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86|回复: 0
收起左侧

[大肉食] 抗生素对人类安全的危害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终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来自
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2011-9-2 00: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抗生素对人类安全的危害
中国养殖网 2011-09-01 14:47:00

    近些年来,动物和人出现了趋强耐药的“超级恶菌”和多重耐药性病菌,几乎到了无药可医的地步。1999年,美国科学家在肉鸡饲料中发现对目前所有抗生素均有耐药性的“超级恶菌”。如这些“超级恶菌”能使人畜致病,那将是无药可医的灾难性后果,其危害不会亚于目前人类的非典和艾滋病,已引起世界的关注。动物源性耐药菌直接威胁人类健康,但是因多种原因,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未真正起步。在此,呼吁重视动物源性耐药菌的研究,控制动物性病原菌的耐药性的产生及传播,解决人类日趋严重的耐药问题。   
    充分认识细菌耐药问题的严重,紧迫性和长期性   
    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是在所处不利环境条件下为生存繁殖所作出的本能性反应,只要药物胁迫存在,就会本能地产生耐药性。这是细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生存本领。   
    由于兽医临床和饲料添加剂大剂量、大范围、种类无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导致动物源性病原菌的耐药谱比人源性耐药菌广得多,耐药强度比人源性耐药菌强得多,已构成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   
    因此,为控制耐药菌产生,切断人、畜间病原菌耐药性传递,加强对动物源性病原菌耐药性的研究远比人源性病原菌迫切。   
    国家对抗生素的生产、销售实行宏观控制   
    国家应对抗生素生产严格管理与控制。目前,国外许多国家对抗生素的生产实行宏观控制,销售也严格管理,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而我国对抗生素(包括人用与兽用)的生产未进行总量控制,各制药厂根据市场需求大量生产,而我国基层医生和兽医诊疗水平低,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严重,抗生素消耗量很大。据报道,在人用药上,我国目前销售量最大的前15位中有10种是抗生素。兽药销量更大。   
    严格控制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与应用。欧盟1996年允许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的药品有9种,1999年减少到4种,并为以后全面禁止使用作准备。正当国外禁止和限制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时,我国1989年首批公布饲料用抗生素有7种,1994年增加到12 种。甚至一些兽药厂将抗生素滤渣(抗生素生产过程中的工业“三废”)加工后在全国大量销售,此举不但易引起耐药菌产生,同时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国家应严格禁止将临床应用的或人畜共同应用的抗微生物药用作饲料添加剂或生长促进剂。   
    限制人畜共用药的品种。国家应严格规定一些新抗生素在一定时限内不允许用于动物,防止人畜混用。如果兽医临床上和饲料添加剂中大量使用这些新抗生素,会加速耐药菌的产生,加快动物源性耐药菌株向人源性菌传播。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危害人类,同时也增加饲养成本。因此,必须加强科普宣传,提高饲养者的素质,转变用药观念,加强环境控制,提高养殖管理水平。   
    正确应用抗生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住院患者中应用抗生素治疗的约占30%。据我国医院2000 年统计,住院患者中使用抗生素治疗率达80.2%,大大超过国际水平。兽医临床滥用抗生素更严重。不合理用药或滥用药物不但疗效差,同时易引起耐药菌产生,甚至发生药源性疾病。据报道,中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不合理用药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其中8 万余人死于滥用抗生素。   
    因此,应建立正确诊断,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用药前查明病原,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针对性用药。   
    建立环境安全型畜禽舍   
    现代规模化饲养场中有大量病原微生物随空气和排泄物排放到外界环境,是动物源性耐药菌主要排放场所。因此,现代养殖场应建立环境安全型畜禽舍。基本要求是能够从空气、饲料、饮水、排泄物等方面实行病原微生物总量控制,包括空气质量控制技术、饲料与饮水的灭菌消毒、粪便处理等。空气质量控制包括进入空气、畜禽舍内空气、排气和粪道排粪时气体质量控制。畜禽舍中空气质量控制采用空气电净化防病防疫技术,该项技术 2000年已在国内开始应用,采用电净化防疫防病技术装备的畜禽舍空气中微生物含量是一般畜禽舍的万分之几至百万分之几。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的研究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搞清楚,要有效地控制耐药菌的产生、蔓延,减少耐药菌的危害,主要应搞清细菌耐药产生机制,阐明耐药的起因、分子基础和细菌使药物失去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方式,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直到研制开发新的、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抗生素和改造已产生耐药性的抗生素,并指导研究开发耐药抑制剂、阻断剂。   
    动物源性耐药菌环境行为的研究。了解动物源性耐药菌在环境中分布、转移、扩散及消涨的情况,根据这些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阻断动物源性耐药菌危害人类和动物的中间环节。耐药菌崩解后,菌体耐药质粒的环境行为等还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细菌耐药抵抗剂的研究。目前,除应努力筛选对耐药菌有效、具有新抗菌谱、新作用机制的抗菌药物外,还应努力寻找能提高抗菌效能,抵抗细菌耐药性的物质,即细菌耐药抵抗剂的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30 11:38 , Processed in 0.109128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