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几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坚持“三线富民”发展战略,坚持“赶超进位、突破跨越”发展理念,将生猪产业发展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主攻方向强力推进,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县生猪出栏2007年~2009年连续三年突破百万头大关,进入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行列,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生猪之乡”。
全县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生猪产业作为畜牧业的主导产业,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产业发展呈现出五个显著特点: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全县生猪由2002年存栏30.5万头、出栏58万头增长到2009年的存栏55.9万头、出栏107.1万头。全县共有养猪专业户6万个,占农户总户数的60%,其中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专业户3681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猪场185个,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猪场12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猪场7个,集中连片的养殖小区12个。全县生猪出栏量人均2.1头。生猪产业从业人数10万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25%。
对农业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200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52.16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22.61亿元,占农业产值的43.35%,养猪业产值12.09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53.47%。
产业化经营格局正在形成 全县生猪产业依托新农绿康种猪繁育有限公司等7个规模较大的养猪场,开展二元母猪、三元杂交商品猪的繁育。全县母猪存栏量6.91万头,其中二元母猪存栏量达到5.6万头,占母猪存栏总量的80%,年产三元杂交猪近百万头。全县形成了以宏都集团为龙头,规模养殖为主体,家庭散养为补充,养猪协会为纽带,畜牧部门为保障的生猪产业格局。河北宏都集团的两个屠宰场每天屠宰生猪2000头以上,产品占秦皇岛市场的95%,占北京市场的2%。全县有10个养猪合作社,10个养猪协会,外联市场,内联农户,为养殖户提供饲料、防疫、购销服务。
生猪品种得到改良 由县第一粮库投资1000万元兴建的“新农绿康种猪繁育有限公司种猪场”是全市乃至全省建设标准最高的种猪场,目前存栏种猪1000头,年产种猪、育肥猪2万余头。兴建了全省最大的绿源种公猪站,存栏长白、大白、杜洛克、斯格等种公猪200头,年可供鲜精30万头份。建立了24个人工授精站点,实现了优良品种全覆盖。2009年,宏都集团投资3000万元,兴建了抚宁县宏都养殖有限公司,现存栏原种母猪200头,该公司的建立填补了秦皇岛市无大型原种猪繁育场的空白。
无公害畜产品认定顺利通过 正在实施的国家生猪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已有25个年出栏2000头以上的养猪场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宏都实业集团的“潘官营”牌、“宏都”牌猪肉通过国家无公害产品认证。
争创全国生猪产业强县的几点建议
综观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抚宁县已成为全国生猪产业大县,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在产业发展中,仍存在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偏低,产业衔接不紧密,农民养猪资金不足,土地紧张和规模猪场粪污处理负担重,疫病防控压力大,市场销售难等问题。这些因素已成为制约全县生猪产业发展的瓶颈。那么如何实现生猪产业新的突破,将生猪产业大县提升为生猪产业强县呢?建议如下:
加强生猪组织保障体系建设,推进生猪产业的发展壮大
为了继续壮大生猪产业,争创全国生猪产业强县,建议县委、县政府应参照秦皇岛市葡萄酒园区建设和外省市产业发展模式,结合正大生猪产业化项目,成立抚宁县生猪产业化办公室,专抓生猪产业发展。近几年,为促进生猪产业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这对生猪产业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政策的具体落实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业务部门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由政府出面来指导、协调,给予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