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32|回复: 15
收起左侧

[大肉食] 禽流感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初中生

Rank: 3Rank: 3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发表于 2012-4-30 09: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转]  告诉您一个真实的禽流感


               一、2011年禽流感之滥觞

在养禽业疫情的一片“歌舞升平”之中,2011年8月28日,联合国粮农组织突然发出警告:禽流感可能今年卷土重来。文中,粮农组织首席兽医师卢布罗兹博士,特别指出,“中国和越南出现了一个变种(禽流感)病毒,显然能够避开现有疫苗的防御”并指出毒株为H5N1在进化枝上的位置与命名为“2.3.2.1”

。8月31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指出了其在中国哈尔滨的参考试验室里已测定该毒株并储备了疫苗用毒株以备不时之需,世界卫生组织网站关于防控禽流感大流行的文章中对这两个国际组织的消息均进行了链接。至此,中国的禽流感问题引起了国内外行业内外的强烈关注。

区别于以往的做法,第三天,8月31日,中国农业部网站以首席兽医师于康震先生答记者问的方式予以回应:

一、农业部没有否认世界粮农组织的声明,在 “中国28个月没有发生疫情”的前提下,承认“国内有野禽带毒的现象,在个别地区家禽中也监测到了病毒,禽流感病毒污染面依然很广,病毒有变异的现象”,在承认中国的“禽流感病毒污染面依然很广”的事实后,提到了“病毒变异”情况。但没有说明在哪些省市的家禽中检测到了禽流感野毒,也没有说明野毒的变异情况有多大?现在的疫苗还有多有大的保护率。文中从“应急准备”和“科技支撑”两个方面来说明,中国有能力应对可能的禽流感病情,但没有说明,针对新毒株,有没有研发和制造新的疫苗?是早做好了准备还是等发了病再做也没有提及。

二、文中提到了中国流感流行的另一重要因素,活禽市场家禽来源复杂,交易量大,存在病毒循环的条件。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一处发生了流感,养殖户控制不住的话,就会赶快淘掉。一些带着病毒的鸡无序运输,就会将病迅速传开。

三、文中在确定“今年秋冬季中国内地大规模暴发禽流感的可能性较小”的前提下,认为“疫情在局部地区点状散发、持续多发的风险依然较大,防范区域性流行的任务相当艰巨”。

至此,禽流感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并引起了养禽场的关注。

            二、实际情况更纠结

那么,既然知道了新的禽流感毒株,又把它提纯到能做种毒使用的地步,又知道现有的禽流感疫苗对其没有保护率,为什么尽快将疫苗做出来投放市场呢?是疫情还没有爆发?还是还要对毒株进行什么反向基因操作?网上也传言,说一些疫苗公司摩拳擦掌,随时准备生产新毒株疫苗,大发一笔疫情财呢。

但是,实际的情况远没有那么简单。

华东、华北和东北的家禽养殖户(场)都知道去冬今春疾病发生的程度,对鸡场和鸭场如何死鸡鸭、如何降蛋最有发言权。也知道去年的春天疾病是如何从南向北传播的。

当然,去冬今春的发病比例占总体养禽量的比例不超过40%,尽管个别地方发病率很高,但还有一些地方发病率较低。一些基层兽医,一旦碰到死亡率高的鸡病,如10000只鸡几天死亡50%,就认为是禽流感H5,看到死亡率较低的,就认为是H9。尽管这种简单的分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实际上却不完全正确。

我们从一些科研论文和一些内部通讯中可以看见,养禽业所面临的严重风险:

在2010年10结集的“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第33页上有一篇《云南边境禽流感病原监测及H5N1亚型病毒进化分析》的文章简述,文中指出,自2003年至文章发表前,云南边境H5N1病毒经历了一个单一分支(2.4)到多分支(2.3.2、2.3.4、2.4、7)到单一分支(2.3.4)到多分支(2.3.2、2.3.4)的进化过程,2007年到2010年,2.3.4H5N1毒株也在持续变化。病毒的其它基因也在发生不同的变化。

这里的这么阿拉伯数字养殖朋友可能不太熟悉,这是指研究禽流感病毒变异时,以其血凝素的基因序列变化为依据,将禽流感毒株从0到9分成了10个不同的进化分枝。

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的2011年第3期《禽病》内刊上,首篇文章《不同禽类在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中的作用》(作者:赵国、刘金彪、刘秀梵**)中,也提及,2005年到2006年,至少有6个禽流感H5N1基因型在国内流行(2.2、2.3.2、2.3.4、4、7、9),到2007年就已证实出现了10种HA基因亚型。(即10种禽流感大的亚型在我国均有存在或存在过!)

通过这些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禽流感H5N1毒株有多种多样,最少曾经多种多样过。

但是其它方面的作者的文章就没有兽医工作者这样遮遮掩掩了!

            三、非兽医工作者的研究情况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Bin Wu、Chengmin Wang等学者在英国牛津大学学报的《传染病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中国华南地区可能是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多个支系的共同起源”的文章《New Evidence Suggests Southern China as a Common Sourse of Multiple Cluters of Highly Pathogenic H5N1 Avian Influenza Virus》(见英国牛津大学学报2010年3月1日网站和中国科学院2010年10月9日的网站)

引起人死亡的禽流感H5N1毒株在2.3.4分枝上。

另外就是中外进行合作研究的情况:2006年2月6日,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上发表了中国汕头大学医学院流感研究中心陈鸿霖、管轶和美国圣祖德儿童研究医院佩里斯等研究人员进行的这一研究结果中美两国科学家联合进行的最新研究表明,H5N1型禽流感病毒主要扩散源头可能在于家禽运输,而带病毒候鸟的迁徙只起到辅助作用。因此,科学家们建议,为防范禽流感在人之间传播,必须对家禽进行更广泛的病毒检测。

这与一些兽医科研人员或官员所说,主要是侯鸟传播禽流感病毒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有一篇厦门大学2008年一篇博士论文更能引起人们对禽流感实际情况的了解,博士论文的题目是《H亚型血凝素单抗库的构建、广谱中和单抗的发现及其对H5N1禽流感的治疗研究》,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1997到2007年的117株禽流感H5N1毒株进行了一系列的科研研究!

可见田间野外的禽流感毒株会更多也。

               四、目前的研究进展

目前科学届可以确定的是,禽流感病毒在野禽身上进化很慢,高致病力的毒株在野禽中也不易长久维持,但传给陆禽后,进化速度会大大加快(Krtois M,Biocout D)。

说得明白一些,就是集约化的养鸡养鸭场等,大大加速了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和进化, 而禽流感的疫苗的大量使用,更会加大禽流感病毒变异的免疫压力。

                五、今年的情况

    据一些科研信息,去冬今春的禽流感病毒并不象世界粮农组织指出的那样简单,实际上,中国的禽流感毒株可能是多个,而不是一个那么简单,而且毒株的数量究竟有多少,也没有确定。

有一些证据表明,辽宁、河北、山东、河南、河北等省,最少有两个毒株,而且毒株的性质明显不同。实验数据表明,标准的Re-4和Re-5阳性血清,对今年有的病毒毒株的保护率(覆盖率)仅有6.25到12.5%,对有的毒株的有效率则为0%(世界粮农组织所言不虚也)。

实际上,作为一个大国,幅员辽阔,面积与欧洲相近,顶其几十个国家,地理气候多种多样,家禽养殖量,世界第一,病毒在多个局部进化的可能性也很大,所以,试图利用一两个毒株来防控全国的禽流感,是很困难的。

禽流感和新城疫疫苗的大量使用,一方面大大减少了疫病的暴发,另一方面禽流感和新城疫疫苗,作为非祛除性疫苗,并不能彻底阻挡野毒侵入家禽体内,也不能完全阻止病毒从家禽身内排出,即不能完全阻挡疾病的流行,大量或过度使用禽流感疫苗,在高抗体的条件下,反而加快了病毒的变异。这就是一些国家为什么发病后,直接进行捕杀,而不做疫苗防疫的原因。

             六、基层兽医工作者的一点问题

一些基层兽医,由于准确诊断疾病的手段有限,可能认为,剖检典型症状有,死亡得多、死得厉害的就是H5;死亡少、死得轻的就是H9。这种总结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全对。

有关的试验表明,纯H9的感染死亡很低或不出现死亡,而一旦H9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时,死亡率就迅速上升到30%以上,甚至在有的试验中死亡率能高达80到90%。这是因为,禽流感有利于大肠杆菌的侵入或就地繁殖,而大肠杆菌也能大大破坏鸡的防疫系统,同时被大肠杆菌破坏的细胞释放的蛋白酶也大大有利于禽流感病毒的侵入和复制,最终导致鸡个体衰竭、鸡群中出现大量的死亡,有的出现急剧性死亡。所以,出现大量的死亡的鸡群也不一定是禽流感H5,有很多检测结果,表明只是感染了H9。

大多养殖朋友也是依据死亡的多寡来判定,甚至利用“运气”来解释邻居之间死亡多寡的现象,有时候的差别,仅是有没有细菌感染的问题。在实际的检测中会发现,患病鸡群中的细菌感染并不象试验室中那么简单,除了大肠杆菌,许多鸡场,常感染鸡白痢伤寒沙门氏菌甚至在感染流感时出现细菌繁殖大爆发,沙门氏菌的危害总体来说,比大肠杆菌要重。

当然,高致病性的禽流感感染,特别是变异毒株的感染也会造成急剧性的死亡情况。所以对禽流感的诊断,还是能够确诊为最好。

           七、疫情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疫情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如农业部首席兽医师所指出的那样,活禽交易是很大的一块。特别是带病的鸡,如果检疫不到,放了行,现在的交通如此发达,病就会很快地传开。

实际上,现在的禽流感流行,主要与集约化养殖和整体疾控方法有关,是个工业化问题和社会学问题。野禽感染高致病力禽流感,发病的就会被自然淘汰,病死野禽不一定能接触到另外群体,再一个就是野毒在野禽身上携带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其进化也几乎是静止的。

据网友在QQ群里交流,说现在吉林的伊通、四平、长春、台安等地,辽宁的沈阳周边等地,河北的秦皇岛、唐山等地,又出现了降蛋、死鸡情况,不少养殖户因治疗不理想、损失较重,选择了淘鸡,从养殖场来说,这是个减少损失的方法,从整体防疫的角度来说,疾病就有可能扩散。

当然,最重要的是,尽快确诊疾病。让其它用户提早防控,减少不应有的损失。

        八、养鸡业的总体利润并不有增加

今年的蛋价,初春低后来一直上扬,近来,价格才有所回落,一些养鸡场确实挣了很多钱,但是这些钱不过是去冬今春,一些因病损失的鸡场的钱,如果将亏损的户与挣钱的户加到一块,再去除以总利润,我们就会发现,养鸡业的总利润,并没有增加。钱只不过从一个口袋通过疾病的损益进入了另一个口袋之中了。

所以,当下的疾病控制成了养鸡能否挣钱的最关键因素了。行情再好,保不住鸡或保不住蛋,也挣不了钱。上得鸡再多,几个月的病下来,鸡蛋价格又会向上走。它极大地影响了养鸡业的发展和消费者的利益。

            十、有什么防控方法

1、有病及时报,有司切实负起责任来,不瞒报和不报。总体上应采取避免面对疫情的“鸵鸟政策”和“皇帝的新衣”式表演。避免非典剧和江苏东台禽流感剧再现。

2、放开科研禁区,让科研人员禁声。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只会使科研能力变差,疾病控制能力减弱。再说,禽流感的诊断和确诊,只是一项普通的常用技术,更不是什么高科技。

3、有什么毒株,及时地确诊和发布,信息公开化。为及时防控提供及时的信息。

4、依据不同的区域,及时分离病毒,及时地做疫苗。打破疫苗生产的垄断利益链,给有能力的疫苗以充分的自由,使疾控工作真正活起来。

5、坚持疾控工作“早、快、严、小”的方针,发现疫情,及时捕杀,并给养殖户以合理的及时的补偿,将疫情控制得越早越好,损失也越小,疫情也就不会四处漫延,不会沿运输通路和交易地点进行大规模扩散。及时的诊断,及时发布,也能避免养鸡群体内出现不必要的恐慌,如果是低致病力的毒株,人们也会及时安心及时防控。

6、养殖场自己及时加强鸡场的生物安全措施,一要及时做好疫苗防疫,做好抗体监测工作,如果当地有新的毒株,需及时做或寻找新毒株的疫苗来防疫;二要及时清除鸡体内的细菌,避免混合感染出现不必要的大量死亡;三要加强场内外的消毒工作,尽最大努力防止病毒的侵入;四、对于鸡场中本身潜伏的病毒,可以采取使用禽流感RNA基因干涉片段,及时大量减少或清除鸡体内的潜伏病毒。相关病毒的RNA病毒基因片段,能有效地在鸡体细胞内阻断野毒的繁殖,使病毒因一些关键的保守蛋白无法表达而死亡,从而尽量提高鸡场的生物安全度。基因片段注射使用要比饮水效果快,吸收率也要高一些,但在有病毒感染时,一定要多换针头,避免针头本身传播病毒。

当然,大多养殖朋友只在死鸡时才舍得花钱治疗,而在病情不明显时或看不到时,不愿意采取措施,或者市场上忽悠卖药的太多而不愿意没事多花钱,但提前防病和预防为主的观念还得最终要建立起来。否则,病毒大量繁殖导致病重或死亡加剧,病毒大量侵害实质器官造成脏器衰竭时,别说好一些的药物,就是神仙也不好救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 +20 收起 理由
惠民药业 + 20 优秀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初中生

Rank: 3Rank: 3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0: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麻烦版主把下面的删掉,俺是新手,不小心贴上的。带来的不便请见谅。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河南禹州市
发表于 2012-4-30 10: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许昌
养鸡人都看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终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年度论坛贡献奖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勤劳奉献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山东烟台
发表于 2012-4-30 10: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这病不能普遍的蔓延,有病的淘鸡就是赔,无病的也是个赔。就咱们国内的养殖不怕病毒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有没有皖北的朋友,请回。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安徽省 亳州市 利辛县
发表于 2012-4-30 11: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亳州
有时间在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许昌
发表于 2012-4-30 12: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宿迁
这些问题最好不要说,怪吓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潍坊
发表于 2012-4-30 12: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安心好好养鸡吧,论什么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博士生

Rank: 8Rank: 8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原创先锋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常驻居民奖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河北省沧州市
发表于 2012-4-30 12: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沧州
优秀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专科生

Rank: 5Rank: 5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省青岛市
发表于 2012-4-30 15: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
好文章!         "{当然,大多养殖朋友只在死鸡时才舍得花钱治疗,而在病情不明显时或看不到时,不愿意采取措施,或者市场上忽悠卖药的太多而不愿意没事多花钱,但提前防病和预防为主的观念还得最终要建立起来。否则,病毒大量繁殖导致病重或死亡加剧,病毒大量侵害实质器官造成脏器衰竭时,别说好一些的药物,就是神仙也不好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终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山东
发表于 2012-4-30 17: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谁知道官方对禽流感的态度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长春
发表于 2012-5-1 21: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官方态度不管也不报…

内容来自[手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来自
山东省济南市
发表于 2012-5-2 12: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
关于禽流感前些年就有,只是这几年养殖量突飞猛进,禽流感得到培植,传播加重而已。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还是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的。莫谈虎变色,自己吓唬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2012-5-2 12: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廊坊
阳春白雪,鲜有附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辽宁省沈阳市
发表于 2012-5-2 17: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检测确诊这块很难做到吧,影响结果的因素又那么多,专业的又太贵,会有人做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博士生

细节决定成败

Rank: 8Rank: 8

优秀版主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山西运城
发表于 2012-5-2 22: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大同
道出了中国流感的现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4 13:33 , Processed in 0.121452 second(s), 3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