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609|回复: 41
收起左侧

“药开口”还是“菌开口”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发表于 2013-2-18 11: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药开口”还是“菌开口”
   
最近几年“开口药”被广泛重视起来了,很多养殖朋友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养殖就得用开口药,不用不放心。那么,  “开口药”真能起到我们期望的作用吗?
   “开口药”一般是指在仔猪、雏鸡等开始进食时,养殖户在饲料、饮水中添加的含抗生素的药物,用来杀灭动物从母体
携带
的致病菌,杜绝垂直传播,以提高幼龄动物的成活率。
    那么,“开口药”真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一说起作用,很多人都认为它的作用是抗菌消炎,防止垂直传播的疾病,其中最常见的致病菌就是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其实不然,拿雏鸡来说,要抵抗垂直传播疾病,还得靠其自身的抵抗力。这几种病原虽然能造成脐带炎、白痢等症状,但是在搞好环境卫生的情况下它们并不会造成大的危害,同一群鸡里难免有几个脐带炎、糊肛的,这些鸡你用再好的药它也是个死,只是用了药后晚死了几天,多浪费你点儿饲料罢了。至于没有垂直传染的大部分鸡,本身血液里就有相应的抗体,用了药后根本看不到效果。
    一只刚降临世界的动物,正是打开健康生命,接种益生菌的关键时期,却被我们强加了一种叫做“开口药”的东西。从此,一生与药相伴。
    有人说我用了几天药后死亡逐步减少了,其实这是个正常规律,出壳前就感染疾病的鸡往往活不了几天,你不用药也是三到五天死亡多,五天后死亡减少。  
    目前,市面上“开口药”鱼龙混杂,有效成分“挂羊头,卖狗肉”现象屡见不鲜,而且含量标示不明确,养殖户往往依据感觉自行加倍或减量使用,甚至不注意配伍禁忌,造成滥用。这样的“开口药”往往成了“灭口药”。
    动物微生态学家已经证实,一只健康的雏鸡,人为口服“开口药”后,只需要接种100个沙门氏菌即可感染。而没有口服“开口药”的健康雏鸡,则需要100万个沙门氏菌才能感染。服用“开口药”后,其本不健全的肠道正常菌群数量会下降100—10000倍。
    滥用开口药还存在以下弊端:
    1、开口药,目标不明确,抑制致病菌的同时,也影响了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
  
刚进来的雏鸡体内的正常菌群尚未建立,它的形成需要几天的时间。而很多人不管鸡苗质量好坏,到家就用药,使用一些广谱抗生素类开口药后,必然抑制正常菌群的形成。导致肠道菌群失衡,甚至后期出现长期的腹泻、过料,用药也没有什么效果,最终出栏时料肉比高,利润低。
   2、一些药的副作用太大,影响内脏器官的正常发育
     比如常见的氟苯尼考、利福平、磺胺类、痢特灵、土霉素、头孢类等等,这些药物不仅会破坏造血功能,还会影响肝、肾等内脏器官的发育,导致鸡群自身抵抗力下降,有的甚至会引起免疫抑制。
     3 、一些药的理化性质会影响鸡对水分的吸收导致鸡脱水
    很多药物为了增加在水中的溶解性,临床都用其盐类。刚到家的雏鸡饮水量小,一些养殖户为了保证用药量,往往加量使用,这些药的使用不仅会损伤雏鸡的胃肠道,还有可能会增加肠道内的渗透压,不利于肠道水分吸收,甚至造成脱水。   
    其实,很多时候用开口药只是去个心病而已,因为不用不放心,但这并不能成为使用治疗型药物的依据。既然,不能用“药”开口了,那我们用什么开口呢?
    当前的时代,已经不是抗生素一统天下的时代了。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变得理性,觉得“免疫”就是“预防”,小鸡没病还是不用药得好,是药三分毒,多多少少对小鸡的身体有伤害,建议少用药。不管用什么药,都要对症用药,不要想当然的乱用。还有人认为在鸡苗健康的情况下,本来就不需要“开口药”,只要加强管理就行了。他们开始选用营养性添加剂,例如多维、电解质、氨基酸、葡萄糖等复合制剂来作为“开口药”,主要为幼雏补充一些能量和营养,防止脱水。还有人为净化小动物肠道,提高免疫力,而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开口药”混合使用。
    我们咨询了专家,山东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博士姜世金教授认为,“开口”要“开”的科学和规范。他给我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新生的婴儿,如果体制还健康的话,没有人上来就给他用抗生素的。甚至体制稍差的我们要先从营养和环境上考虑,治疗型的抗生素是迫不得已的选择。饲养动物也一样,我们知道幼龄动物在出生时肠道内是无菌的,当接触空气或饮水后就将环境中的微生物接种到体内繁殖并定植,只要保持环境清洁,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注意温度、湿度和通风,符合雏禽的生理需要就行了。
    如果您能认识到“药开口”的弊端,那么“菌开口”是您更为理性的选择。
    “菌开口”就是使用
活菌中药
微生态制剂,采用多种手段,从养殖环境和体内微生态环境两个方面入手,迅速建立起幼龄动物的肠道菌群,并尽快达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平衡状态。从而,提高动物自身免疫力,降低发病率。
    “菌开口”并不是单一的一种药,而是一个方案,以下是方案内容:
    1.在进鸡前1小时,使用
哈尔滨中科公司
生产的改善微生态环境的
活菌中药发酵
——“
活菌源
”,能够将大量的
活性菌直接进入鸡的肠道
中,
从而形成肠道的酸性环境,抑制致病菌群的滋生和繁殖
    2.使用
哈尔滨中科公司
的“
肠速康
” 拌料。“
肠速康
”的优点是富含
活性乳酸菌
发酵中药
和电解质等,适合雏禽消化吸收这个特点,同时调理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非常好。而且,湿拌料能够将饲料软化,最适合雏鸡脆弱的胃肠道。
    3.使用
哈尔滨中科公司
生产的“
冠菌道
”, 能够补充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调节雏鸡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平衡,提高幼小动物体质,预防病原菌感染,降低死亡率。
    目前,抗生素滥用严重,我们也在考虑,如何从滥用抗生素的怪圈中解脱出来。“开口药”让那些耐药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再没有天敌——正常的肠道菌群和菌膜屏障,还抑制了幼龄动物正在发育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从此中国养殖业的“潘多拉宝盒”就此打开……
    叫停“开口药”!必须叫停“开口药”!!恳求各大药厂手下留情,不要再忽悠善良的养殖者,不要再戕害无辜的幼小动物。因为这个世界,本不需要什么“开口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常驻居民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蓬莱
发表于 2013-2-18 12: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好文章,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优秀版主奖添砖加瓦奖原创先锋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潍坊
发表于 2013-2-18 12: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1、健康的鸡苗“菌开口”比较好。
2、不健康的鸡苗“药开口”比较好。
3、现在的鸡苗几乎都“不够”健康,所以我还是建议“药开口”比较安全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安徽省宿州市
发表于 2013-2-18 12: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前面不是重点,重点是后面。看半天原来是广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广东省云浮市
发表于 2013-2-18 12: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云浮

回 2楼(赵德峰) 的帖子

赵德峰:1、健康的鸡苗“菌开口”比较好。
2、不健康的鸡苗“药开口”比较好。
3、现在的鸡苗几乎都“不够”健康,所以我还是建议“药开口”比较安全些。 (2013-02-18 12:08) 
同意!  药是否开口用针对的是苗是否健康!   养殖大环境 苗是不怎么样的  沙门氏菌感染普遍..不用抗菌药死亡率太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广东省云浮市
发表于 2013-2-18 12: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云浮
同意楼上的~  另外就是  现在大环境是如此   是不是在抗菌过后 更多的是不是应该考虑如何补回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省临沂市
发表于 2013-2-18 12: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
哈!哈!还是赵总说得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

来自
江苏淮安
发表于 2013-2-18 13: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淮安
看了半天,还是一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辽宁省丹东市
发表于 2013-2-18 13: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丹东
看了半天原来是做广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3: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回 1楼(风中云) 的帖子

风中云:好文章,顶一下。 (2013-02-18 12:05)
嘿嘿、互相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3: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回 8楼(鸡如意) 的帖子

鸡如意:看了半天原来是做广告的! (2013-02-18 13:14)
(~ o ~)~zZ说的这么露骨、大家互相学习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3: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回 2楼(赵德峰) 的帖子

赵德峰:1、健康的鸡苗“菌开口”比较好。
2、不健康的鸡苗“药开口”比较好。
3、现在的鸡苗几乎都“不够”健康,所以我还是建议“药开口”比较安全些。 (2013-02-18 12:08)
恩恩、嘿嘿~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3: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回 4楼(创杰兽药) 的帖子

创杰兽药:同意!  药是否开口用针对的是苗是否健康!   养殖大环境 苗是不怎么样的  沙门氏菌感染普遍..不用抗菌药死亡率太高了   (2013-02-18 12:22)
(*^__^*) 嘻嘻……谢谢捧场~互相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山东省 威海市
发表于 2013-2-18 13: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威海
抗生素是“菌”的死天敌,如果抗生素能放过有益菌的话,便可以珠联璧合了,还是感觉用“菌”开口风险有点大,实际推广过程中有难度。不过为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寻找了一条新的路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3-2-18 13: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也来他个试用对比,事实说话,药开口,菌开口,结果自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4 13:30 , Processed in 0.131189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