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181|回复: 24
收起左侧

浅谈新母鸡病

[复制链接]

s

细节决定成败

Rank: 8Rank: 8

优秀版主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山西运城
发表于 2010-9-22 22: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西运城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几年新母鸡病是大家呼唤比较多的一个话题之一,其主要表现就是在产蛋上高峰阶段引起不明原因的死亡。究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高产蛋鸡的突然死亡,憋蛋,瘫腿等,由于解剖的临床症状不明确,因而对其原因说法比较多,有人认为是新的病原体的感染,比如禽流感新城疫,有的认为是饲养问题,由于其说法不一,因而对其预防工作单来了很大的困惑。本文就通过自己所遇见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疾病的流行状况,
1.1发病日龄,大部分集中在150日龄以后,产蛋处于50%到高峰维持一个月左右,200日龄以后基本上处于稳定,
1.2 发病群体,产蛋上升速度快的发病率高于速度慢的,新罗曼大于海蓝褐。饲料营养高的大于饲料营养低的,特别是青年鸡的饲料状态和鸡群的整齐度。
1.3临床症状。鸡只常常在没有出现症状时出现突然死亡,一般在早上死亡的多于其他时间的,其死亡的鸡多发生高热,解剖以憋蛋的表现最多,其次表现为,腺胃粘膜增厚,肌胃内多有食物,许多鸡伴随着肌胃溃疡,肠壁增厚,肠道肿胀,充气,严重者肠粘膜脱落。有一部分鸡表现有新城疫的症状,比如腺胃乳头出血,肠道有溃疡性出血。肝脏没有多大变化,个别的发白发黄甚至萎缩。个别的呼吸道内有白色透明的泡沫样粘液。
2.病因分析。
         之所以称为新母鸡病,主要是由于其发病日龄主要出于产蛋的高峰上升期。这应该和这一阶段的鸡群生理特性有关。而在此阶段频发此病,则取决于我们的饲养管理某一环节没有和此阶段的生理要求相适应而出现的,也就是说此病是人为的因素并非疾病的因素,更不是某一种传染病因素。那么是啥原因呢?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问题影响着鸡群的健康
2.1生理特性的转变,此阶段是鸡群从青年鸡向产蛋期的转变,即从最基本的机体累计阶段向生产排出阶段的转变,不仅机体内的内分泌进行着一系列的转化,并且需要很多的营养物质的供应来给其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因而其采食量不断地在扩大。但是,其机体又存在着许多的客观因素不能适应这种变化,比如群体的整齐度,肠胃功能的负荷,肝脏转化功能的程度等。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限制着机体的健康生产。
2.2.我们是如何对应的。目前,高浓度的饲料供给已经成为群体饲养的一种先进的模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收到高的利润,特别是急于求成的心态指导者我们的养殖业,在鸡群见蛋伊始,就急于给予高能高蛋白的饲料,以求尽快的上升到高峰期。但是消化系统机能的不适应,不仅仅造成过剩营养的浪费,{比如高峰期发生腹泻}。同时造成消化机能的紊乱,引起鸡群发烧。未消化蛋白中间代谢产物在肠道内增多,因而造成肠粘膜的脱落,肌胃的溃疡,肠道产气,大量的水分堆积而使肠道增粗。甚至这些中间代谢产物吸收入血而引起自体中毒而死亡。
3.应对措施:
       合理的对产蛋早期的机群管理是预防此病发生的最主要措施,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最基本的方面做起
3.1做好开产前鸡群的整齐度管理,尽量使其一致化。产蛋的整齐化。
3.2饲料的供给要逐步适应,不能操之过急,在开产早期不能急于供给高蛋白饲料,应该从低蛋白饲料向高蛋白饲料逐步转化,先抓产蛋率在提高蛋重,让鸡群有个适应过程。
3.3在产蛋接近50%时,即有可能发生此病。建议做好预防措施,建议提供一些健脾理气和清阳明胃经之火的药物折热泻下。
4.治疗:
         在发生此病后,没有必要紧张的,笔者应用清瘟败毒之类药物,配合治疗肠道疾病的西药,就可以很快的稳定鸡群。

评分

参与人数 1 +50 收起 理由
可兽医 + 50 优秀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濮阳
发表于 2010-9-22 22: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濮阳
学习了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总版主

以真心实意帮助养殖业为己任.

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

优秀版主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常驻居民奖原创先锋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邢台
发表于 2010-9-22 22: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感觉与气候形成的维生素吸收不平衡和肠道有关的疾病所导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

细节决定成败

Rank: 8Rank: 8

优秀版主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山西运城
 楼主| 发表于 2010-9-22 22: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运城
回无愧老师,高热和高湿季节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BZYW监察大使

走快乐养鸡之路

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Rank: 43

优秀版主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常驻居民奖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内蒙古
发表于 2010-9-22 23: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内蒙古乌兰察布
对此贴中的观点十分赞同,所谓的新母鸡病就是管理的失误,如果一个蛋鸡场发生此病,也表明此鸡场的管理还跟不上,说的再严重一些,鸡场出现此病是技术人员的失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

来自
潍坊
发表于 2010-9-23 06: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产蛋提前,蛋白过高导致产蛋高峰提前到来,鸡体各个器官并未完全发育成熟,增加内脏负担,气候环境变化应急导致此病发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海兰褐蛋鸡苗两周成活率99.5糊肛

Rank: 7Rank: 7Rank: 7

原创先锋奖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明星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青岛
发表于 2010-9-23 09: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向老师学习,分析的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江苏 南京
发表于 2010-9-23 10: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

来自
四川成都
发表于 2010-9-23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向老师学习,分析的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尽我所能为广大养殖朋友解决疑难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常驻居民奖

来自
山东潍坊
发表于 2010-9-23 15: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这是老师的自身总结所得,和网上的课本性总结不同,更具参考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总版主

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Rank: 41

优秀版主奖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常驻居民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热心助人勋章原创先锋奖

来自
安徽省 宿州市
发表于 2010-9-23 20: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宿州
向老师学习。飘逸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

细节决定成败

Rank: 8Rank: 8

优秀版主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山西运城
 楼主| 发表于 2010-9-23 22: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运城
布谷鸟老师过奖了,相互交流才是主要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原创先锋奖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明星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0-9-24 10: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滨州

回 楼主(飘逸) 的帖子

赞同楼主的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以后看看那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杭州萧山
发表于 2010-9-26 16: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湖州
顶你一票 好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宿州
发表于 2010-9-26 16: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宿州
赞同楼主的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7-17 14:50 , Processed in 0.313248 second(s), 3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