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35|回复: 7
收起左侧

疾病诊断的两个重要思维方式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广东广州
发表于 2013-5-12 08: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         归纳判断
结合病程、发病率、季节、免疫等情况,同时解剖足够活残鸡或秋冬6小时以内死亡或春夏4小时以内死亡的鸡,解剖观察、记录重点病理特征,然后把解剖鸡的具有的相同病理特征,最好超过80%以上鸡具有病理特征提炼出来,重点观察:内脏器官病变(肝、肠、胰腺、肌腺胃、心脏、肺、气管等)、淋巴系统病变(胸腺、脾脏、肠道淋巴结、盲肠扁桃、法氏囊)、皮下、肌肉等,然后依据这些共同病理特征来做出诊断和调理方向。在这种过程中,可判断败血性、慢性衰竭性、急性死亡状态,而后做出处理方案,药物或调理制剂选择主要针对病理状态,谨慎使用简单将这些综合及相同病理与某个特定病原相关的鸡病配套,而后对应做出诊断,依据病理做出处方比利用未经确诊判断的病原相关鸡病的处方通常更准确有效。

2、   假设验证判断
在临床中,通常不同症状和病理特征在不同人的视野和经验下,诊断方向也不同,即使在实验室诊断下把某个病原确诊,有时也未必就是那个病原是主要病因。而我们临床需要确认观点是:哪个是主要病因呢?临床的事实是,随着病理进程不同阶段,引起鸡病不同器官或组织部位或系统问题的病因会有一个堆积或激发特点。而且,在临床中,由于经验、注意力问题,更多的人关注的器官病变,而很少关注心血、心肺系统等不是明显可见的临床问题。在这样病理特征下,在普通临床诊断中,我们可以依据假设某个病理或病因,然后依据假设的病理或病因应该具有的病症特点、病理进程等进行临床实施严重,多做几个假设综合起来,能更明显理清一些问题。这个诊断办法对复杂或不稳定或不重复病理病变或解剖死亡病理较少的鸡病更加有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安徽省宿州市
发表于 2013-5-12 08: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宿州
学习了,不断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荣誉版主

细节决定成败,精益才能求精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新乡
发表于 2013-5-12 08: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开封
送检要注意的问题:准备带活鸡去找专家解剖时一定要确保其正常生存的环境!若受热闷死的鸡解剖是没意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

来自
甘肃省陇南市
发表于 2013-5-12 10: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甘肃兰州

回  3楼(杨柏萱)的帖子

第3楼杨柏萱于2013-05-12 08:56发表的:

送检要注意的问题:准备带活鸡去找专家解剖时一定要确保其正常生存的环境!若受热闷死的鸡解剖是没意义的!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烟台
发表于 2013-5-12 10: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谢谢了  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2013-5-12 13: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鹤壁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省菏泽市
发表于 2013-5-12 16: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菏泽
不断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广西省玉林市
发表于 2013-5-13 15: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7 14:44 , Processed in 0.109767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