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29|回复: 0
收起左侧

[养殖知识] 春季防控呼吸道病,帮助鸭群安全渡过疾病高发期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省潍坊市
发表于 2013-3-13 13: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春季防控呼吸道病,帮助鸭群安全渡过疾病高发期

春季来临,乍暖尤寒,集约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的肉鸭养殖正处于疾病高发的季节,主要原因外部环境冷热更替,保温与通风难以控制,每年此时肉鸭呼吸道疾病就显得特别突出,常常由于轻微的感冒继而引发呼吸道与浆膜炎或病毒病的混合感染,造成损失惨重的后果,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和预防保健,重视春季呼吸道疾病,是确保春季肉鸭养殖成功的基础和关键。
那么对于呼吸道疾病是否就是单纯的由于通风过早或通风量过大,鸭群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症状呢?我认为在当今养殖密集、环境恶化的形势下,单一性的发病已极为少见,正确的认识疾病是抓好疾病防控的关键。肉鸭呼吸道疾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山东信得科技技术部和研发中心多年来,对全国养鸭密集区发病状况进行跟踪和大量病料的分析,从中分离鉴定出鸭疫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副粘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种病原,由此可见肉鸭呼吸道疾病,不仅仅是感冒即气温突变造成的上呼吸道反应,而是多种致病因素造成,或一种因素导致发病后多种因素继发,对这种由多因素导致的鸭呼吸道疾病我们总称为鸭呼吸道综合症。
本病在自然条件下以2-3周龄雏鸭最易感染,在污染鸭群中感染率高达90%以上,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以冬春季节高发。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伤口感染,鸭群拥挤、通风不良、地面潮湿、积粪过多、氨气超标、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霉菌毒素的污染,以及饲养管理不良等都是其重要的发病诱因。雏鸭感染后首先出现甩鼻、流涕、鼻腔阻塞、流泪、眼睛有泪圈,鸭群精神沉郁、缩颈、行动迟缓或不愿走动,继而出现咳嗽、咔咔、吭哧等异常音,眼睛和鼻孔有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排白色或绿色稀粪,后期病鸭出现共济失调、头颈震颤、全身痉挛性抽搐死亡,较大鸭多呈慢性经过,少数病例出现张口呼吸或关节肿胀症状。在病理变化上初期以口腔、鼻腔有粘液,气管、支气管、喉头充血、出血、有粘液,肺脏水肿、淤血、坏死,继而出现气囊炎、腹膜炎、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关节炎、脑膜炎和肠炎等病症。
引起鸭呼吸道综合症的原因非常多,例如:
1春季天气回暖,过度依赖肉鸭的粗放性,为了节约成本,过早停止保温。
2育雏期不注重环境的控制,在育雏后期湿度过大,粪便不能及时清除,不注重温度与通风的调节,造成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含量过高,持续刺激损伤呼吸系统。
3为了改善环境,过度通风或通风与保温不进行调节,造成鸭群受冷应激感冒。
4不注重疾病诱发因素的清除和控制,如副粘病毒、支原体、霉菌毒素等的清除和控制。5不重视雏鸭自身免疫器官的发育、改善和免疫力的提升,以及一些疾病的防疫等。
5发病后不重视本病,为了节约用药成本,仅以安乃近等解表的药物进行控制,而不能确切、及时的控制本病,造成疾病不断恶化或与其它疾病形成混合感染,导致药费猛增且死亡难以控制,最终损失惨重的后果。
6不注重疾病的防控,而保持发病再治,不发病不行动的以治为主的思想,导致总是被动难以成功养殖的现状。
7缺乏疾病综合防控意识,把疾病单一化,不能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养殖管理防疫体系,而是单兵作战,结果一溃千里。
导致发病的因素有很多,有我们日常所见的,也有隐藏在深处不被我们轻易了解和发现的,因此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综合性的防控体系,要保持防重于治的思路,从养殖根本细节做起,为养殖成功提供多一份的保障,而不是靠运气来赌博。我们山东信得科技始终保持疾病的综合防控理念,针对疾病采取综合性的控制方案,那么针对春季呼吸道疾病我们应该怎么来防控呢?
一:日常管理
从疾病的发生因素来看管理占据了很大因素,那么怎样进行春季肉鸭的管理呢?
1空棚期的消毒。好的棚舍环境是养好鸭必不可少的,然而目前很多人往往都忽视了这一点,仅仅是走形式,表面性的进行处理,仅满足心理上的安慰,而没有达到真正目的。棚舍粪便及灰尘、杂物的清理是关键,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消毒效果,要清理冲刷干净再进行合理的消毒措施,利用火碱、消毒剂、烟雾消毒剂等进行全方位的消毒,达到清除残留病原菌的目的。
2温湿度的调节,饲养管理中温湿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育雏期一定要做好温湿度的调节,因为温湿度直接会影响到雏鸭的生长发育及健康,也会直接影响到育雏舍的环境,温度是大家都能够用心去调节的,可对于湿度很多人都不重视,湿度过大会造成高温高湿的闷热环境,也容易导致粪便发酵加快空气质量变差和病原菌的快速繁殖,湿度过小容易造成雏鸭脱水和空气干燥粉尘过多刺激损伤呼吸系统等不良因素,因此要科学的设置温湿度,为雏鸭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
3温度与通风的调节,调节不好是对于呼吸道疾病重要的诱发因素,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季节性的特点,在中午气温较高时加强通风来改善空气质量环境,在气温较低时减少通风量以保证舍内温度,但在舍内空气质量较差的情况下要通过人为提升舍内温度的方法来加大通风量,通风时要渐进性通风,以保证温度平缓,严禁通风量不调节导致温度变化较大,出现忽冷忽热的现象,也严禁通风时从低处通风造成风直接吹到鸭群的现象。
4粪便的及时清理,育雏期温湿度较高且通风量较小,容易出现粪便发酵导致氨气等有害气体含量过高,空气质量环境较差的现象,很多人往往顾及温度、害怕感冒不敢通风,结果反而损伤了呼吸系统造成呼吸道疾病早发和难以治愈的现象,因此要及时清理粪便,减少氨气等有害气体的产生,也自然就降低了通风和保温调节的压力。
二、防疫和保健
1防疫,针对春季发病特点进行流感、鸭瘟、副粘等疾病的疫苗防疫必不可少,防疫是预防病毒病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疫病高发区显得尤为重要。
2保健,很多时候个人养殖户无法做到对鸭苗质量的把控,那么好的保健就成为打好基础的关键点,例如使用信必妥+普力健+纳维新一代,调节雏鸭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免疫力的提升,提高自身的抗病力,改善肠道环境增强其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更好的应对环境和疾病的压力。
3霉菌毒素的清理,因为霉菌毒素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和损伤免疫器官的发育,造成鸭群抵抗力下降、疾病高发的现象,因此及早的清除霉菌毒素的危害是保证雏鸭健康的关键,大量的实际案例表明,育雏期连续使用普力健或霉毒必治,可有效清除霉菌毒素的危害,改善和促进免疫器官如胸腺、脾脏等的发育。
三、疾病预防
对于疾病的防控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发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节和程序化的设计,不能等到发病时才采取措施,那么针对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的特点,要侧重以下几点:
1育雏期支原体、大肠杆菌等病原菌的净化,要使用好的开口药物,保证雏鸭的成活率和健雏率,又能更好地清除支原体等致病因素。
2在保温后期开始加大通风力度或扩群转棚时,为了防止气温突变造成的感冒,应根据饲养管理程序合理安排使用双黄连、普新等针对呼吸道疾病的药物进行防治。
3针对呼吸道容易继发其他疾病,应合理安排抗生素和病毒药的使用,要根据不同的药物进行合理的搭配,以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减少药物的使用量。
总之防控春季呼吸道病不是一个环节能够完成的,但一个细小环节的失误往往就能导致防控的失败,因此抓好养殖的各个环节,加强饲养管理及保健,做到以鸭为本,给鸭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才是防控本病的根本保障。
                           山东信得科技水禽保健业务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5-4 18:02 , Processed in 0.093130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