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97|回复: 16
收起左侧

[大肉食] 鸡舍内氨气的产生、危害、控制及检测方法

[复制链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省泰安市
发表于 2013-2-22 00: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鸡舍内氨气的产生、危害、控制及检测方法
摘要:本文对氨气的产生途径、危害、控制及检测方法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通过滴定法来测定鸡舍中氨气浓度的方法,该方法成本低,简单、易操作,是一种适合中小规模养鸡企业监测氨气浓度是否超标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如装饰行业)中室内残存氨气的监测。
1 氨气性质及其对鸡的危害
氨气是一种有毒,无色而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可感觉最低浓度为5.3ppm。氨气的水溶解度颇高(0℃时1L水可溶907g)故常被吸附在鸡的皮肤粘膜和眼结膜上,从而对其产生刺激并引发各种炎症。有资料称,当鸡舍内氨气浓度达20ppm并持续6周时,就会引发鸡肺部充血水肿、鸡群食欲下降、产蛋率降低;达到50ppm时,数日后会导致鸡发生喉头水肿、坏死性支气管炎、肺出血、呼吸频率降低、并出现死亡;达80ppm并持续2个月时可以导致蛋鸡产蛋率减少90%,死亡率增加;达100ppm时,死亡率将明显增加。可以说氨气的存在对于鸡的生长具有极大的威胁作用。一般鸡舍内的氨气浓度应保持在20ppm以下。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检测出鸡舍内氨气的浓度是否在允许的浓度范围之内呢?本文以下将对这个问题加以论述。
2 鸡舍氨气的产生途径
  2.1 粪便
鸡的消化道较短,消化率低,有20%~25%的营养物质不能被机体所消化吸收而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其中部分含硫蛋白质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放出大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从而污染舍内的空气。
2.2 鸡舍内垫物
养鸡场一般都以锯末,木屑、草等吸水性较强的物质作为鸡舍内的垫物。当鸡舍内温度湿度过高时,垫物将会大量吸水而变得很潮湿,并与鸡粪结合,如果清理迟缓,舍内通风换气不良的话更会导致鸡粪腐化速度加快,在短时间内导致氨气浓度上升到很高的水平,从而对鸡群产生危害。
2.3 高温高湿的环境
高温高湿的环境会使鸡舍内的物体腐烂而发出霉臭味,同时也会加速没有及时清理的鸡粪腐化,从而导致氨气等有毒,气体的浓度急剧增加。一般鸡舍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65%,超过80%时,不但鸡的健康受到损害,同时鸡舍内的墙壁,垫物以及其他附属设施也会发生霉变或腐烂,从而产生各种有害气体。鸡舍内湿度过高的原因主要是鸡的呼吸和排泄所致,鸡的粪便和呼出的气体中有70%~80%是水分,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出的水分也越多,所以鸡舍应保持通风并要经常换气。另外鸡舍内的进排水设施如果出现泄露的话也会使鸡舍内湿度增加,因此要经常地检修鸡舍的设施。
鸡群密度过大、鸡舍长时间不通风换气或无通风排气设施也能造成舍内氨气大量蓄积,使舍内氨气的浓度短时间内急剧增大,从而产生毒害作用,这种现象在高温潮湿的夏季表现尤为突出。冬季有些养鸡者只注重防寒而忽略了鸡舍的通风换气的,同样也能导致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的升高。
3 氨气的检测方法
3.1 体感检测法
氨气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所以可以利用其这一性质对氨气进行感官上的检测,这要求检测者对气味有很深的认识,能对不同浓度的氨气有很强的辨别能力。检测者进入鸡舍后,若闻到有氨气气味但不刺眼、不刺鼻,其浓度大致在10~15ppm左右;当感觉到刺鼻流泪时,其浓度大致在25~35ppm之间;当感到呼吸困难,睁不开眼,流泪不止时,其浓度可达到45~65ppm左右。
3.2 氨气测定仪检测法
   利用氨气测定仪方法简便,容易操作,能够迅速地检测出鸡舍内氨气的浓度,但是其价格昂贵,对一般中小规模的养鸡企业来说,要配备这样昂贵的氨气测定仪是极不经济的。
3.3 氨气敏电极法
   采用H2SO4(0.05mol/L)NH3(1.00mg/L)混合溶液作吸收液,以氨气敏电极法测定大气中氨,可以发挥离子选择电极所具有的快速、灵敏及测定范围宽等优点,同时能更好地保证对大气中低浓度氨分析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实验表明,本法的线性测定范围为1.00~1000mg/L(0.019~0.519mg/ m3,),检测下限为0.074~0.096mg/L(0.014~0.018mg/m3),精密度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为14.3%,方法的回收率在97%~102%之间。所需仪器:氨气敏电极,大气采样机。本测定方法步骤繁杂,要求每步操作的精确性都很高,非专业人员不能胜任,且所需仪器氨气敏电极,大气采样机均属实验室仪器,所以一般养鸡场不会购买。但这种氨气测定方法经常应有于对氨气测定要求精确度特别高的家庭装修中氨气残留的测定。
3.4 滴定法
此方法主要是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化学性质。所需仪器分别为:具有规则形状的容器(可用玻璃箱代替)、10cm培养皿、玻璃棒、100ml容量瓶,滴定装置、塑料封口膜;所需试剂:2%的硼酸溶液、0.005mol/LH2SO4溶液、凡士林等等。步骤:将事先放有培养皿的玻璃容器放入鸡舍,静置半小时,待内外气体平衡之后,用封口膜封口,之后在周围涂沫凡士林。用滴定管吸10ml硼酸并穿透封口膜将硼酸注入培养皿,慢慢抽出吸管迅速用塑料透明胶带封上孔,然后将容器放于一个温度变化不大(以防容器内液体蒸发到封口膜上影响结果的准确)的地方静置。24小时后取出培养皿,滴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5~6滴,再用0.005mol/LH2SO4 滴定所得溶液直至变粉红色即到终点,记录下所用H2SO4的体积V2。氨气含量的计算方法:[NH3]ppm=VN×2×22.4×1000)/V1   其中V2为滴定所用H2SO4的体积,NH2SO4的浓度, V1为玻璃容器的体积。利用上式即可求出氨气的浓度。测定中一定要注意防止温度变化造成的氨气在吸收过程中吸收液挥发附着在封口膜上而影响测定的精确性,滴定的过程中要操作认真,尽量减少误差。此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灵敏度高,对操作要求较低,具有高中文化的养鸡者即可胜任,因此适合广大农村中小养鸡企业使用。
4 降低氨气危害的几点措施
  4.1 饲料中合理使用添加剂
饲料在鸡的消化过程中会产生酚、苯及粪臭等。没有消化吸收的部分在体外被微生物降解,可以说粪便越多舍内空气中含有的氨气浓度越大。因此应该在鸡饲料内合理使用添加剂,加快鸡体对饲料的消化,减少排出量。常见的饲料添加剂有沸石粉、酶制剂、微生物制剂、丝兰属植物提取物等等。在鸡饲料的日粮种添加2%~5%的沸石粉能明显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并能降低粪便的含水量,大大降低粪便中的臭味和氨气。丝兰属植物提取物的有效成分是丝兰皂角苷,它含有特殊的皂角苷表面活性剂和尿素酶抑制剂复合物,对有害气体的抗性较强,能有效地降低鸡舍中的氨气浓度,而且还具有促进肉鸡生长,提高生产性能等作用,酶制剂可以提高鸡对饲料的利用率以达到减少粪便排泄量,从而达到减少氨气浓度的效果。另外在鸡日粮中添加1%~2%木炭渣或0.5%腐殖酸钠,可使粪便干燥,臭味减少。
4.2 及时清除鸡舍内氨气的粪便和垫物
  特别是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中,鸡粪等有机物应及时清除,直接消除氨气的产生源,并及时通风换气,以避免舍内氨气积聚造成导致浓度过大。
4.3保持鸡舍干燥通风,降低鸡舍湿度。
我国很多地方夏季温湿度都很高,应注意降温降湿。冬季除做好保温工作外,更要重视舍内的排污除湿,要定期的打开排风扇和加大换气孔,以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当舍内氨气浓度达到20ppm时,即可闻到有浓重的氨气味,就需要马上通风换气,至人进入后无闷气、无刺鼻刺眼为度。
  4.4 化学除氨法
   在鸡舍垫物中混入硫磺,是垫物的PH值小于7.0即可减少氨气的产生。但要注意不要过量;在鸡舍地面撒一层过磷酸钙,因磷肥呈酸性,可以与鸡粪中的氨气反应结合成无味的物体磷酸铵盐,从而减少空气中的氨气;在鸡舍采用醋酸熏蒸法,也可以消除氨气,同时还有消毒的作用。另外,鸡舍喷洒福尔马林、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硫酸铜、苯甲酸及乙酸都可以降低空气中氨气的含量。
4.5 物理除氨法
在鸡舍内悬挂放入木炭的网袋,利用木炭的吸附性,可以降低空气中氨气的浓度,同时在地面适当撒些活性炭、煤渣、生石灰等具有吸附作用的垫料,均可不同程度的减少甚至消除空气中的氨气
4.6 生物除氨法
有研究表明乳酸杆菌可降低鸡粪中氨气的产生。EM制剂亦有控制消除氨气的作用。
5 结论
  比较以上几种氨气测定方法可以看出,体感检测法的误差较大,受主观影响的因素较大,不同的检测者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氨气测定仪操作简单,出结果快,但其购买价格昂贵,不适合中小型养鸡企业;氨气敏电极法结果精确度高,但操作麻烦对操作者的要求颇高,而且所用的仪器设备各养鸡企业难以具备,对于中小养鸡企业可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滴定法检测氨气浓度,简单易行,成本低,对操作者的要求也不高,测定费用一般养鸡企业都可以负担的起。 对于鸡舍内的氨气的浓度养鸡者一定要经常地测定,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万不可等到浓度过大产生危害之后才采取补救措施,鸡的发病是很快,很容易造成极大的损失。

评分

参与人数 2 +51 收起 理由
常老师 + 50 有意义
鸡——鸭同乐 + 1 感谢您对我的指导!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添砖加瓦奖勤劳奉献奖优秀会员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江苏徐州
发表于 2013-2-22 04: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哦。学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常驻居民奖新人进步奖

来自
山东潍坊
发表于 2013-2-22 07: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潍坊
感谢您对我的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

Rank: 8Rank: 8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来自
河南焦作
发表于 2013-2-22 09: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焦作
楼主以上起到一定作用,不能完全消除鸡氨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终级

Rank: 10Rank: 10Rank: 10

添砖加瓦奖常驻居民奖优秀会员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明星

来自
福建福州
发表于 2013-2-22 09: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现在这个季节发这个帖子很合时宜,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忠实会员常驻居民奖新人进步奖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河北省 唐山市
发表于 2013-2-22 10: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唐山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泰安
发表于 2013-2-22 12: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泰安
除氨气最好的办法就是敢通风,勤出粪。其它的太复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省泰安市
 楼主| 发表于 2013-2-22 18: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

回 1楼(hanfeng) 的帖子

hanfeng:哦。学学  (2013-02-22 04:07) 
其实还要做做 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省泰安市
 楼主| 发表于 2013-2-22 18: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

回 2楼(鸡——鸭同乐) 的帖子

鸡——鸭同乐:感谢您对我的指导! (2013-02-22 07:30) 
在百度文库里找的 以后不懂得可以问度娘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省泰安市
 楼主| 发表于 2013-2-22 18: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

回 3楼(优创) 的帖子

优创:      楼主以上起到一定作用,不能完全消除鸡氨气。 (2013-02-22 09:12) 
消除是做不到了 只能是减少哦 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省泰安市
 楼主| 发表于 2013-2-22 18: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

回 6楼(张三军) 的帖子

张三军:除氨气最好的办法就是敢通风,勤出粪。其它的太复杂。 (2013-02-22 12:00) 
就是 我发现谁勤快谁就能养好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省泰安市
 楼主| 发表于 2013-2-22 18: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临沂

回 4楼(李恩昭) 的帖子

李恩昭:现在这个季节发这个帖子很合时宜,学习了 (2013-02-22 09:28) 
就是呢 都唔得严严实实的不过我爸已经负压通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常驻居民奖

来自
河北省唐山市
发表于 2013-2-24 1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唐山
学习了,多谢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本科生

Rank: 6Rank: 6

社区居民

来自
河南省 开封市 顺河回族区
发表于 2013-2-27 17: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
谢谢分享,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高中生

Rank: 4

社区居民

来自
山东烟台龙口
发表于 2013-3-1 09: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7-5 20:17 , Processed in 0.121700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