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随着我国家禽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迅速发展,“数据化养殖”代替“经验化养殖“已然成为目前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大趋势。未来,在养殖企业的兽医卫生和疾病防控工作中,实验室检测的作用会日益凸显。高质量的雏鸡苗是优化雏鸡生长和屠宰加工性能所必需的基础条件,那我们如何利用实验数据分析评估雏鸡的质量呢?
一、1日龄母源抗体
从动物保健的角度来说,1日龄时检测母源抗体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通过1日龄血清抗体的高与低,能从侧面反映种鸡场免疫情况的好与坏。例如,检测出的母源抗体均值达到要求抗体保护值以上,且离散度较低,则说明了鸡苗来源的种鸡场免疫工作比较合理;反之则说明其免疫程序或者免疫管理需要调整和加强,这些数据就对我们下一批雏鸡的引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另一方面在1日龄时用HI或者ELISA方法检测抗体,能够为后期的疫病防控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可以针对性的进行科学防疫。例如,在免疫法氏囊疫苗时最常遇见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最佳的免疫日龄。如果免疫早了,疫苗会被法氏囊母源抗体中和掉,结果造成疫苗不能产生保护力;如果免疫晚了,就会使鸡群处于抗体空白期,造成鸡群早期感染发病。这就需要通过母源抗体的测定以及种鸡场免疫程序综合分析来确定法氏囊合理的免疫时间。
二、卵黄的重量与卵黄比
通过实验称重以及计算卵黄比(出生卵黄重与出生重百分比)的大小,能够间接评估雏鸡的健康状况。雏鸡的营养以及部分抗体都来源于卵黄,从出壳到运输,1日龄雏鸡卵黄比一般在8%-10%左右为正常水平。卵黄比能反映出鸡体对卵黄的吸收能力,过大或过小,均会对体内母源抗体的维持和后期免疫有一定的影响。过大说明吸收不良,卵黄抗体达不到保护作用;过小,鸡群的母源抗体消失过快。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的数据,参考标准数值,用以确定合理的免疫时间和育雏管理的细节。另外,通过卵黄比的离散度和体重的大小,还可以来测评雏鸡是否为同一批次的种鸡苗。卵黄比离散度过大或体重大小均匀度很差,则说明可能该批雏鸡为不同孵化日龄,这就给后期饲养管理带来一定麻烦,尤其是蛋鸡苗,造成后期均匀度不均匀,影响至产蛋期,造成无法达到产蛋高峰的情况。
三、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检出率
为了确保家禽福利、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不受影响,尽早的发现疾病,并及时的采取措施,减少后期不必要的成本损失,确定1日龄雏鸡卵黄的细菌检出率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情况下能引起雏鸡细菌感染的主要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不允许检出的。因此可以通过卵黄液涂布培养皿培养法进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并统计各自检出率,预测大群鸡苗的健康状况,配合药敏实验,及时投放开口药物,做到未雨绸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