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1|回复: 0
收起左侧

高价收购老人知了壳却被大量塞石子

[复制链接]

s

Rank: 8Rank: 8

来自
江苏省苏州市
发表于 2025-7-28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3.png

高价收知了壳却变“石子大冒险”?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专坑老人的“套路局”!最近有位女士气炸了——她本想高价收购老人捡的知了壳,赚点差价,结果收上来一看,好家伙,10个壳里8个塞着石子,老人这是把“捡壳”干成了“填石工程”啊!

先说说这事儿的来龙去脉。夏天一到,知了壳(也就是蝉蜕)成了“香饽饽”——中药店收它入药,养殖户用它喂蚕,连手工爱好者都拿它做装饰。这位女士瞅准商机,在村里贴了告示:“高价收知了壳,5毛一个!”老人们一听,这可比卖废品划算多了,纷纷挎着篮子去树林里捡。可等交货时,女士一过秤就懵了:明明称的是200个壳,倒出来却“哗啦啦”掉出一堆石子,真正能用的壳不到三分之一!

更离谱的是,老人们还理直气壮:“我们捡的时候,壳里本来就可能有石子啊!”可女士翻出收购时的照片——老人递过来的壳,明显是用手捏着,石子根本掉不出来;再一追问,有老人承认:“我孙子说,往壳里塞点石子,能多卖钱……”好家伙,这哪是老人“不懂行”,分明是有人教唆,把“诚信”当废品扔了!

这事儿最扎心的,是“信息差”下的“双向收割”。对老人来说,他们不懂知了壳的“纯度”有多重要——中药店收壳,要的是干净、完整的,石子混进去,药效受影响不说,还可能被退货;对收购者来说,他们利用老人“想多赚点钱”的心理,故意模糊收购标准,等老人塞了石子,再以“质量不达标”为由压价,甚至拒收——最后老人白忙活,收购者倒赚了“石子差价”。

网友的评论也炸了锅。有人骂老人:“太贪心了,为了多卖几毛钱,连诚信都不要了!”可更多人替老人委屈:“他们哪懂这些?可能觉得‘壳里有点土’很正常,哪知道会被塞石子?”还有人说:“根本问题在收购者!你要真想收好壳,就该教老人怎么清理,而不是等他们塞了石子再挑刺!”这话在理——做生意讲究“双赢”,你光想着占老人便宜,最后只能把路走死。

其实,这种“坑老人”的套路,生活中太常见了。比如收废品时,故意压低纸箱价格,等老人走了再翻出里面的塑料瓶;比如卖保健品时,夸大功效,骗老人花光养老钱;甚至连收知了壳这种小事,都能被玩出“石子陷阱”——说到底,是有些人觉得老人“好糊弄”,不懂维权,甚至不敢维权。

不过,这事儿里也有暖心的一面。有位村民看不下去了,主动帮女士教老人:“捡壳时,用小棍子把壳里的土捅出来,别塞石子,这样卖得快,钱也多。”老人们试了几天,发现真能多赚,慢慢就不塞石子了——你看,诚信从来不是“吃亏”,而是“长久”。

最后想对所有做生意的人说:别把老人当“软柿子”捏,他们的钱也是血汗钱。你真心对他们,他们自然会念你的好;你耍小聪明坑他们,最后坑的是自己的口碑。也提醒老人们:遇到“高价收购”时,多问几句“标准是啥”,别被“多赚点”冲昏了头——毕竟,诚信比那几毛钱的“石子差价”,珍贵多了。

来源:三眼巨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8-20 03:42 , Processed in 0.212462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