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金秋九月,应洛阳瑞华动保公司的诚挚邀请,参观了位于洛阳普莱柯公司院内的“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国家科技部主导,总投资6300万的技术研究中心,主要开展兽用原料药、高新制剂、中兽药、生物制品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并承担关键技术的推广任务,据此提升我国兽用药品行业技术的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参观完技术中心以后,由技术中心的周德刚博士对我们进行了兽用药品的制造工艺介绍,从而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为什么临床上那么多厂家生产的药品中,很多药品都是同样的成分、含量和说明,临床的治疗效果却大有不同。排除一切原料、配方、环境和产地等因素,单单从药品的制作工艺来看,就有很多以前我们没有认知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药品标识,不一样的药品效果!
今天主要介绍以下几项重要的兽药制造工艺,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同样成分和含量的兽药,治疗效果却大有不同?触变胶体技术、药物晶型转化与控制技术、长效控释技术、分子包被(包合)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和超微粉碎技术
一、触变胶体技术,溶剂与特殊的化合物形成触变胶体,静止时呈凝胶状,避免药物微料的凝聚,久储不沉淀,而使用时振摇即液化。
临床上主要用于药品注射液的制造,促使药物进入动物机体内均匀的释放,降低了药物的刺激性,提高了药物的利用度,增强疗效! 二、药物晶型转化与控制技术,则是利用同一药品物质生成不同结构晶体的物质现象,也就是多晶型现象,可引起药物的溶出速率、溶出度和稳定性的质量差异,从而影响药物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利用度,从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的不同。
临床上主要用于提高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生物利用度,并提高药物的溶解性,使药物的治疗效果更明确! 三、长效控释技术,也就是通过选取适宜的药品辅料,对药物的溶出、扩散、渗透和离子交换等特性加以控制的制剂技术。
临床上主要用于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的制剂工艺中,通过长时间控制药品在体内的释放速度,来依靠药物的作用时间,而不是药物的作用浓度来抑菌和杀菌! 四、分子包被(包合)技术,主要是考虑到外界因素对药品的影响(包括:温度、光照、空气、金属离子、湿度、水分和药物的包装材料等等物质对药品的有效性产生影响),而将客分子(药物)容纳在主分子(包合材料)中,形成分子囊的一种技术!
临床上主要用于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防止易挥发性成分的挥发,遮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口味,降低药物的刺激性和毒副作用,屏蔽消化道内各种消化酶对药物分子的生化分解,并控制药物的释放部位(靶向制剂)等。 五、固体分散技术,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等状态均匀分散在某一固态载体物质中,一种以控制药性释放速度的技术。
临床上主要用于改善一些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增加药物口服后的生物利用,并可以掩味! 六、超微粉碎技术,利用低空气分离、重力研磨、剪切的形式实现干性物料超微粉碎,将原料由原来的毫米级粉碎至纳米级,1-5um微径的微粉!
临床上主要是提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度,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3-5倍,普通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吸收率达到37.9%,而超微粉碎药物进入动物体内的吸收率可以达到88.7%!
由此可以看出来,使用不同的工艺制药方法,同样的药品,进入体内,也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药物疗效!
所以,临床上选择药品,无论是保健还是治疗,不同的公司,由于制药工艺的水平高低不同,药物的制造成本也是高低不同,而药品的治疗效果则是大有不同,那么价格呢,当然也就不可能相同了,请各位养殖朋友们,再不要说:你家的药品和别人家的药品,药物的成分、含量和配水量都一样,凭什么你家的药品比别人家的贵?没有什么优惠不说,还总不搞活动?
我只想告诉您们一句话,就凭这个---制药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