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你是否能准确无疑的诊断坏死性肠炎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摘要

准确识别坏死性肠炎(NE)的能力至关重要,这不仅对于在养殖场层面参与该病防控和治疗的人员如此,对于寻找毒力因子也极为关键。因为后一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便是依据毒力对产气荚膜梭菌菌株进行正确归类。因此,诊断人员和研究人员必须具备正确识别NE病变的能力。

为此,我们必须能够将NE病变与以下情况区分开来:

(1)其他肠道疾病,如球虫病或病毒性肠炎;(2)肠道的正常结构特征,例如代表肠道相关淋巴组织的小而隆起、有时发红的病灶;(3)自溶性变化,这些变化可能被经验不足者误认为是病变,尤其是在显微镜下观察时。

由于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NE诊断错误,或未能对明确存在NE相关细菌的病变部位进行培养,可能解释了早期关于netB基因在NE中作用的一些看似矛盾的研究结果。

本文从大体解剖、显微解剖及细菌学层面,描述了正常家禽以及患有产气荚膜梭菌所致NE的家禽肠道的重要特征,并阐述了常见的判读误区,这些误区可能导致NE的漏诊、过度诊断,以及对单个产气荚膜梭菌菌株毒力的错误判定。

引言

禽坏死性肠炎(NE)是一种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于1961年首次被报道。多年来,通过在饲料中使用所谓的"抗生素生长促进剂"(AGPs),该病一直得到良好控制。近年来,由于许多国家已通过立法限制或禁止使用AGPs,作为寻找替代控制措施努力的一部分,对此病的研究兴趣日益浓厚。

要对所有这些科学研究进行成功解读,关键在于疾病的准确诊断,这样才能确保研究人员

1)能够确定他们所研究的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是否真正来源于NE病变;(2)能够正确解读旨在检验毒力因子或疫苗等干预策略效果的田间或实验室禽类研究的疾病结局。

即使对于经验丰富的兽医病理学家来说,梭菌性肠道疾病的确定性诊断也充满困难,特别是对于以下情况:

(1)不熟悉此病和/或禽类其他常见肠道疾病(如具有多种多样病变表现的球虫病)的诊断者;(2)不了解肠道自溶变化的影响和外观(尤其是在显微镜下)的诊断者——这种变化在死后几分钟内就开始发生,并且常被误认为是病理变化。

本综述旨在让研究者们意识到正确诊断NE所需考虑的各方面因素,理解诊断如何影响科研结论,并协助初级研究者们解读家禽肠道的剖检所见。

禽类产气荚膜梭菌疾病的诊断

除非某种疾病具有特定的专有诊断指标,否则疾病的确定性诊断需基于多重标准,例如任何病理学发现的性质、微生物学发现等等。对于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肠道疾病而言,解读病理学和微生物学发现面临着特殊的挑战,因为正常禽类的肠道内也可携带产气荚膜梭菌,并且梭菌(包括产气荚膜梭菌)是死后腐败的主要原因。

组织腐败会妨碍识别病变的能力,并带来显著的判读问题,可能导致误诊:要么无法识别存在的病变,要么相反,将自溶性变化解读为病理变化。在死于梭菌性疾病的禽类中,梭菌通常在生前就大量存在,因此腐败速度加快,判读难度增加。

为辅助判读,许多研究者检测肠道内容物中是否存在相关的梭菌毒素,这些毒素的可检测水平的存在可支持诊断。然而,已知某些梭菌毒素会被肠道蛋白酶降解,此外,健康禽类的肠道内也可能存在这些毒素和/或它们在死后被产生。例如,在某些临床表现正常的鸡的小肠内检测到了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

更复杂的是,样本检测前的储存方法也会影响毒素的可检出性,这进一步干扰了对肠道毒素水平的解读。所有这些诊断挑战都是在诊断家禽NE时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此外,对于家禽而言,尚不清楚应检测哪种毒素,以及其存在与否是否具有诊断意义。

家禽坏死性肠炎(NE)的诊断

对于诊断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家禽NE,识别特征性的肠道病变并结合培养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确认产气荚膜梭菌的存在至关重要,因为包括其他梭菌物种在内的细菌(例如梭状梭菌和索氏梭菌也可产生大体和组织学外观几乎完全相同的病变。然而,即使是从异常的小肠中分离到产气荚膜梭菌,也不足以据此诊断为NE(见下文)。

未完待续


来源:鸡保姆,作者:琼·A·史密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1-20 14:47 , Processed in 0.131298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