸作用。ZEN在波长为254nm短紫外光照射下发出兰绿色荧光,卫生部食检所罗雪云、胡霞于1992年建立ZEN薄层层析分析方法,最低检出量为50μg/kg。1993年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所王景琳、张志东等建立了ZEN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最低检出量为0.3ng/ml。1995年,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路戈等也建立了ZEN单克隆抗体免疫检测方法,最低检出量为1ng/ml,敏感范围5-1000ng/ml,该法已通过国家标准审查。
    3.6 赭曲霉毒素A(OA)主要表现为很强的肾毒(大鼠经口LD50=20mg/kg)并有致畸性和致癌性,污染的谷物主要为麦类及玉米。在紫外光下赭曲霉毒素A呈绿色荧光,卫生部食检所于1991年建立了OA薄层层析分析方法,已列入国家标准(GB13111-91)。1992年该所阳传和、罗雪云等又建立了OA单克隆抗体免疫检测方法,也已经被批准为国家标准。
    3.7 黄曲霉毒素M1(AFM1)是AFB1经动物代谢产生的衍生物,可以从内脏、尿和乳汁中测出。尿或乳汁中排出的AFM1的量约为摄入AFB1量的1%。AFM1的毒性(鸭雏经口LD50≈0.32mg/kg)仅次于AFB1,致癌性也相似。因此乳及乳制品中AFM1的污染控制是食品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我国规定牛乳中AFM1的含量不得超过0.5μg/kg,乳制品按实际含乳量折算(GB9676-88)。1980年卫生研究所胡文娟、韩玉莲(AFM1在波长365nm紫外光照射下呈兰紫色荧光)建立了检测几种主要动物性食品中AFM1的薄层层析法,最低检出量为0.1~0.5μg/kg(GB/T5009.24-1996)。1992年中国预防医科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的刘兴介等人利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朱繁生教授提供的单克隆抗体应用ELISA直接竞争法测定了97份乳粉样品中的AFM1含量。(阳性率84.5%,超标率39.2%,最高4.16ng/g)1996年,卫生部食检所李燕俊、计融开始研究AFM1的免疫检测技术,目前主要工作已经完成。
3.8杂色曲霉素(柄曲霉素,分子量324)是一种很强的肝及肾毒素。可导致胆管癌和肝癌,有致突变性,但对食品的污染频率较低。杂色曲霉素经三氯化铝喷雾后加热,可在365nm波长紫外光下呈黄色荧光。卫生研究所建立的检测杂色曲霉素的薄层色谱法已于1984年列为国家标准(GB/T5009.25-1996)。该法对大米、玉米、小麦的最低检出量为25μg/kg,黄豆、花生为50μg/kg。
    3.9展青霉素(PTL)有致癌性,也有致畸、致突变作用,在水果制品中的污染较为严重。1998年卫生研究所刘勇、胡文娟建立了苹果、山楂制品中展青霉素的薄层扫描测定法。该法于1994年列为国家标准,同时还规定了展青霉素的限量卫生标准(GB14974-94)。1992年吴南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展青霉素的方法,最低检出量为2μg/kg。
   
北京泰乐祺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提供食品安全检测相关产品和技术服务,尤其专注于霉菌毒素分析系列产品和技术服务,依托国外先进技术为社会提供食品、饲料及饮料等的霉菌毒素、食品成分等检测分析服务。
☆ 霉菌毒素检测技术咨询与产品服务
包括:标准品、标准参考物质(质控样品)、样品前处理净化柱和免疫亲和柱、ELISA试剂盒
☆ 酶法生物分析试剂盒(液体装)及葡萄酒专用酶法试剂盒
☆ 动物疾病金标检测卡和ELISA检测试剂盒
☆ 农药、环境污染物质等样品前处理净化柱
☆ 农兽药食品标准品以及固相萃取小柱、滤膜、针式过滤器等色谱耗材
☆ 霉菌毒素、有机酸、糖类物质等检测分析
北京泰乐祺科技有限公司  www.rapid-bio.com
联系电话:010-63395349 63380700 13311089404
如有更多产品需求与查询,请及时接洽:www.rapid-bio.com 或在我公司查询主页客户留言处(http://www.rapid-bio.com/NetBook.asp#)留下您的查询内容,我们即会在当天为您作出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省泰安市
发表于 2012-8-9 16: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泰安
z这么复杂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4-6-18 01:10 , Processed in 0.110003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