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paragraph]
切记:每次疾病,90%以上是管理出了问题。 养好鸡,80%以上的因素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即人的主观因素是养好鸡的最大前提。 温度:前25天以保温为主,适当通风;25-35天兼顾保温,过渡通风;35天以后以通风为主,保温为辅。 密度:寒冷季节,应适当增加密度。密度应大于夏季,适当拥挤。放慢扩群速度。 通风:寒冷季节,通风须谨慎。保温大于通风。所有人都在谈论通风,通好风了才能养好鸡。但,追求科学的同时,一定要结合现实。实践发现,养殖过程中,温度稍高,养殖成功率远高于大通风,温度偏低者。 1日龄:提前两天预温,舍内温度35-40℃。进鸡前,网床温度不低于30℃,用手摸感觉温热。温度计的感应部位与网床相平,或稍低于网床。提前一天烧200斤开水晾凉。准备好葡萄糖或红糖。一日龄饮2%葡萄糖水或5%红糖水。饮鸡的水温保持在25℃左右,用手感觉稍温,不烫不凉。进鸡后,逐渐提高温度升温至35——37℃左右,以鸡均匀散开为止。饮水6-8小时后开食。第一天用凉白开把料湿润,软化,撒于报纸或开食盘内。少喂勤添,前七天每天喂12次。切记,不要过分加湿,如果湿度过低,可在过道撒少量开水,或在空中喷少量温开水。湿度保持在35%——45%左右即可,以后湿度会自然升高,不要人为加湿至60%。湿度至60%,高温高湿,很容易发生肌胃炎,法氏囊病。进鸡当天晚上,一定要两个人值班,一个人值班容易睡着,耽误往热风炉内添煤。 2——5日龄,开始喂开口药,兑水150——250斤水。兑水量每天递增。饮完开口药饮营养药,维生素,鱼肝油,及维生素B。维生素一定要适量,量大拉稀。计算采食量,定量饲喂,鸡一日龄每只鸡吃料5克,二日龄10克,三日龄15克,每天增长5克。举例5000只鸡,1日龄(24小时)吃25千克(50斤),2日龄吃50千克(100斤),3日龄吃75千克(150)斤。开始记录饲养记录。找个笔记本,每天一页,纵向分成三栏,第一栏记录喂料时间,喂料斤数。第二栏记录喂药名称,几瓶或几袋,兑水量。第三栏记录伤亡,给网床排成号,一号网床,二号网床,三号网床,四号网床。哪个网床,什么时间,死亡几只,详细记录。看鸡施温。即,鸡均匀散开,不扎堆,(10%左右)个别鸡张嘴呼吸,翅膀张开。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好。不要以电子温度计温度来管理鸡。也不要过分依赖热风炉。记住,养得是鸡,而不是电子温度计,不是舍内温度。只有鸡感觉温度合适了,才能长得更好。而不是人的感觉,人感觉可以,不一定鸡感觉合适。更何况小雏鸡,和成年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小雏鸡和婴儿的感觉相似。 什么叫温度,温度不仅仅是温度计上显示的数字。室内29℃,湿度30%,人的体感温度是30℃。室内29℃,湿度40%,人的体感温度是31℃。室内29℃,湿度50%——60%,人的体感温度是35——36℃。 温度受风速的影响。有风,体感温度稍低,无风体感温度高。舍内温度不均匀,上部温度高,下部地面温度低。冷空气密度大,往下走,热空气往上走。所以,地面温度永远低于屋顶温度。加温,一定要把地面温度升起来。不要让雏鸡脚和腹部着凉。电子温度计的感应部位应该和鸡脚或腹部相平。鸡舍温差应该控制在3℃以内。温度高了,小鸡超过30%张嘴呼吸,就应该降温,适当增加通风,但一定不要迅速降温,应逐渐降下来,不要忽高忽低。降温通风要通上面的风,不要开门通网床以下的部分。可以开天窗,留个小缝隙。或短时间开启侧风扇(2——3分钟)。开启天窗或风扇时,人一定要注意观察通风给鸡带来的影响,看看风扇附近鸡的表现,是否被冷风吹到。某个区域没鸡,一定是这个区域温度高,或温度低,或者有热风(冷风)吹。开启风扇,一定记得关掉。温度每星期降低2℃。 6日龄,做疫苗免疫。提前一天调好注射器,0.35-0.4毫升。准备好针头。油苗要提前拿入鸡舍内,使其温度升高,至温热。小三联疫苗,一倍半量点眼,或进口小三联一倍量点眼。随用随稀释。饮水中加维生素,减少应激反应。及时淘汰病残小鸡,弱雏。 7日龄,上午第一次清粪,前几次清粪尽量要人工清粪,清理干净,减少育雏间的氨气味。以后每两天清一次粪。如果氨气味大,应每天清粪一次或早晚清粪两次。中午温度较高时,打开隔断塑料布,给扩群的育雏间升温,为扩群做准备。至下午时,把隔断塑料布升起来。塑料布隔断应该打3个。每隔两椌(6米)打一个。隔断越多,育雏间温度越稳定均衡,也越省煤,鸡越少得病。下午开始用呼吸道药,拌料。及早控制疫苗反应引起的呼吸道。呼吸道控制的越好,鸡病就越少。呼吸道病是各种鸡病先锋。 8——10日龄,控制呼吸道,大肠杆菌,预防球虫病。8日龄中午开始升温,打开隔断塑料布,扩群至第二育雏间。上午开始喂大肠杆菌药,球虫药。下午继续喂呼吸道药。10日龄清粪,并消毒。消毒要喷洒地面,及网床下的粪池,尤其粪池。坚持每天清粪,氨气味大时,应人工清粪,或早晚机械清粪两次。8日龄开始控灯,改成25瓦白炽灯或5瓦节能灯。晚上八点关灯,十点开灯,或十点关灯,十二点开灯。喂料改成八次喂料。每次喂料后,待鸡吃完料槽内饲料面半小时后再开始填料,以保持鸡旺盛采食欲。 11日龄,进行第二次扩群。寒冷季节,应适当保持高密度。不要为了降低温度或降低氨气味道,或将低密度而进行扩群。每次扩群两椌(6米),25日龄后适当增加扩群面积,增加至三椌(9米或12米)。 14日龄,做法氏囊免疫,应7点钟停水,9点钟左右进行法氏囊苗饮水免疫,二倍量,每只鸡20毫升左右。5000只鸡,兑水100升(公斤)——250斤水。饮完疫苗,饮维生素水,减少应激反应。 15——17日龄,控制呼吸道疾病,预防肌胃炎病。呼吸道药拌料或喷雾。肌胃炎药饮水及拌料。 17——20日龄,预防法氏囊病或病毒病,预防大肠杆菌或肠道病。抗法氏囊病中药,中药煎水后饮水或中药拌料。大肠杆菌药饮水。晚上肾药中药通肾。18日龄开始过渡料,第一天三分之二一号料,三分之一二号料。第二天一半一号料,一半二号料。第三天三分之二二号料,三分之一一号料。分三天或四天过渡料。过渡料期间容易发生肠道疾病,注意使用大肠杆菌药或肠道药。 21日龄免疫。早7点钟停水,9点钟左右开始进行饮水免疫。新城疫苗三倍量,每只鸡30毫升左右。即5000只鸡,150升(公斤)——350斤左右。饮完疫苗后,饮维生素,增加营养,减少应激反应。 22——25日龄,根据鸡群状况,选择合理用药。如果有呼吸道疾病,还应该控制呼吸道疾病及病毒病(法氏囊或感冒)。 肉鸡前25天是关键期,良好的饲养管理是健康养殖的关键。前25天,鸡群未发生明显疾病,本批次鸡基本可以确保正常出栏。 30——35日龄,抗病毒药,肠道药。 36——出栏,适当加大通风。注意外界温度变化,降温时,注意减少通风,适当保温。 养殖常犯错误及改正:1,氨气味大,进行通风。不能因为氨气味大就进行通风。应该增加清粪次数,减少氨气味。一旦错误通风,导致舍内温度不匀,或者鸡群着凉,从而引起法氏囊病,肌胃炎,感冒等疾病。寒冷季节鸡舍内有少量氨气是可以正常养殖出栏的。千万不能追求消除氨气味而过度通风。 2,温度高或氨气味大而扩群。不能因为一时温度高,就进行扩群,秋冬季天气多变,上午艳阳高照,下午可能就刮风降温。一旦温度高时扩了群,天气突变时,舍内温度不能及时升起(育雏面积扩大了,暖风炉只能快速增加前20——30米温度。一旦超出面积,热风炉升温效果就不明显了。因为氨气味大而扩群更是错上加错。氨气味并没有因为扩群而减少,反而因扩群导致温度低,鸡群发病。 3,扩群过快或扩群面积过大。寒冷季节应适当增加养殖密度。须知,鸡舍内的温度,一方面由热风炉提供,一方面靠鸡体散热维持。密度过低,鸡散热过多,不利生长。为了借用舍内横梁,容易挂塑料布,扩群三四椌。突然扩大几十平方米,鸡舍内的温度很难保持均衡。不可因图省事,便利而扩群面积过大。前期应每次扩群扩两椌(6米)左右。25日龄后每次扩三四椌(9——12米)。 4,为了通风而通风。通风的目的是调节温湿度,排出废气,增加氧气。为了排出废气,可短时间内用侧风扇通风2——3分钟。一定要人控制,开启和关闭,并在开启风扇期间观察鸡群状况。千万不能开了风扇,人去忙其它工作。等想起来,风扇已经开了很长时间,舍内温度已经很低。通风前,应该提高舍温两度,通过通风降至正常所需温度。千万不能在正常温度下继续通风。举例:舍内需要28℃,需要将舍内温度提高至30℃左右再通风降至28℃。而不是舍内需要28℃,通完风舍内温度降至26℃。 5,懒惰,过度依赖现代化机械。热风炉是自动控温的,清粪采用清粪机。甚至条件好的自动上料。须知,自动化机械也是为人服务,在人的指导下工作。热风炉添煤慢了吹出来的就是冷风。探头的位置不一样,感应的温度就不一样。热风炉控制的鸡舍内也会温度不均匀,也会有死角。电子温度计也会有偏差。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和体感温度是有差距的。采用机械清粪的就没有人工清粪清的干净,氨气味就大于人工清粪的。机械利用好了,是给人带来便利,利用不好,可给人带来危险和伤害。 综上所述:每次疾病,90%以上是管理出了问题。 养好鸡,80%以上的因素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即人的主观因素是养好鸡的最大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