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其特征是咳嗽、喷嚏、气管罗音和呼吸道粘膜呈浆液性卡他性炎症。如发生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还会出现病鸡肾肿大、肾小、管和输尿管内有尿酸盐沉积等病理变化。雏鸡通常表现流鼻液、呼吸道症状,有时会发生死亡;产蛋鸡则以产蛋减量少和蛋白质下较为常见。
病原学:本病病原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是该病毒的代表。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株在56℃15min或45℃90min科被灭活,但在-30℃一下可存活24年。IBV在PH=6.0—6.5的环境中培养时最稳定,在温室中也能抵抗1%HCI(PH为2)/1%NaOH(PH为12)1h.而NDV/ILTV和FPV则在室温中不能耐PH—12的环境,这对鉴别病毒有一定的意义.IBV对一般消毒剂敏感.
流行病学 鸡时IBV的自然宿主,各种龄期的鸡均易感,但以雏鸡和产蛋鸡发病较多,尤其40日龄以内的雏鸡发病最为严重,死亡率也高.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病鸡从呼吸道排毒,经空气中的飞沫和尘埃传给易感鸡.此外,也可从泄殖腔排毒,通过饲料/饮水等媒介,经消化道传染.IB属于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鸡群中传播速度块(2周内可波及全场潜伏期段(平均3天),病鸡带毒时间长(康复后可带毒49天),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不高(幼鸡约5%/成鸡1.2-1.4%)。本病一年四季流行,但以冬春寒冷季节最为严重。过热、拥挤、温度过低、通风不良、饲料中的营养成分配比不当、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及其他不良因素都会促进本病的发生。
临床症状 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这一方面是由于IBV本身变异快、血清性多造成的,另一方面也于环境中的其他至病因子(如大肠杆菌、支原体等)混合感染以及不良饲养管理因素有关。
1.呼吸型 鸡群往往发病突然。4周一下的幼鸡主要表现为伸颈、张口呼吸、咳嗽、打喷嚏、呼吸罗音等症状。2周以内的鸡,还常见鼻窦肿胀、流鼻液、流泪、频频甩头等。病情严重时,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羽毛松乱、体温升高、怕冷扎堆,甚至引起死亡。康复鸡大多发育不良,形体消瘦,蛋雏鸡还会因为输卵管损伤而严重影响或完全丧失产蛋能力。5-6周龄的鸡发病症状与幼鸡相似,但因气管内滞留大量分泌物而造成的异常呼吸音‘呼噜’更明显。另外,较少见到流鼻液的现象。这种呼吸道症状可持续7-14天,同时有黄白色或绿色下痢,但死亡率比幼雏低。
成年鸡感染IB后的呼吸道症状较轻微,相比之下产蛋性能的变化更明显。主要表现为开产期推迟,产蛋量明显下降,降幅在25%-50%之间,可持续4-8周。同时畸形蛋、软壳蛋、粗壳蛋增多。蛋的品质下降,蛋清稀薄如水,蛋黄与蛋清分离。康复后的蛋鸡产蛋量很难恢复到患病前的水平。
2.肾型 主要发病与2-4周龄的鸡。最初表现短期(1-4天)轻微呼吸道症状,包括罗音、喷嚏、咳嗽等,但只有在夜间才较明显。如无混合感染导致的明显症状,常常容易被忽视。呼吸道症状消失后不久,鸡群会突然大量发病,出现厌食、口渴、精神不振、拱背扎堆等症状,同时排出水样白色稀粪,内含大量尿酸盐,肛门周围羽毛污浊。病鸡因脱水体重减轻、胸肌发绀,重着鸡冠、面部及全身皮肤发暗。发病10-12天达到死亡高峰,21天后死亡停止,死亡率约30%。产蛋鸡感染后也会引起产蛋量下降、产异常蛋和死胚率增加,但死亡率不多。
病理变化 不同的临床型有不同的病理变化特征。
1.呼吸型
(1) 眼观病变: 幼雏主要病变表现为鼻腔、喉头、气管、支气管内有浆液性、卡他性和干酪样(后期)分泌物。上呼吸道因此会被水样或粘稠的黄白色分泌物附着或堵塞。鼻窦、喉头、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增厚。气囊轻度混浊、增厚。支气管周围肺组织发生小灶性肺炎。如拌有混合感染,还见到呼吸道发生脓性、纤维素性炎症。产蛋鸡则多表现为卵泡充血、出血变形、破裂,甚至发生卵黄性腹膜炎。诺在雏鸡阶段感染过IB,则成年后鸡的输卵管发育不全,长度不及正常的1/2,官腔狭小闭塞。
(2) 组织学病变:呼吸系统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可见气管、支气管黏膜的纤毛脱落,上皮细胞变圆和空泡变性,严重时会脱落。黏膜固有层内会出现不同程度充血、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早期主要为异嗜性白细胞,随后则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生殖系统的病理组织变化为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变性,纤毛变短或脱落,分泌细胞减少,粘膜层内炎性细胞浸润及黏膜基质的纤维化。卵泡颗粒膜细胞曾树枝状增生,卵泡容化。子宫部的壳腺细胞变形,固有层腺体增生,并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
2肾型
(1)眼观病变:主要病变表现为肾脏苍白、肿大、小叶突出。肾小管和输尿管扩张,沉积大量尿酸盐,使整个肾脏外观呈斑驳的白色网线状,俗称‘花斑肾’。在严重病理中,白色尿酸盐不但弥散分布于肾表面,而且会沉积在其他组织器官表面,即出现所谓的内脏型‘痛风’。发生尿石症的鸡除输尿管扩张,内有砂粒状结石外,还往往出现一侧肾高度肿大,同时另一测肾萎缩。
(2)组织学病变: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甚至坏死脱落。官腔扩张,内含尿酸盐结晶。肾间质水肿,并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嗜细胞浸润,有时还见纤维组织增生。
诊断 1.病原分离
2.病毒鉴定(1)干扰试验(2)血清学试验(3)分子生物学试验
3.血清学诊断(1)病毒中和试验(2)琼脂扩散试验(3)血凝抑止试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