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1|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40载攻坚破局!国审“益生817”重构小型白羽肉鸡产业格局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国审“益生817”使817肉鸡实现了从“制种技术”到“国审品种”的历史性跨越。2025年11月23日,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和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817肉鸡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qw2.jpg
会议现场。

全国畜牧总站原党委书记、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副主任时建忠,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新,山东省畜牧兽医局畜牧生产与畜禽废弃物利用处处长吴孝兵,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吴家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赵桂苹,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社发中心副主任马欣,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浩,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施寿荣,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郝文建、首席科学家楼梦良,聊城市奥祥禽业集团总经理郭立坤,森盛(山东)食品有限公司总裁郭明钊等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出席会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党委书记韩伟、所长宋恩亮接续主持会议。

qw3.jpg
“益生817”肉鸡品种审定证书。

817肉鸡制种模式是由山东省农科院家禽所研究员逯岩带领团队经过3年的刻苦攻关,于1988年建立的以快大型白羽肉鸡父母代父系公鸡为父本,高产褐壳蛋鸡商品代为母本的杂交制种模式。该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突破性整合现有商业化品种资源,充分发挥父本生长优势与母本繁殖优势,成功培育出兼具生长效率高、适应性强、性价比优的817肉鸡,为我国肉鸡产业开辟了特色发展路径。

2025年7月31日,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和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培育的“益生817”肉鸡获得国家新品种证书,这标志着817肉鸡实现了从“制种技术”到“国审品种”的历史性跨越。由省农科院家禽所首创的817肉鸡制种模式,开辟了我国肉鸡产业的小型白羽肉鸡新赛道,引领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小型白羽肉鸡产业稳步发展,是振兴民族种业的一大创举。

会上,李新在致辞中表示,40年间,山东肉鸡产业始终蓬勃发展,且产业优势明显。其中,由省农科院家禽所首创的817制种技术以及成果817肉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24年全国817肉鸡出栏24.7亿只,占肉鸡出栏量的17.2%,我省817肉鸡养殖量占全国40%左右。817肉鸡制种方式灵活、制种成本低、效率高,可以充分利用最新的育种技术成果和存量育种资源,对缓解我国肉鸡种源对外依赖的卡脖子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吴家强表示,817肉鸡不仅成功破解了我省扒鸡、烧鸡等特色禽肉加工的“鸡源之困”,更丰富了我国肉鸡产业的品种结构。作为科研单位与育种企业深度携手、联合培育的优良品种,“益生817”肉鸡既保留了817肉鸡体型小、肉质优的传统优势,又通过精准育种实现生长性能、繁殖效率、抗病能力的全方位迭代升级,完美契合了现代高效养殖特色精深加工的双重市场需求。

韩伟介绍,“益生817”肉鸡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其意义深远而重大。从产业安全看,它进一步夯实了我国肉鸡种业自主可控根基,为破解“种业受制于人”的困境再添利器,是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行动;从产业升级看,它为小型白羽肉鸡提供更具竞争力品种选择,助力破解行情低迷与产品溢价不足瓶颈,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转型;从消费趋势看,随着禽肉占肉类消费比重从2000年20.2%升至2024年27.5%且持续上行,“益生817肉鸡”凭借优产优质特性,必将更好满足多样化需求,拓展更广阔市场空间。

作为深耕畜禽种业36载的上市公司,益生股份始终以“守护种源安全、赋能产业升级”为己任。郝文建表示,“益生817”肉鸡这一新品种对于种苗生产企业来说,具备制种成本低、垂传疾病净化彻底、肉品质优、存活率高等核心优势,与“益生909”形成差异化布局,可满足养殖企业对不同小型白羽肉鸡品种的需求。

“‘益生817’肉鸡品种的审定通过,将为小白羽肉鸡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郭明钊说。该品种不但适合扒鸡、烧鸡等中式产品,同样也适合炸鸡、烤鸡等西式产品,森盛食品公司自有工厂加合作工厂年屠宰量已突破2亿只,主要合作伙伴有肯德基、华莱士、塔斯汀等大型西餐连锁及圣农、双汇、凤祥等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此外,全国畜牧总站原党委书记、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副主任时建忠,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赵桂苹,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研究员曹顶国,分别以《新修订的〈畜牧法〉与畜禽种业管理》《肉鸡种业技术进展与创新趋势》《817肉鸡从制种技术到国审品种的创新与实践》为题,作主旨报告。

随后,与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十五五”时期817肉鸡产业面临的形势、发展目标、创新任务与实施路径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为推动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来源:大众新闻·农村大众客户端,记者:陈茹,通讯员:李才林、高宗君、杨可欣,编辑:刘雯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1-25 16:22 , Processed in 0.116763 second(s), 3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