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330|回复: 23
收起左侧

经典,出自温病条辩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初中生

Rank: 3Rank: 3

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亳州
发表于 2009-12-21 20: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安徽亳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或曰:子言伤寒与时疫有霄壤之隔,今用三承气,及桃仁承气、抵当、茵陈诸汤,皆伤寒方也,既用其方,必同其证,子何言之异也?曰:夫伤寒必有感冒之因,或单衣风露,或强力入水,或临风脱衣,或当檐出浴,当觉肌肉粟起,既而四肢拘急,恶风恶寒,然后头疼身痛,发热恶寒,脉浮而数,脉紧无汗为伤寒,脉缓有汗为伤风。时疫初起,原无感冒之因,忽觉凛凛,以后但热而不恶寒,然亦有所触因而发者,或饥饱劳碌,或焦思气郁,皆能触动其邪,是促其发也。不因所触无故自发者居多,促而发者,十中之一二耳。且伤寒投剂,一汗而解,时疫发散,虽汗不解。伤寒不传染于人,时疫能传染于人。伤寒之邪,自毫窍而入;时疫之邪,自口鼻入。伤寒感而即发,时疫感久而后发。伤寒汗解在前,时疫汗解在后。伤寒投剂可使立汗;时疫汗解,俟其内溃,汗出自然,不可以期。伤寒解以发汗,时疫解以战汗。伤寒发斑则病笃,时疫发斑则病衰。伤寒感邪在经,以经传经;时疫感邪在内,内溢于经,经不自传。伤寒感发甚暴,时疫多有淹缠二三日,或渐加重,或淹缠五六日,忽然加重。伤寒初起,以发表为先,时疫初起,以疏利为主。种种不同。其所同者,伤寒时疫皆能传胃,至是同归于一,故用承气汤辈,导邪而出。要之,伤寒时疫,始异而终同也。夫伤寒之邪,自肌表一径传里,如浮云之过太虚,原无根蒂,惟其传法,始终有进而无退,故下后皆能脱然而愈。时疫之邪,始则匿于膜原,根深蒂固,发时与营卫交并,客邪经由之处,营卫未有不被其所伤者,因其伤,故名曰溃。然不溃则不能传,不传邪不能出,邪不出而疾不瘳。时疫下后,多有未能顿解者,何耶?盖疫邪每有表里分传者,因有一半向外传,则,于是肌肉之邪,不能即达于肌表,下后里气一通,表气亦顺,向者郁于肌肉之邪,方能尽发于肌表,或斑或汗,然后脱然而愈,伤寒下后无有此法。虽曰终同,及细较之,而终又有不同者矣。
       或曰:伤寒感天地之正气,时疫感天地之戾气,气既不同,俱用承气,又何药之相同也?曰:风寒疫邪,与吾身之真气,势不两立,一有所着,气壅火积,气也,火也,邪也,三者混一,与之俱化,失其本然之面目,至是均为之邪矣。但以驱逐为功,何论邪之同异也。假如初得伤寒为阴邪,主闭藏而无汗,伤风为阳邪,主开发而多汗,始有桂枝、麻黄之分,原其感而未化也,传至少阳,并用柴胡,传至胃家,并用承气,至是亦无复有风寒之分矣。推而广之,是知疫邪传胃,治法无异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博士生

Rank: 8Rank: 8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社区明星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烟台
发表于 2009-12-21 20: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太高深了,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初中生

Rank: 3Rank: 3

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亳州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20: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亳州

回 1楼(兵王一代) 的帖子

此乃经典中的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常驻居民奖添砖加瓦奖

来自
山东潍坊
发表于 2009-12-21 20: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经典,但很高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忙什么呢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

来自
河北
发表于 2009-12-21 20: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邯郸
引用第1楼兵王一代于2009-12-21 20:27发表的  :
太高深了,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初中生

Rank: 3Rank: 3

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亳州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20: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亳州

回 4楼(伟业) 的帖子

中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很实用,很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常驻居民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烟台
发表于 2009-12-21 21: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夫之所云吾不懂也,噢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初中生

Rank: 3Rank: 3

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亳州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22: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亳州

回 6楼(白垩纪乐园) 的帖子

中医几千年的经典,竟然没几个懂,我太伤心了。现在的兽医怎么就这个水平,太伤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来自
山东济南
发表于 2009-12-21 22: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
引用第1楼兵王一代于2009-12-21 20:27发表的 :
太高深了,不懂。 [url=http://bbs.jbzyw.com/job.php?action=topost&tid=69489&pid=660678][/ur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Rank: 42

添砖加瓦奖优秀会员奖勤劳奉献奖原创先锋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邢台
发表于 2009-12-21 22: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邢台
温病条辨与伤寒杂病论同是经典之著,不可偏颇。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初中生

Rank: 3Rank: 3

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亳州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22: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亳州
两个都是经典,一个寒病一个热病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初中生

Rank: 3Rank: 3

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亳州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22: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亳州

回 9楼(王留英) 的帖子

两个都是经典,两个都有不足,但都是可令后人敬仰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初中生

Rank: 3Rank: 3

社区居民

来自
安徽亳州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22: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亳州

回 9楼(王留英) 的帖子

中医我基本上只看三本书,黄帝内经,温病条辨,伤寒杂病论。每读一遍,享受一遍。经典,佩服,敬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诚信商户忠实会员

来自
河北
发表于 2009-12-22 00: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沧州
    不懂..........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

发表于 2009-12-22 00: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衡水
看了楼主帖子后很过瘾、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QQ:780813550|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4-28 13:45 , Processed in 0.108967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