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1|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牛肉进口量降额增:2025年1-7月数据背后的全球供应链重构(下)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2025-9-22 1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三、对国内产业的双面影响

(一)短期压力:价格传导与产能冲击效应

进口牛肉市场的变化,如同一场风暴,迅速在国内市场引发连锁反应,对国内肉牛产业产生多方面影响。短期内,主要体现在价格传导和产能冲击两个方面,给国内产业带来较大压力。

从价格传导角度来看,进口牛肉到岸价攀升至 60 元 / 公斤,这一价格上涨如同多米诺骨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国内终端市场首当其冲,7 月商超牛肉零售均价达到 68 元 / 公斤,同比上涨 5%。这使得消费者在购买牛肉时明显感受到价格压力,对牛肉的消费需求可能因此受到抑制。

对于中小养殖户而言,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双重挤压。活牛价格持续低迷,目前仅为 27 元 / 公斤,与 2021 年的峰值相比,跌幅高达 40%。与此同时,饲料成本却不断攀升,涨幅达到 15%。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的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亏损面达到 35%。许多中小养殖户苦不堪言,为减少损失,部分散户甚至不得不转向肉羊养殖。这种养殖方向的转变,直接导致 1 - 7 月肉牛存栏量下降了 2.16%,进一步影响了国内肉牛产业的产能。

(二)长期机遇:产业升级与品牌觉醒契机

尽管短期内国内肉牛产业面临进口牛肉带来的诸多压力,但从长期发展视角来看,这也为产业升级和品牌觉醒提供了契机。

品种改良加速进程:在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推动下,各地纷纷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内蒙古启动的 “国产和牛” 培育计划便是典型案例。通过引入澳洲白、安格斯牛种,结合当地的养殖环境和技术,内蒙古致力于提高雪花牛肉的产出率。计划在 3 年内,将雪花牛肉产出率从 15% 提升至 30%。这一举措不仅能满足国内消费者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还能提高国产牛肉的市场竞争力。

宁夏盐池滩羊则另辟蹊径,通过区块链溯源技术,为每一只滩羊赋予独一无二的 “身份标识”。消费者只需扫码,就能了解滩羊的养殖、屠宰、运输等全过程信息,实现从牧场到餐桌的全程透明化。这种溯源方式极大提升了消费者对盐池滩羊的信任度,使得盐池滩羊在市场上获得 40% 的溢价,成为国产优质羊肉的代表品牌。

全链提质增效成果:在产业链下游,山东、河南等地的屠宰企业积极引入智能分割设备,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这些智能设备能够根据牛肉的纹理和质量进行精准切割,大大提高了牛肉的出品率,从原来的 68% 提升至 75%。同时,企业还注重副产品的综合利用,通过深加工,将牛骨、牛肝等副产品转化为牛骨高汤、牛肝菌等产品,副产品综合利用率超过 90%。这些深加工产品不仅附加值高,毛利率达到 45%,还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企业将这些利润反哺到养殖端,有效缓解了养殖成本压力,促进了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四、未来展望:在波动中探寻新平衡

(一)价格走势:短期承压,长期中枢上移趋势

展望未来,牛肉市场价格走势充满不确定性,但仍有规律可循。2025 年下半年,一系列因素将对牛肉价格产生显著影响。澳大利亚,作为我国重要的牛肉进口来源国,正遭受干旱困扰。据澳大利亚农业部门数据,此次干旱预计将导致肉牛产量下降 10%。肉牛产量减少,必然会影响我国从澳大利亚的牛肉进口量,供应减少,价格自然面临上涨压力。

而在国内市场,中秋、国庆双节向来是消费高峰期。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牛肉的消费需求在节假日期间更是大幅增长。预计在这两大节日拉动下,市场对牛肉的需求将大幅增加。供需关系的变化,将推动进口牛肉到岸价突破 5300 美元 / 吨,消费者可能需支付更高价格才能购买到心仪的牛肉。

从长期来看,全球肉牛存栏量的变化是影响牛肉价格的关键因素。过去三年,全球肉牛存栏量连续下降,2024 年更是下降了 3.2%。这一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预计到 2026 年,我国牛肉缺口可能达到 80 万吨。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对进口牛肉的依赖度将维持在 25% 左右。随着供需矛盾加剧,牛肉价格中枢将较 2024 年上移 8% - 10%,牛肉市场价格整体将处于上升通道。

(二)结构优化:“南强北稳” 格局巩固态势

在进口牛肉的市场结构方面,未来将呈现 “南强北稳” 的格局,且这一格局将不断巩固和深化。巴西和澳大利亚在我国进口牛肉市场中的地位将愈发重要,合计占据 60% 的进口份额,成为我国进口牛肉的两大支柱。

巴西牛肉凭借规模化养殖带来的成本优势,在价格上具有很强竞争力,主打性价比产品。而澳大利亚牛肉则以严格的养殖标准和独特的谷饲育肥方式,生产出的牛肉品质上乘,在高端市场独占鳌头。这种 “南美性价比产品 + 澳洲高端产品” 的双支柱结构,将满足我国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在未来市场中持续保持优势。

阿根廷和乌拉圭等传统牛肉出口国,也在积极调整策略,转向特色化竞争。阿根廷推出的红标牛肉,要求谷饲 200 天以上,肉质鲜嫩多汁,口感醇厚,主要瞄准我国高端商超市场,满足高端消费者对品质和口感的追求。乌拉圭则在有机草饲牛肉上发力,通过获得欧盟认证,提升了牛肉的品质和安全性,单价较普通牛肉提升了 20%,在中高端市场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与此同时,新兴市场的崛起也为我国牛肉进口市场带来新活力。哈萨克斯坦、哥伦比亚等国首次进入我国牛肉进口名单,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草场资源,牛肉品质优良,且价格具有一定优势。它们的加入,不仅丰富了我国牛肉进口的来源,也分散了供应链风险,使我国牛肉进口市场更加多元化和稳定。

(三)产业对策:在开放中筑牢安全防线举措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牛肉市场和国内产业发展需求,我国需采取一系列有效产业对策,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筑牢牛肉产业的安全防线。

建立进口预警机制:我国可参考生猪调控的成功经验,建立进口牛肉预警机制。设定进口牛肉价格红线是关键举措,例如,当进口牛肉价格低于国内成本 15% 时,启动储备收储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能有效稳定国内牛肉市场价格,避免因进口牛肉价格过低对国内产业造成冲击。2025 年,我国已在内蒙古、新疆等地试点 5 万吨国家储备,通过储备的调节作用,平抑市场价格波动,保障国内肉牛产业的稳定发展。

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品牌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培育区域公用品牌是提升我国牛肉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国拥有许多优质的地方肉牛品种,如 “锡林郭勒牛”“祁连雪花牛” 等,这些品种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品质。通过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利用电商直播等新兴渠道进行推广,能够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抖音举办的牛肉节,吸引大量消费者关注,使得线上品牌牛肉销量增长了 30%,复购率达到 45%。品牌的溢价效应不仅提高了养殖户和企业的收益,也增强了国产牛肉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我国牛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从 “规模扩张” 迈向 “价值共生”

2025 年的牛肉进口数据,既是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肉牛产业转型的重要催化剂。当巴西的性价比牛肉与澳洲的高端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当国产雪花牛肉开始挑战进口垄断,中国牛肉市场正经历从 “量的追赶” 到 “质的超越” 的深刻蜕变。未来的竞争,不仅是价格的较量,更是品种、品质、品牌的全方位比拼。唯有筑牢种业根基、提升加工附加值、讲好地域品牌故事,才能在全球牛肉供应链中占据更具话语权的地位。(数据支持:中国海关总署、农业农村部畜牧业司、澳大利亚肉类和畜牧业协会)

来源:肉类食品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9-30 06:46 , Processed in 0.205564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