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669|回复: 10
收起左侧

鸡大肠杆菌病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枣庄
发表于 2008-4-12 21: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枣庄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由大肠拉稀氏菌(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类疾病。鸡在4月龄以下易感性较高。

1.症状  鸡大肠杆菌病可以单独发生,也常常是一种继发感染,与沙门氏菌病、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及禽霍乱等合并发生。大肠杆菌可引起鸡以下一些疾病。

(1)脐炎:

(2)败血病:

(3)肉芽瘤:

(4)肠炎:

(5)气囊炎:

(6)输卵管炎:

(7)腹膜炎、肝周炎及心包炎:

(8)全眼球炎:

2.防治  可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常用的有庆大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复方新诺明以及痢特灵等。痢特灵按0.01 %~0.04%的比例拌入饲料中,或在饮水中加入0.01~O.02%,连续喂7天。土霉素、氯霉素按0.2%的比例分别拌入饲料中喂服,连喂3~4天。对发病的大鸡可肌肉注射卡那霉素,每千克体重30~40毫克,每天1次,或肌肉注射链霉素,每千克体重7.5万单位,每天1次,连用3天。用庆大霉素饮水,每只2 000-4 000单位,每日2次,1小时内饮完,病重的用滴管灌服,疗程7天。复方禽菌灵散剂按0.6%混入饲料,连服2~3天,片剂每千克体重0.6克,日服2次,连服2~3天,预防量减半,每15天1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学前班

Rank: 1

发表于 2008-4-12 21: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不错啊   以后试用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博士生

Rank: 8Rank: 8

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常驻居民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日照
发表于 2008-4-13 07: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日照
请教楼主,如果用人用土霉素药片拌料,剂量怎么掌握,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常驻居民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海阳
发表于 2008-4-13 07: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药物选用不敢苟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

Rank: 6Rank: 6

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

来自
山东-德州
发表于 2008-4-13 09: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德州
我不知道楼主做过药敏试验吗 你推荐的几种药有敏感的吗 不敢苟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优秀会员奖

发表于 2008-4-25 09: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驻马店
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能起各种动物疾病或病型的总称。各种动物都可发生,主要危害幼年动物,病型复杂多样,临床表现以腹泻、败血症以及肠毒血症为特征。此外还可见尿道感染和乳房炎。
大肠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主要栖息于人及恒温动物肠道。因为它有维护肠腔生态平衡、生物拮抗、维生素合成等重要作用,一直作为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但大量研究表明,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是病原性的,有的血清型还具有广泛的致病性,目前人们根据大肠杆菌病致病性的大小将其分为致病性菌株、条件性致病性菌株和非致病性菌株。本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病  原
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属于肠杆菌科(Enterbactericacae)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中的大肠埃希氏菌(E.coli),简称大肠杆菌。该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两端钝圆,大小1.1 ~1.5um x2.0~6.0um,单在或成队排列,多数菌株有荚膜,约50%菌具有周身鞭毛,一般为4~6 根。许多菌有菌毛,不形成芽胞,具有不同的血凝活性。本菌为兼性厌氧菌,有呼吸和发酵两种类型。在普通培养基上容易生长。最适温度为37℃。可见到3种菌落:①光滑型(居多数):边缘整齐、湿润、呈灰色,表面有光泽,在生理盐水中容易分散;②粗糙型:常见于新分离的菌株。菌落扁平,干涩,边缘不整,在生理盐水中易发生自家凝集;③粘液型:有荚膜的菌株常见,培养基中含有糖类或在室温中放置易出现。在麦康凯和远藤氏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可形成红色菌落,是由于大肠杆菌能分解乳糖所致,可与不分解乳糖的细菌相区别。
大肠杆菌的抗原构造及血清型极为复杂。抗原主要由菌体抗原(O抗原)、微荚膜抗原(K抗原)和鞭毛抗原(H抗原)组成,此外有菌毛抗原(F抗原)。O抗原为多糖-类脂-蛋白质复合物,即内毒素。O、K、H三种抗原,分别已发现至少有165、100、60种,按抗原成分不同,可将病原性大肠杆菌分为许多血清型。血清型与致病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血清型只能引起一种动物发病,而另一些血清型则能引起多种动物发病。
根据大肠杆菌的致病机理,将病原性大肠杆菌分为四种类型。
①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在较温暖季节,引起幼儿流行性腹泻,食物中毒。②肠产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产生ST或LT,可引起旅游者腹泻,动物、婴儿、成人腹泻的重要病原;③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主要引起食物中毒。④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多见于猪和绵羊的水肿病。
毒力因子与发病机理
(1)定居与粘附素:ETEC进入小肠后,必须首先克服自然清除机制,粘附于小肠粘膜才能发挥致病作用。正常情况下,小肠前1/3段有少量存在。当抗体缺乏,pH升高,肠道里蠕动减弱、机体应激等条件下,可使进入小肠前段E.coli 大量繁殖,如正常动物空肠中段为1万个,腹泻动物可达成10亿个,粘附能力与粘附素有关。粘附素固着于肠粘膜表面细胞的特异性受体上,从而使E.coli定居于粘膜。常见粘附素有以下几种:K88由质粒编码,能粘着于小肠各段上皮细胞;K99见于牛、羊、猪源性ETEC,粘着仅限于年幼动物的小肠后段上皮细胞;987P见于某些牛、猪源性ETEC,粘着限于年幼动物的小肠后段上皮细胞;F41见于具有O9、O101抗原的牛、猪源性ETEC,有的菌株还具有K99抗原。
(2)肠毒素: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能产生两种不同的肠毒素:热稳定毒素(ST,能耐热100℃15min)和热敏感毒素(SL,不耐热,60℃15min即破坏),如取肠产毒素性大肠杆菌的培养滤液,灌入1-3日龄仔猪胃内试验,易引起腹泻,肠结扎试验,则引起肠段充气、充血、膨胀。肠毒素的总效应是:引起水、Na+、Cl-、HCO3-等离子分泌亢进,导致分泌性腹泻。
(3)水肿素:致猪水肿病的大肠杆菌能够产生一种生物活性物质---水肿因子,它是一种Heat-Labile 的神经毒素。存在于病猪小肠,可致血管损伤,引起眼睑水肿,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经甲醛灭活后用明矾沉淀,可用来免疫。证明大肠杆菌菌株能否产生水肿因子通常是确诊的主要依据。
(4)内毒素:内毒素可引起内毒素血症,如体温升高,血压下降,呕吐,血管内凝血等。
(5)过敏反应:通过各种方式已致敏的仔猪再次接触相应E.coli时,短时间内可出现过敏反应,如咳嗽、呼吸困难、呕吐、里急后重,眼睑或其它部分水肿。
大肠杆菌对外界的抵抗力不是很强,一般的消毒药对其可以灭活。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大肠杆菌的耐药菌株越来越多。各地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很大,很难确定一个能够普遍适用的药物敏感谱,但从监测的情况看,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痢特灵等抗生素敏感的菌株比例较高。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各种禽类急性或慢性的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急性败血症、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眼炎、关节炎、脐炎、肉芽肿以及肺炎等。最常见的是急性败血症和卵黄性腹膜炎
(一)流行病学
各种品种以及不同日龄的禽类都可感染发病。幼雏和中雏发生较多,发病较早的为4日龄、7日龄和9-10日龄,通常以1月龄前后的幼鸡发病较多。日龄较大的鸡也会发生,有时也可造成严重损失。成鸡特别是产蛋鸡发生该病,除死亡造成损失外,产蛋量下降以及防治本病花费的人力物力等,使经济损失颇为惨重。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较为多见。如果饲养密度大,场地旧、污染严重,则随时都可发生。
本病的传染途径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通过污染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传染,尤其是水源被污染引起发病最为常见;二是经沾有本菌的尘埃被易感鸡只吸入,进入下呼吸道后侵入血液而引起;三是经蛋壳穿透进入蛋内而传染;四是患本病的公、母鸡与易感鸡交配可以传播本病;五是经经蛋传播,患有大肠杆菌性输卵管炎的母鸡,在蛋的形成过程中本菌即可进入蛋内,造成本病的垂直传播,此种传播途径不容忽视。
此外,本病常成为其它疾病的并发病或继发病,特别是与慢性呼吸道病并发或继发最为常见。
本病常易成为其他疾病的并发或继发病。例如,鸡群中如果存在有慢性呼吸道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葡萄球菌病、黑头(盲肠肝炎)或球虫病时,常并发或继发大肠杆菌病,其中又以慢性呼吸道病并发或继发本病最为常见。此外,饲养管理不当,通风不良、密度过大、应激、环境卫生较差,饲料营养不良以及某些疫苗接种等均可诱发促使本病发生。
(二)症状与病变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在临诊上表现极其多样化。通常包括以下病型:
1.急性败血型 病鸡不显症状而突然死亡;或症状不明显;部分病鸡离群呆立,或挤堆,羽毛松乱,食欲减退或废绝,排黄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羽毛污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这是目前危害最大的一个型。
病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纤维素性心包炎,表现为心包积液,心包膜混浊、增厚、不透明,甚者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与心机相粘连;二是纤维素性肝周炎,表现为肝脏不同程度肿大,表面有不同程度纤维素性渗出物,甚者整个肝脏为一层纤维素性薄膜所包裹;三是纤维素性腹膜炎,表现为腹腔有数量不等的腹水,混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或纤维素性渗出物充斥于腹腔肠道和脏器间。
2、卵黄性腹膜炎  又称“蛋子瘟”,多见于产蛋中后期。这是笼养蛋鸡的一种重要疾病。病鸡的输卵管常因感染大肠杆菌而产生炎症,炎症产物使输卵管伞部粘连,漏斗部的喇叭口在排卵时不能打开,卵泡因此不能进入输卵管而跌入腹腔而引发本病。广泛的腹膜炎产生大量毒素,可引起发病母鸡死亡。不少蛋鸡场或种鸡场常因本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病母鸡,外观腹部膨胀、重坠,剖检可见腹腔积有大量卵黄,肠道或脏器间相互粘连。
3、输卵管炎  多见于产蛋期母鸡。输卵管充血、出血,或内有多量分泌物,产生畸形蛋和内含大肠杆菌的带菌蛋,严重者减蛋或停止产蛋。
4、肠炎 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鸡的原必性肠炎较少见。病鸡肛门下方羽毛潮湿、污秽、粘连,这是本病引起腹泻的一种征兆。当感染某些病毒性疾病时,常可诱发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对肠道的致病作用,表现为腹泻和病态。
5、生殖器官病 患病母鸡卵泡膜充血,卵泡变形,局部或整个卵泡红褐色或黑褐色,有的硬变,有的卵黄变稀。有的病例卵泡破裂,输卵管粘膜有出血斑和黄色絮状或块状的干酪样物;公鸡睾丸膜充血,交媾器充血、肿胀。此外,本菌会引起母鸡卵泡囊肿。
6、关节炎或足垫肿  幼、中雏感染居多。一般呈慢性经过,病鸡关节肿胀,跛行,从此类病鸡的关节或足垫中常可分离到大肠杆菌。
7、肉芽肿  常见于鸡或火鸡,多发生于产蛋期将要结束的母禽。部分成鸡感染本菌后常在肠道等出产生大肠杆菌性肉芽肿。十二指肠和盲肠等部位以及偶尔在肝和脾脏产生肉芽肿,病变可从很小的结节到大块组织坏死。该型比较少见,但发病后死亡率比较高。
8、死胚和孵化率低下 此种情况比较多,常因污染的种蛋本菌经蛋传播或穿透蛋壳进入蛋内的情况下,即可发生。检查死胚时可见卵黄囊内容物呈干酪样或黄棕色的水样物,后期死亡的鸡胚或孵出的雏鸡出现卵黄囊炎,脐炎或心包炎。
9、卵黄囊炎和脐炎  指幼鸡的蛋黄囊、脐部及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发生于孵化后期的胚胎及1~2周龄的雏鸡,死亡率为3%~10%,甚者高达40%。表现为蛋黄吸收不良,脐部闭合不全,腹部肿大下垂等异常变化。引起本病的病因相当复杂,但据报道,以大肠杆菌导致的发病率为最高。
10、全眼球炎  患大肠杆菌性全眼球炎的病鸡,眼睛灰白色,角膜混浊,眼前房积脓,常因全眼球炎而失明。
11、大肠杆菌性脑病  某些大肠杆菌可以突破鸡的血脑屏障进入脑部,引起病鸡昏睡、神经症状和下痢,不吃不喝,难以治愈,多以死亡而告终。本病可在滑膜支原体病、败血支原体病、传染性鼻炎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基础上继发或混合感染,又可独立发生。
12、肿头综合征  大肠杆菌可引起病鸡头部皮下组织及眼眶发生急性或亚急性蜂窝炎。主要发生于4~6周龄肉鸡,鸡肿头综合症和病因比较复杂,大肠杆菌只是其中的病原之一。
(三)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病史、临诊症状、病理变化等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则依靠实验室检验。
1.病原分离及纯培养  初始分离可同时使用普通肉汤、普通琼脂斜面和麦康凯氏培养基。在琼脂培养基上长出中等大小、半透明、露珠样菌落,在麦康凯氏培养基上菌落呈红色。一些菌株在琼脂培养基上能溶血。据报道在对使用过药物治疗的病鸡或死鸡进行本菌分离时,普通肉汤十分必要。
2.染色镜检及形态观察  将分离到的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本菌为阴性的短小杆菌。
3.生化试验  本菌分解乳糖和葡糖糖,产酸产气,不分解蔗糖,不产生硫化氢,V—P试验阴性,利用枸橼酸盐阴性,不液化明胶,靛基质及M.R.反应为阴性,动力试验不定。但生化试验不能鉴别分离到菌株有无致病力。
4.致病性试验  经上述步骤坚定的大肠杆菌,用其24h的肉汤培养物注射于小鸡或小鼠,即可测知其致病力。
通过上述几个步骤,即可确定所分离到的是否为大肠埃希氏杆菌以及是否属致病性菌株。
本病常与其他疾病并发,同时支原体、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氏菌等也可引起关节炎,巴氏杆菌、葡萄球菌及链球菌等也可引起急性败血症,应注意鉴别。此外,鸭大肠杆菌病还应注意与鸭疫巴氏杆菌病相区别。
(四)防制
1.一般预防措施性  大肠杆菌是环境性疾病,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特别要注意下列几方面:检查水源有否被大肠杆菌污染,如有则应彻底更换;注意育雏期保温及饲养密度;禽舍及用具经常清洁和消毒;种鸡场应及时集蛋,每天收蛋4次,脏蛋应以清洁细沙擦拭之。
  2.灭活菌苗的制造和使用
  自家灭活菌苗在生产上应用可以控制本病,效果良好。而且这种灭活菌苗安全可靠,免疫效果确实,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即能有效的控制本病的发生,乃至在一个场,或一个局部地区消灭本病。灭活菌苗主要制造步骤包括:病原分离——染色镜检——生化鉴定——致病性试验——血清型鉴定——选取通过鉴定的菌株作制苗使用——分级增菌培养(最后测定菌数)——灭活——加佐剂——安检、效检——分装备用。
  自家菌苗的优点是:
  (1)血清型对号,预防效果好;
  (2)安全,即使1日龄雏鸡注射1ml也无不良反应,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和蛋鸡、种鸡的产蛋无不良影响;
  (3)不用冷藏运输,一般可存放与阴凉处,当然如果能于4~8℃环境保存更为理想。肉鸡在3周龄接种一次即可;蛋鸡在4~5周龄首次接种,4~6周后第2次接种,种鸡18~20周龄接种一次。鹅大肠杆菌也可以用菌苗在母鹅产蛋前15d肌肉注射1ml,免疫期4~5个月。
  3.治疗  一旦发生本病应该对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在此基础上筛选出高效药物用以治疗,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该病给养禽业造成的损失。如无条件进行药敏感试验的鸡场,在治疗时一般可选用下列药物。
  1、氟哌酸或氧氟5×10-5~1×10-4混料3~5d;
  2、氯霉素或氟苯尼考0.1%~0.2%混料3d,氯霉素可能会引起减蛋,种鸡和蛋鸡慎用;
  3、强力霉素药0.02%~0.06%混料3~4d;
  4、敌菌净按0.02%比例溶于饮水3d;
  5、呋喃唑酮0.02%~0.04%混料7~10d。
  个别病鸡可肌注庆大霉素0.5万~1万单位/kg、或卡那霉素30~40mg/kg、或链霉素100~200mg/kg,上述3种药物均为每天注射一次,连续3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周口
发表于 2008-4-30 09: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濮阳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禽类的急性、慢性传染病的总称。其病型和病变复杂多样,主要有急性败血症、卵黄性腹膜炎、脐炎、输卵管炎、气囊炎、肠炎、全眼球炎及大肠杆菌性肉芽肿等。
【临床症状】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急性效血症型  鸡、鸭中最为常见,以4~10周龄雏鸡多发,病死率为5%~10%。最急性病例不见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
(二)生殖器官炎症型生殖器官及有关部位的发炎,如卵黄性腹膜炎、脐炎、输卵管炎。母鸡可产生畸形蛋,产蛋下降或停产。也可出现腹部肿胀,并由于肿胀的重坠造成母鸡大量死亡。对幼鸡可造成脐及周围组织发炎,引起初生雏鸡死亡,病死率10%左右,高的达40%以上。
(三)其他器官的炎症型  如肠炎、眼球炎、脑炎、肿头、关节炎等症状。大肠杆菌侵害消化道,临床表现腹泻、肛门周围羽毛潮湿污秽;侵害关节时,则表现关节肿胀、破行;侵害眼时,病鸡眼球呈灰白色、角膜混浊、眼房积脓,严重者失明;侵害脑部引起病鸡昏睡,神经症状或下痢,很难治愈;侵害头部皮下、眼睑周围,可引起肿头及水肿性皮炎。
【病理变化】 急性败血症型主要病变是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混浊、增厚,更甚者纤维素性渗出物与心包粘连;纤维素性肝周炎,肝脏肿大、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严重时整个肝脏被一层纤维素性薄膜包裹;纤维素性腹膜炎,腹腔有数量不等的腹水及纤维素渗出物,或其渗出物充斥于腹腔各脏器间。生殖器官症状有卵黄性腹膜炎的病变,为输卵管伞部粘连、卵泡跌人腹腔引起广泛腹膜炎。卵巢炎、输卵管炎多见于产蛋母鸡,输卵管充血、出血,卵泡膜充血,卵泡变形、变色(呈红褐色或黑褐色),有的变硬,卵黄变稀。公鸡睾丸膜充血、肿胀。其他器官病变,如全眼球炎(眼球感染后眼房水和角膜发生混浊,视网膜剥离,眼前房积脓,造成失明)、大肠杆菌性关节炎、关节滑膜炎、肠炎、呼吸器官的炎症(胸腹气囊炎), 肝、盲肠、十二指肠和肠系膜有大肠杆菌性肉芽肿结节,肠粘连不易分离,肝脏可见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坏死灶。
【类症鉴别要点】
(一)禽霍乱  禽霍乱出现浆液性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外膜炎、气囊炎、肝周炎。禽霍乱不同于大肠杆菌病的是肝、脾、消化道灶性坏死和小肠卡他性出血性炎症。死于急性禽霍乱的鸡常见出血性素质,卡他性出血性十二指肠炎和肝的多发性灶性坏死。大肠杆菌病没有这些变化。
(二)结核病和盲肠肝炎  大肠杆菌性肉芽肿病变虽较特征,但需与结核病和盲肠肝炎鉴别。结核病主要见于成年鸡,肝、脾同时受侵害的频度比大肠杆菌肉芽肿高5倍,而且大肠杆菌性肉芽肿无结核病具有的肝脏和其他器官粟粒状病灶的特点。组织学检查,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是上皮样细胞肉芽肿,中心坏死,有多核巨细胞出现。大肠杆菌性肉芽肿主要是由组织细胞、淋巴样细胞和异嗜性白细胞组成。在难于分辨时,可进行细菌学检查和切片的抗酸性染色,加以区别。盲肠肝炎也常侵害盲肠和肝脏。大肠杆菌性肉芽肿结节隆起于器官表面。而盲肠肝炎坏死中心凹陷,周围充血。在组织切片上可发现组织滴虫。
(三)鸭传染性浆膜炎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病鸭眼眶湿润、咳嗽、头部摆动,并有阵发性痉挛等神经症状。
【防制】
(一)治疗  许多抗生素药物对大肠杆菌均有疗效。但在生产中由于长期使用或大剂量使用抗菌药物,以及其他诸多原因造成抗药性菌株不断出现,许多养鸡场大肠杆菌抗药性相当严重,许多抗菌药已不能有效控制该病发生,不仅造成浪费,也造成药物残留,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许多问题。为了有效地防治本病,进行治疗前首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注意合理用药,减少浪费,避免无效用药。可采取两种以上敏感药物交叉使用,不宜长时间使用一种药物,更不宜无限加大用药剂量。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为避免肠道内正常菌群失调,选用微生态制剂(如乳康生、双歧杆菌制剂、乳酸杆菌制剂沁调整体内微生态平衡以提高疗效。免疫调节剂与益生菌制荆联用对本病有积极的防治效果。
(二)预防应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主要是搞好环境卫生,对禽舍和用具经常清洁和消毒,注意通风,控制鸡舍氨气、粉尘、温度、湿度,减少应激诱因。加强饲养管理,勤换饮水,认真检查水源是否被大肠杆菌污染。对环境、饮水、空气、孵化**应定期进行消毒;防止饲料、饲具等被粪便污染。对饲料中的大肠杆菌含量要定期监测;种蛋应来自无本病的鸡群,加强种蛋收集、存放和整个孵化过程的卫生消毒管理,种蛋产出后1.5~2小时应熏蒸消毒,淘汰有裂纹和被粪便污染种蛋,人孵前再次消毒。注意育雏期保温及饲养密度,排除密集饲养。根据具体情况,找准主要传播途径,控制并发和继发感染。对大肠杆菌病发病严重的鸡场应及时用疫苗进行免疫注射。最好使用本场分离细菌制作的疫苗,效果理想。目前预防该病应用的疫苗有以下两种:
1.油乳剂灭活菌苗在该病发病高峰期前10~15天肌内注射该菌苗0.5~1毫升,免疫期可维持3~6个月。
2.蜂胶灭活菌苗免疫后,免疫期也可维持6个月。以上两种菌苗的有效保护率均可达80%~100%。但是这两种菌苗均是以特定的血清型菌株制备的菌苗,只能对本血清型的致病性菌株起到免疫作用。为有效地控制该病,应用大肠杆菌当地分离株制备多价灭活菌苗可收到良好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交天下兽医朋友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郑州
发表于 2008-4-30 10: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都对,都是老资料,学习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优秀会员奖

发表于 2008-5-3 14: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初中生

Rank: 3Rank: 3

来自
辽宁鞍山
发表于 2009-4-29 13: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鞍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来自
山西运城
发表于 2009-7-11 09: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运城
引用第9楼h5n1于2008-05-03 14:23发表的  :
学习学习 [url=http://bbs.jbzyw.com/job.php?action=topost&tid=18889&pid=131452][/ur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4 15:07 , Processed in 0.127229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