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63|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惊爆!二育热潮下的猪价隐忧:是机遇还是陷阱?美国猪肉在华遇冷,巨头年损10亿...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2025-5-12 14: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上周二美国时间,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这家美国首屈一指的猪肉加工巨头,其高层管理人员透露,受特朗普关税战的影响,中国市场对其而言已不再具备可行性,公司亟需探寻新的市场替代方案:为了节省开支,史密斯菲尔德在第一季度削减了公司和工厂的工作岗位。

  5月,生猪期货价格一度攀至年内高位,叠加北方多地标猪报价短暂冲破16.5元/公斤阈值,行业对“二次育肥能否成为猪价‘5月逆袭’的杠杆”的争论骤然升温。然而,当前二育入场需以“风险对冲”思维替代“抄底豪赌”——短期情绪性推涨与长期供需基本面的结构性错配,正酝酿着“猪价脉冲式反弹”背后的深层危机。

  美国猪肉在华遇冷!年损失超10亿美元,美猪肉巨头启动裁员应对

  上周二美国时间,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这家美国首屈一指的猪肉加工巨头,其高层管理人员透露,受特朗普关税战的影响,中国市场对其而言已不再具备可行性,公司亟需探寻新的市场替代方案。从全球视角审视,中国不仅是猪肉消费大国,更是猪副产品如内脏等的独家主要采购方。这意味着,在遭遇高额关税壁垒后,美国猪副产品短期内或将难以寻觅理想的买家。

  史密斯菲尔德,这家1936年创立于弗吉尼亚州的猪肉巨头,自2013年被双汇国际以47亿美元并购后,于今年1月28日正式踏入纳斯达克舞台。作为美国猪肉加工业的领航者,该公司长期向众多美国农户采购生猪。而今,特朗普总统掀起的关税风暴正重塑全球贸易格局,迫使史密斯菲尔德调整战略。

  回溯至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实施高额关税,中国随即以牙还牙,提高美国商品进口关税。据行业数据,此举导致中国对美国猪肉的综合关税飙升至172%,其中部分关税可追溯至2018年中美首轮贸易战时。

19.jpg

  史密斯菲尔德首席执行官谢恩·史密斯指出,中国约占公司销售额的3%,主要进口猪副产品,如猪胃、猪心和猪头,这些在美国并不受欢迎。显然,中美贸易战的激烈程度超乎公司预期。今年3月,贸易紧张升级前夕,史密斯尚认为,即便关税上调,中国仍是猪副产品的最佳归宿。

  然而,现实却浇了一盆冷水。谢恩·史密斯在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坦言:“鉴于中国市场近乎关闭,我们不得不调整业务重心。”

  据美国肉类出口联合会数据,去年中国进口的美国猪副产品占总出口量的一半以上,包括猪耳朵、猪蹄和猪内脏等。关税上调后,实际税率高达172%。联合会副主席舒勒担忧地表示,美国本土对猪副产品的需求极低,高关税令人忧虑。据估计,对华出口锐减将导致每头生猪损失8至10美元,年损失约10亿美元。

  史密斯菲尔德生鲜猪肉业务总裁多诺万·欧文斯亦称:“目前,中国市场对我们来说已不再是可行的销售渠道。”他补充说,公司战略转向次优市场。尽管谢恩·史密斯承认公司已将业务重心转向墨西哥等市场,但短期内难以填补中国市场空白,预计全年销售额将下滑3%。

  然而,寻找替代市场并非易事。美国政府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对华出口猪肉产品价值约11亿美元。更重要的是,中国是全球唯一大量采购猪副产品如内脏等的市场。经济学家斯图亚特分析指出,中国市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采购范围广泛,包括猪颈骨、猪头、猪脚、猪尾巴、猪肠等,“中国是唯一接纳这些产品且采购量巨大的市场。”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对华猪肉出口额达11亿美元(约79亿元人民币),其中猪副产品占比超80%,而美国本土消费量不足5%。史密斯菲尔德高层表示,在关税重压下,公司还面临原材料成本挑战,为此在第一季度削减了公司和工厂岗位以节约成本。

  生猪市场新观察:猪价上涨动力不足,二育需谨慎

  近期,生猪市场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随着5月生猪期货价格冲高,叠加北方部分区域标猪价格短暂突破16.5元/公斤,市场对猪价上涨的预期再度升温。然而,深入分析市场数据,我们发现猪价上涨动力不足,二次育肥(二育)需谨慎对待。

  尽管近期猪价有所波动,但整体上涨动力依然不足。一方面,新生仔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增加了养殖户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大猪存栏量同比增幅较大,市场供应充足,对猪价形成压制。此外,消费端承接能力不足,也限制了猪价的上涨空间。

  在猪价上涨预期下,部分养殖户开始考虑二次育肥。然而,当前市场环境下,二次育肥需谨慎对待。一方面,市场供需关系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猪价上涨动力不足,二次育肥可能面临较大风险;另一方面,二次育肥需要投入更多成本和时间,一旦市场出现波动,可能导致养殖户损失惨重。

20.jpg

  当前生猪市场还面临“标肥倒挂”的现象,即标猪价格反而比大肥价格低。这主要是由于大猪存栏过剩,导致市场供应失衡。对于养殖户而言,这无疑增加了养殖难度和成本。同时,大猪存栏过剩也导致养殖端资金周转效率显著降低,进一步加剧了养殖困境。

  展望未来,生猪市场仍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养殖户应摒弃“赌行情”的心态,聚焦养殖本质,精准把控出栏节奏。对于标猪而言,应及时出栏避免陷入“标肥倒挂”的陷阱;对于大猪养殖户而言,可趁市场情绪回暖逢高出栏降低超重养殖风险。同时,养殖户还应随时关注政策与数据信号理性决策补栏时机。

  内容编辑:春夕
  内容来源:中国养猪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5-21 13:15 , Processed in 0.343845 second(s), 2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