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1|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11月生猪市场为何陷入“供给压制型”震荡?(下)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许昌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四、后市展望:短期难破僵局,拐点何时到来?

展望未来,11月生猪市场的低迷态势延续,供应压力持续增大,需求端虽有季节性利好因素,但难以改变市场供需失衡的局面。猪价走出低谷仍需等待更多有利条件的出现。

(一)供应压力短期难消,规模场月末冲量加剧

11月最后一周,规模养殖企业的出栏计划完成率成为市场关注重点。据相关数据,牧原、新希望等企业出栏计划完成率不足85%。为完成目标,这些企业在月末将加速出栏,预计日均供应量将大幅增至55万头,进一步增加市场供应压力。

二次育肥出栏窗口延续至12月上旬,预计将释放超60万头大猪,冲击市场供需平衡。同时,进口冻肉集中清关,大量冻肉涌入市场。综合考虑,12月上旬生猪供应压力将达到年内峰值,猪价上涨面临极大困难。

(二)需求端寄望“腌腊冲刺”,但提振空间有限

随着气温下降,12月南方腌腊活动迎来高峰期,这被视为猪价反弹的重要契机。预计腌腊活动将拉动猪肉消费增至80万吨/月,但与日均1.2万吨的生猪出栏量相比,供需缺口仍达30万吨。屠宰企业库存周转率若未提升至30天/次,难以对猪价形成有效支撑,猪价反弹空间预计被限制在12-12.5元/公斤,养殖户期望的猪价大幅反弹可能性较低。

(三)关键变量:产能去化速度与政策托底力度

市场普遍认为,猪价拐点到来需等待两大关键信号:一是能繁母猪存栏连续3个月低于4100万头,10月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73万头,仍需持续观察后续变化;二是国家启动冻肉收储,当前库存消化率不足40%,距离启动收储尚有距离。

若12月散户加速淘汰母猪,加上春节前消费脉冲刺激,猪价可能出现阶段性反弹,但整体反弹幅度预计有限,全年实现“V型”反转概率较低。生猪市场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养殖户需等待市场转机。

结语:穿越周期,唯有修炼“反脆弱”能力

11月生猪市场的“供给压制型”下跌,本质上是产能过剩周期的延续。这一现象为养殖户和整个行业敲响警钟,只有具备“反脆弱”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对养殖户而言,应摒弃“赌行情”思维,将重点放在降本增效上。例如牧原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将养殖成本降至13.3元/公斤,在行业亏损情况下仍保持竞争力;温氏借助智能化养殖,将PSY(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提升至28头/年,大幅提高养殖效率。这些案例表明,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是在市场中立足的关键。

从行业角度看,加速淘汰低效产能十分紧迫。当前行业产能过剩,部分低效产能不仅浪费资源,还加剧市场竞争压力,淘汰落后产能有助于优化行业结构,提高整体效益。拓展深加工也是行业发展方向,我国猪肉深加工转化率仅35%,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提升空间,拓展深加工可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行业抗风险能力。构建“期货+保险”风险对冲体系也至关重要,能帮助养殖户和企业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稳定经营收益。

在猪价“5元时代”磨底阶段,生存能力比短期行情更为重要。养殖户和企业都应从此次市场波动中吸取经验教训,积极提升“反脆弱”能力,以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数据来源:中国养猪网、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国家统计局等)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1-28 18:46 , Processed in 0.114122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