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3月19日 鸡病防治专家介绍,近几年“气囊炎”这个疾病对肉鸡养殖造成的损失简直无法形容,一年四季常年发病,尤其在饲养管理差的鸡场,早期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后期控制起来就很难,养殖户迫于无奈,不得不在鸡不到出栏日龄时提早出栏,心痛难当!兽医也是“医者父母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面对“鸡气囊炎”我们今天又不厌其烦的谈论这个病,就是希望我们的认识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最新流行的气囊炎病因
对于鸡气囊炎的病因问题,包括肉鸡气囊炎、蛋鸡气囊炎,业内人士众说纷纭,但是混合感染被普遍认可。但对于广大养殖户而言,还是一直在寻找治疗气囊炎的药物,肉鸡气囊炎特效药,鸡气囊炎的治疗方案等等。鸡病防治专家介绍,该病病因经历了由单一到多病因的发展过程,但是,目前仍有少数人对气囊炎的认识,停留在单一大肠杆菌感染的简单层面上。
从禽药学者鸡病防治专家那里了解到,2003年以前,发生鸡气囊炎的病例基本上都是大肠杆菌继发感染导致的。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饲养模式的调整,饲养密度的加大,模式和管理人员的不协调,导致了支原体病的逐渐增多,并且逐步成为引起气囊炎的主要病因。气囊炎病变更多的病因是由支原体、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接着又开始出现用常规抗大肠杆菌和支原体药物效果不明显的现象,这段时间气囊炎成为了行业普遍存在的疑问或困惑。通过国家权威部门的检测和认定,又发现H9N2也成为直接诱发气囊炎的常见因素。于是逐渐的,在控制该病时,行业人将抗流感药物、抗大肠杆菌和支原体药物联合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经过临床证明,在治疗气囊炎病过程中抗流感药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药物,感冒所导致的病鸡发生包心、包肝和气囊炎的几率,远远高于单纯大肠杆菌性所导致的气囊炎发病率。但是从2009年至今,气囊炎病联用常规的抗流感药物、抗大肠杆菌、支原体药物效果也不明显了,不理想。于是行业人开始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理?究竟现在的气囊炎病是什么因素引起的?为什么原来高敏的抗菌药、疗效确切的抗AI药物,联合后没有很好的效果,甚至没效?于是,鸡气囊炎再度成为整个禽病防控中最为突出的难题。
目前,通过实验室检测与临床试验证实:引起家禽发生气囊炎病症的病因有多个,分别是AIV、大肠杆菌、支原体衣原体、霉菌毒素、鼻气管鸟杆菌、链球菌等,它们是以随机并发、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的形式出现。
二、气囊炎流行新特点
(一)发病季节
有以前 的冬春季节多发,发展到现在的一年四季都流行。
(二)临床特点
河南禽药公司鸡病防治专家介绍,多在二免后甚至首免后就出现呼吸道异常,然后鸡群出现大量肾脏肿胀、肾脏花斑样肿胀(尿酸盐沉积)、部分肾脏被膜下出血;发病3-4天后出现气囊炎、纤维素样“包心包肝”病变和干酪样渗出物;肺脏充血、出血、肺内有纤维素样物质或条状物质堵塞,部分病鸡肺脏内有不规则结节等。发病鸡群,多有管理不当,固定设施构建不合理,通风换气不合理等等因素存在;如果这些因素不及时改善,即使用大量的药物和方案也很难见效或彻底控制。
三、对于气囊炎最新总结的预防要点
(一)首先,接种冻干疫苗期注意预防。因接种冻干疫苗诱发此病现象极为普遍,建议接种疫苗前后,使用高效黄芪多糖配合抗支原体药物,清除呼吸道内支原体,提高抗应激能力,减少疫苗应激引起的呼吸道。
(二)霉菌毒素中毒病逐渐成为行业最普遍的免疫抑制病,临床上多呈肌胃炎、肌胃腺胃形式流行。目前仍有不少的行业人士或单位不认知现在流行的“腺胃炎”是霉菌性肌胃腺胃炎,这才是最可怕的。因为霉菌因素已经成为一个影响整个畜牧业的生物安全问题,由简单的饲料霉变条件病,上升为可以垂直传播的生物安全病,导致家禽出现各种免疫抑制性病。所以,必须定期对鸡群进行预防和治疗性预防,提高鸡群非特异性免疫力,减少AIV等导致气囊炎病变的病原侵入。
(三)科学的饲养管理。平时要认真检查设备的完整性、饮水器的畅通性,并且能够及时地清理粪便。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对温度和通风两者关系的把控,不能为了节省燃料而减少通风,引起NH3、CO2等有害气体浓度高,直接持续刺激呼吸道黏膜,从而增加感染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的机会。
四、控制气囊炎的最新发现
1、首先,我们所制定用药方案和药物必须对大肠杆菌、支原体、衣原体、鼻气管鸟杆菌高度敏感;对AIV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对肠毒综合征等常并发的姊妹病都具备良好的控制效果。
2、认识目前气囊炎发病规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临床表现及病变,合理用药是及时有效控制的关键。建议鸡群在发病季节,出现呼吸道声音异常,肾脏肿胀、出血、花斑肾(尿酸盐沉积,尤其是红肿花斑)时,不要把思路锁定在肾型传支、药物中毒上。因为根据目前的发病情况来看,鸡肾型传支病发病率只有并不是很高,并且用常规专用药物是十分有效的;如果是致气囊炎病因所引起的肾脏变化,用肾脏、肾型传支专用药物方案是没有效果的,或者使用后肾脏病变消失,但气囊炎病变明显增加,死亡率猛增。
河南禽药公司鸡病防治专家建议:如果鸡群出现咳嗽、呼噜异常声音后,死亡鸡只均出现肾脏肿胀、大理石样病变(花斑肾)、甚至肾脏被膜下出血等病变,此时可以直接使用控制气囊炎病方案,可以及时准确有效控制患群病情。
3、在控制气囊炎实例方案中,抗AIV药物始终应该保证使用到位,对其它致病因素必须全部分别具备高敏、高效,肌胃炎严重的病例,常规抑杀霉菌分解霉菌毒素药物应该同期使用,这样才能保证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对于气囊炎病,只有充分认识本病,了解病因;去选择高效抗病毒、敏感抗菌药物通过合理组合成为治愈率高的方案。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