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01|回复: 6
收起左侧

[大肉食] 肉鸡成功养殖的第一道门槛——温度管理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初中生

Rank: 3Rank: 3

来自
山东省 泰安市 泰山区 上高街道
发表于 2015-5-25 09: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泰安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鸡舍温度管理
1)鸡舍温度管理要将鸡群状况、外界温度、湿度相结合
55~70%的湿度范围内,鸡舍脱温规律一般为: 1日龄35℃左右,每天下降0.5 -1℃,7日龄30.5℃,之后每天降0.3-0.4℃,21日龄26-27 ℃ ,每天降0.3 ℃,35日龄22-23℃,42日龄19-21 ℃。
每周温度可参考下表:
温度管理01_看图王.web.jpg
2)脱温需要循序渐进,绝对不能因为脱温而产生冷应激。在分群后,如果出现降温天气,一定要及时加温,确保温度适宜,防止出现冷应激。
3)脱温时要关注天气变化和湿度变化,及时修订脱温曲线。不能照本宣科,更不能脱离鸡舍凭想当然做事。很多鸡场在脱温的时候,由于没有向员工详细地说明和交代,结果出现持续脱温、疾病不断。
二、关注温度、湿度、通风之间的关系
几乎70%以上的疾病、疫病的直接、间接的诱因是环境因素,而环境因素中最难以掌握和最容易发生问题的是通风问题。很多人认为温度、湿度、通风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而且往往顾此失彼,实际养殖中我们要形成“以鸡为本、三位一体”的概念,即关注一定湿度下的“风感温度”,这是养殖中富有弹性和技术意义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养殖设备的管理,管理的关键点就是关注鸡的感受:看鸡施温,鸡的感受和表现比我们的认识和感受要准确地多!
不同相对湿度下的目标温度如下:
温度管理03_看图王.web.jpg
不同风速下的体感温度如下:
温度管理02_看图王.web.jpg
三、夏季通风与降温管理
夏季养殖户最担心问题就是鸡只中暑和高温高湿引起的窒息与死亡,采用风机与湿帘进行降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鸡舍通风采用从横向→过渡通风→纵向通风的转换。
2)一般在纵向风机全部开启—风速达1.7-2m/s,还不能达到降温效果时再考虑使用水帘降温。
3)水帘冷却温度设定是根据最后一个纵向风机的开启温度,一般高出0.5-1.5度。
水帘降温的效果,在相对湿度较低时非常好,如20%左右时能降低15-20℃。这时要特别注意水帘的使用 ,否则很容易出现问题;相对湿度达到60-70%时,水帘降温4-8℃;相对湿度超过70%时效果则很差,这时可采取喷雾降温,但雾滴必须在10-15微米之间。
随着气温越来越高,养殖场一定要关注温度变化,降低鸡群出现热应激的风险,可在饮水中添加抗热应激型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预防热应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博士生

Rank: 8Rank: 8

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重庆
发表于 2015-5-25 14: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有道理,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省 安阳市 文峰区 宝莲寺镇
发表于 2015-5-25 23: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安阳
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15-5-26 10: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日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5-5-27 06: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蚌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来自
河北省 邯郸市
发表于 2015-5-27 10: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邯郸
好帖,先收藏,慢慢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荣誉版主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发表于 2015-5-27 17:17:03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不错,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4 15:08 , Processed in 0.101090 second(s), 3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