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13|回复: 8
收起左侧

[大肉食] 鸡的传染病防治新技术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初中生

Rank: 3Rank: 3

来自
广西南宁
发表于 2010-5-27 13: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西南宁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俗称鸡瘟,是由付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拉稀、神经紊乱,传播快,各种年龄的鸡都可感染发病,死亡率可达90~100%。病鸡的分泌物和排泄物、病死鸡的内脏含有大量病素养,因此病鸡在咳嗽、喷嚏时的飞沫及病鸡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都可引起疫病的扩散和传播。病鸡所产的蛋料、饮水、用具都可引起疫病的扩散和传播。病鸡所产的蛋也带毒。本病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布,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症状
最急性的病鸡,常无明显症状就突然死亡。
急性型的病鸡先出现呼吸困难,时间稍长又出现神经症状。病鸡高热(体温43~44℃),精神萎顿,食欲减退,随后迅速陷于高度萎靡和昏睡,冠和肉髯呈紫黑色。口内有大量粘液,常作吞咽和摇头动作以图排出粘液。咳嗽,呼吸时伸颈张口,表现呼吸困难,并发出“咕噜”声。排黄色、绿色或灰白色恶自稀粪,有时混有血液。病程约3~5天,雏鸡1~2天就急性死亡。
病程稍长的亚急性或慢性型则以神经症状为主,表现为头向后仰(角弓反张)或向一侧扭曲;或步态不稳,行走时转圈子或向后倒退或突然跌倒。少数康复病鸡,其神经症状经久不消失。
△剖检:
腺胃粘膜肿胀,腺胃粘膜和腺胃乳头有出血和溃疡斑(针头大到绿豆大),腺胃与食道、腺胃与肌胃交界处粘膜有出血、溃疡,肌胃角质膜下也常有出血点和溃疡。肠道特别是小肠粘膜出血性炎,慢性病鸡的小肠粘膜特别是淋巴滤泡环死、溃疡。  
喉头和气管粘膜充血和小点出血。心冠脂肪有出血点。
△诊断要点:
1、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一年四季都能发病。
2、发病很急,病鸡呼吸困难,发出特殊的“咕噜”声,拉黄白或绿色稀便。病程稍长出现神经症状。
3、腺胃与食道、腺胃与肌胃交界处粘膜出血、溃疡,腺胃粘膜、乳头出血,小肠粘膜出血坏死、溃疡。
4、病鸡群未经新城疫免疫或已超过免疫期。
△预防
鸡新城疫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应把重点放在严格的消毒和防疫工作上。
1、定期接种疫苗是预防鸡新城疫最可靠具有效的办法,专业户可使用以下免疫程序:
肉用仔鸡应进行二次免疫:
10~15日龄鸡新城疫Ⅱ系苗滴鼻
35日龄鸡新城疫Ⅱ系苗饮水(即第一次免疫后25天)。
蛋鸡或种鸡应进行四次免疫:
10~15日龄鸡新城疫Ⅱ系苗滴鼻
35日龄鸡新城疫Ⅱ系苗饮水
60日龄新城疫I系苗肌肉注射
20周龄新城疫Ⅰ系苗肌肉注射
鸡新城疫Ⅱ系苗可以与鸡痘苗、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苗同时使用,但鸡新城疫Ⅰ系苗不能与鸡痘苗同时使用。
2、加强鸡场的消毒卫生工作,鸡舍和用具应定期消毒,鸡场和鸡舍门口要设消毒装置,人员及车辆进出要进行消毒。
3、发现鸡新城疫的紧急措施:发现新城疫鸡或可疑病鸡,必须立即向当地兽医站报告疫情,全场用鸡新城疫Ⅰ系苗肌肉注射作紧急预防,同时将病鸡舍隔离起来,禁止人员随便进出,全场用1/100农福(农乐)、0.2%过氧乙酸进行消毒。病死鸡必须焚烧或高温处理。发病至最后一只病鸡处理后的半个月内禁止运出活鸡、种鸡所产的蛋不能作种蛋。最后一只病鸡扑杀后经半个月没有新的病鸡出现,全场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消毒,才能撤销封锁。
二、鸡马立克氏病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鸡马立克氏疮疹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肿瘤疾病。主要特征是:一肢或二肢麻痹(所以又叫麻雀症)、内脏器官肿瘤以及眼虹膜病变。一般发生于2~5月龄的鸡,发病和死亡率很高,对养鸡事业的危害很大。
病鸡的皮肤羽毛囊上皮含病毒最多,因此病鸡脱落的羽毛和皮屑污染的饲料、垫料、孵坊和鸡舍的尖埃都能传布本病。
△病状
不同毒株的马立克氏病毒,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不一样,一般可分为四型:
1、神经型(古典型):由毒力较低的毒株引起,主要发生在3~4月龄的鸡,死亡率一般为1~3%,很少达到30%以上。
主要症状是运动障碍,先是一肢或二肢发生不全麻痹,步态不稳,以后就不能站立,出现一肢向前一肢向后的“劈叉”姿势。由于受侵害的神经不同,还可表现为:翅膀下垂、头颈歪斜、嗉囊麻痹或扩张,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2、内脏型(急性型):主要威胁50~70日龄肉用仔鸡,死亡率一般为25~30%,偶尔可达60%,主要表现精神萎顿、厌食、突然死亡,神经症状不明显,但有些可出现类似神经型的症状。
3、眼型:一侧或二侧眼睛失明。
4、皮肤型:皮肤羽毛囊呈灰白色结节或疣状物,脱了毛的鸡最明显。
△剖检:
1型神经:外周神经丛、特别是腹腔神经丛、前肠系膜神经丛、壁神经丛、坐骨神经丛比正常增粗2~5倍,呈灰白或黄色,神经的横纹消失,病变的神经往往是单侧性的。神经型病鸡的内脏器官不一定出现明显病变。
2、内脏型:肝、脾、肾、心、肺、肠系膜特别是卵巢比正常增大数倍,并有粟粒大至桂元大灰白色肿瘤结节。但腔上囊常发生萎缩,不形成肿瘤,这是和淋巴性白血病不同之点。
3、眼型:虹膜正常色素消失,呈同心环状或灰白色混浊,瞳孔收缩,边缘不整齐,最后可成针尖大小的细孔状。
4、皮肤型:羽毛囊肿大呈灰白色肿瘤结节。
△预防
本病无治疗方法,主要应做好防制工作:
1、雏鸡出壳当天接种鸡马立克氏火鸡疱疹病毒苗,可保护鸡不出现马立克氏病症状。
2、鸡马立克氏火鸡疱疹病毒疫苗免疫后需15天才有保护力,因此必须做好孵坊和育雏室的清洁、卫生、消毒工作,防止雏鸡在15日龄前感染。
3、不同日龄的鸡不能同舍饲养。
4、搞好鸡群的定期消毒工作,减少疫病传播机会。
三、鸡传染性法氏囊炎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呼吸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法氏囊(亦称腔上囊),它的危害不仅是因具有高度传染性,有一定死亡率,而且还因法氏囊受损可导致免疫缺陷和免疫抑制,影响鸡新城疫等的免疫效果。
本病只见于鸡,以3~6周龄的鸡易发,15周龄以上的鸡很少发病,成年鸡则不发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传播途径为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方式可直接接触传染或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粪便、工作人员及昆虫的间接传播。
△病状
病鸡拉白色水样稀便(俗称石灰水样便),极度消瘦,精神萎顿、嗜眠、病鸡不断啄咬自己的肛门。
在初次发病的鸡群中,发病率很高,几乎可达100%,通常是突然发生,于感染后2~3天开始死亡,5~7天达到死亡高峰,死亡持续期约为1周,以后自然停止,死亡率可达20~30%,不死的鸡可逐渐恢复。但已发生过传染性法氏囊炎的鸡场,若再度发生,发病死亡高峰并不明显,死亡率也较低。
△剖检
主要病变是法氏囊,死亡高峰期的病鸡法氏囊显著肿大,法氏囊起皱褶,潮红、肿胀,有出血斑和坏死,囊腔内有出血块;死亡高峰过后,法氏囊萎缩,囊腔内有干酪样物。胸股和股内侧肌肉有出血斑;肾肿大,有尿酸盐沉着。此外,脏器浆膜下,尤其是肌胃浆膜下出血,心肌、腺胃和肠粘膜出血。
△防制
无有效的药物防治方法。
1、免疫接种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方法,雏鸡于1~7月龄用鸡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饮水免疫一次,于21~28日龄用同种疫苗进行第二次饮水免疫,可保护鸡群于3个月内不发生本病。
2、已发病鸡群无有效控制的办法,但用青、链霉素饮水以预防其它疾病继发,用病毒灵、囊炎康、5%葡萄糖水和0.1%维生素C饮水可以增强鸡的抵抗力,减少死亡,加快鸡群的恢复。
3、已发生过传染性法氏囊炎的鸡群,在疫情平息后应用鸡新城疫Ⅰ系苗肌肉注射紧急免疫一次,以增加对鸡新城疫的抵抗力。
四、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本病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高度敏感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特征是气管和支气管炎,病鸡呼吸困难、气管罗音、咳嗽打喷嚏。母鸡产蛋量显著下降,因此本病也是危害产蛋鸡的一种严重疾病。
各种年龄的鸡都易感,但以一个月以下的雏鸡最严重,可引起一些死亡。经空气传播,经呼吸道感染。
△症状
病鸡气喘、流涕、咳嗽有气管罗音,呼吸困难。产蛋鸡除有呼吸道症状外,主要特征是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畸型蛋,蛋壳粗糙以纸浆状。雏鸡的死亡率可达25%,6周龄以上的鸡死亡率很低。
△剖检:
鼻腔、鼻窦、喉头、气管和支气管卡他性炎,内有多量灰白色粘液附着,气管下部和支气管中有干酪样栓子。有时炎症向下波及可发生区域性肺炎;气囊可能有干酪样渗出物;肾脏肿大、苍白,有尿酸盐沉着。
产蛋鸡的卵泡充血、出血,卵泡畸型或形成血肿,常见腹腔内有卵黄渗出。
△防制
1、做好鸡舍及用具的清洁,卫生、消毒工作。
2、种鸡场应根据本章第二节推荐的免疫程序接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疫苗,但应注意鸡群健康,如有鸡白痢、鸡球虫及其它慢性呼吸道病的感染时,进行免疫会诱发本病的发生。
五、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本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为:呼吸困难,张嘴呼吸、喘气、罗音、咳出血性粘液,传播迅速,发病率可达90~100%,死亡率5~70%不等。
本病主要感染5~8月龄成年鸡,雏鸡很少发生。多流行于秋末、冬季与初春。感染途径是上呼吸道和眼。种蛋也能传递本病。
△病状
最明显症状是咳嗽和喘气,鼻孔有分泌物,呼吸时发出湿性罗音,并咳出带血粘液。常伸颈张嘴,表现呼吸困难。如气管中粘液蓄积过多,可因窒息引起死亡。一般病程7~15天,康复的鸡成为带毒鸡。
△剖检
损害多限于喉和气管,粘膜肿胀、充血、出血,充满含有血丝甚至血块粘液,病期较长后呈黄白色干酪样假膜覆盖在喉和气管粘膜上。肺一般正常或仅有小充血区,内脏器官无明显病变。
△防制
本病尚无有效防治办法,应用抗菌素可控制并发其它疾病。




   鸡寄生虫的防治

一、寄生虫病的预防总则
寄生虫病是由寄生虫寄生于鸡的体内(如鸡蛔虫)或体表(如鸡虱)以吸取鸡体的营养、分泌毒素、机械损伤而对鸡造成危害的一类疾病。寄生虫病可以在鸡群中大批发生。
寄生虫的种类很多,发育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都要经过成虫    虫卵    幼虫    成虫的过程,即寄生于鸡体内的成早成熟后,排出虫卵,虫卵在土壤中或被其它动物(即称中间宿虫)吞食发育成侵袭性虫卵或幼虫,鸡啄食了含侵袭性虫卵的土壤被污染的饲料或含有幼虫的中间宿虫,侵袭性虫卵或幼虫又在鸡体内发育成成虫,这样反复循环给鸡造成危害。温暖、潮湿的环境是寄生虫繁殖的最好条件。因此,寄生虫病的发生和其危害程度往往是鸡群饲养管理水平、鸡舍的卫生条件的反映。鸡群发生球虫病说明鸡群密度过大、垫料太潮湿;鸡群发生鸡蛔虫病说明鸡舍卫生状况不良。
由于寄生虫病的发生与鸡舍的卫生条件和饲养管理方法关系甚为密切,因此寄生虫病的防治必须实行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选用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
鸡寄生虫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方法关系极大,一般离地饲养的鸡由于不直接接触粪便,因此受寄生虫感染的机会就大大减少,所受的危害也较少;半离地、半平养的鸡受寄生虫感染的机会就大大增加,所受的危害也相应增加。而有室外运动场和放养的鸡受寄生虫的危害最大。因此,室内离地饲养是防治寄生虫病的很好办法。
(二)、搞好鸡舍和环境卫生
湿、热(20~25℃的环境最利于各种寄生虫虫卵的发育,潮湿的垫料和运动场上的积水都是寄生虫繁育的良好场所。因此,搞好鸡舍和环境的清洁卫生也是减少和预防鸡感染寄生虫的重要措施。垫草要常换勤晒,保持干燥和不霉变,运动场要经常打扫,清除粪便,雨后不放养,及时排除运动场的积水,定期铲除表土更换新土,都可较有效地减少鸡寄生虫病的感染。
(三)、驱虫
用药物驱除鸡体内的寄生虫, 既治疗了病鸡,也杀死了虫体,因此是综合防治措施中最为有效的方法。
鸡驱虫的方法有二种:
1、预防性驱虫:鸡群虽然感染了寄生虫但尚不严重,为防止造成严重损失时进行的驱虫,称为预防性驱虫。一般根据鸡的不同生长期进行,如雏鸡在1-~60日龄时在饲料中添加氯苯胍、克球粉等,以预防球虫病的发生;地面平养的种鸡在2月龄和5月龄用丙硫咪唑各进行一次驱虫,以驱除体内的种线虫和绦虫,提高鸡的健康水平和产蛋率。
2、治疗性驱虫:由于寄生虫的严重感染造成鸡生长停滞甚至死亡时,用药物进行的驱虫。如因球虫的严重感染,鸡群出现血便甚至死亡时,用青霉素、氨丙啉等药物进行治疗,称为治疗性驱虫。
一般多采用预防性驱虫,以防止寄生虫造成危害,当鸡群发生大批死亡时再用药物进行驱虫,虽能控制死亡,但已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二、鸡球虫病的防治
鸡球虫病是对鸡危害最大的一种寄生虫病,对11~60日龄的鸡危害最大,一旦发生,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50~70%;成年鸡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为带虫者,但很少有症状,虽也有成年鸡暴发球虫病的报导,但极为罕见。
鸡球虫在鸡的体内繁殖力很强,鸡吞食了一只球虫卵囊,在体内可发育成10万个卵囊,并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因此鸡球虫病几乎分布于全世界每一个养鸡的角落,是一种世界性的鸡寄生虫病。
由于现在养鸡已成为一年四季连续性生产,因此鸡球虫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鸡群密度过大、垫料潮湿是发生球虫病的主要原因。
(一)症状:
鸡球虫病可分为盲肠球虫和小肠球虫二种,前者主要发生在11~20日龄的雏鸡,后者主要发生在30~50日龄左右的仔鸡。
病鸡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全身衰弱和精神萎顿,病雏拥挤在一起,羽毛松乱,鸡冠苍白,食欲消失,生长停滞。最主要的症状是排血便,粪便恶臭难闻,出现血便1~2天死亡。
(二)部检变化
盲肠球虫病:盲肠肿胀、肠壁增厚、炎症、出血、肠腔内充满血液或血块或血和粪结成的肠芯。
小肠球虫病:小肠浆膜面可见灰白色小斑点,外观小肠呈红色,小肠前段尤其是十二指肠部肠壁增厚、发炎,肠腔内充满血液或粪血混合物。慢性的小肠球虫病则是小肠粘膜肥厚、出血、肠内容物中混有血块。
(三)防治方法
1、预防
(1)离地饲养,这可大大减少鸡与粪便的接触,是预防球虫病的最好方法。一旦鸡群发生球虫改地面饲养为离地饲养即可控制死亡。
(2)球虫卵囊在湿度为20~30%的干燥环境中停止发育,因此地面育雏和平养鸡群必须保持垫料干燥,一旦潮湿要立即更换,务必做到垫料勤换常晒,保持干燥。
(3)育雏鸡与成年鸡必须分舍饲养,以防成年鸡携带的球虫卵囊感染雏鸡。
(4)加强饲养管理,饲养密度不能过高,保持鸡舍的通风,喂给全价饲料,特别要增加VA、VK,以增加鸡的抵抗力。
(5)搞好鸡舍卫生,每批鸡出售或饲养结束,鸡舍要经彻底清扫、冲洗、消毒,球虫卵囊对一般消毒药的抵抗力很强,因此对球虫病发生严重的场、地面和墙面要用酒精喷灯、火焰消毒,饲槽、饮水器、鸡笼用开水或热烧碱水消毒。
(6)药物预防:从11日龄起用抗球虫药拌料饲喂至60日龄,可控制球虫病的发生。
2、鸡球虫病的防治药见附表17
3、防治注意事项
(1)药物剂量必须用足;
(2)应有计划的使用抗球虫药,并定期轮换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时间:2009-12-23 14:12      广西露天绿色生态养殖研究中心       摘编:潘永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常驻居民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潍坊
发表于 2010-5-27 14: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这也叫新技术?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常驻居民奖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潍坊
发表于 2010-5-27 16: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引用第1楼田园春风于2010-05-27 14:41发表的  :
这也叫新技术?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

来自
黑龙江鸡西
发表于 2010-5-27 17: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黑龙江鸡西
引用第1楼田园春风于2010-05-27 14:41发表的 :
这也叫新技术?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 [url=http://bbs.jbzyw.com/job.php?action=topost&tid=84501&pid=828961][/ur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博士生

Rank: 8Rank: 8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社区明星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烟台
发表于 2010-5-27 17: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新技术在哪儿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初中生

Rank: 3Rank: 3

来自
广西南宁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17: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南宁
鸡饮水质量的好坏,可直接或间接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甚至诱发疾病。许多鸡场定期在鸡饮水中添加消毒剂,有效地减少了疾病造成的损失。现介绍饮水消毒的方法,供参考。

  漂白粉 在每吨水中添加6~10克漂白粉,搅匀30分钟后即可给鸡饮用。

  抗毒威 按1:5000的比例稀释,搅匀后放置2小时饮用。

  高锰酸钾 用0.01%的溶液浓度随配随饮,每周让鸡饮2~3次。该药还可作为锰的补充剂。

  百毒杀 用50%的百毒杀以1:1000至1:2000的比例稀释后让鸡饮用。

  过氧乙酸 用20%的过氧乙酸,在每1000毫升水中加1毫升,消毒30分钟后饮用

  应注意的是,要按规定的剂量添加消毒剂,以防引起鸡中毒。先称量盛水容器的容水量,放入水,按比例加入消毒剂,搅匀,静置,然后给鸡饮用。

               时间:2009-12-23 14:12      广西露天绿色生态养殖研究中心       摘编:潘永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初中生

Rank: 3Rank: 3

来自
广西南宁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17: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南宁
在我QQ1055491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烟台
发表于 2010-5-28 06: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绝对转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荣誉版主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江苏连云港东海
发表于 2010-5-28 07: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连云港
辛苦了楼主,再次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5-4 19:35 , Processed in 0.168670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