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家禽科学》— 全球视角下的家禽业(1)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qw1.jpg

第一节 引 言

自新石器时代革命以来,家禽(见图1.1)便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全球家禽与蛋类产量呈现显著增长(详见1.4节),全球消费者对禽肉和鸡蛋需求旺盛,原因如下:

  • 禽肉具有独特的口感、风味、质地、多汁性及整体食用愉悦感。
  • 鸡蛋烹饪方式多样,可制成主食、糕点及加工食品原料
  • 营养价值卓越,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且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参见第1.5节)
  • 价格低廉。得益于生产环节效率的持续提升,禽肉与蛋类价格相对于居民购买力呈下降趋势,性价比突出(参见第1.6节)。

qw2.jpg
图1.1 刚出壳一天的小鸡从乳头式饮水器饮水。

家禽,泛指一系列为人类所驯养的鸟类,它们是我们获取肉类和蛋类的重要来源。
家禽包括鸡、火鸡、鸭、鹅、鸽子、珠鸡、雉鸡、鹌鹑及其他猎禽,同时也涵盖鸵鸟、鸸鹋和美洲鸵等平胸类鸟。

从历史上看,家禽的范畴曾更为宽泛,天鹅、孔雀等鸟类在过去也被用作食材并归入此类。若想深入了解“家禽”及相关词汇的由来,可参阅文本框1A。近年来,通过将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现存家养及野生鸟类种群的研究,并结合考古学领域的新发现,我们对“驯化”这一过程的理解已大为深化。关于鸡与火鸡各自的驯化史及早期利用情况,将分别在第1.2节与第1.3节中详细探讨。

核心概念解读
  • 驯化

    指人类将野生动植物置于管控之下,并通过多代人工选育,使其性状更符合人      类需求的过程。

  • 家禽

    经驯化的鸟类。全球范围内,当前产业主体主要包括鸡、火鸡、鸭与鹅。此         外,还涵盖鹧鸪、雉鸡、鹌鹑等次要家禽品种的养殖,以及鸵鸟、鸸鹋、鸵鸟      等平胸类鸟的养殖。

  • 家禽科学

    研究家禽各方面的学科,包括生产领域。

  • 家禽生物学

    研究家禽生物学特征的学科,属于家禽科学与鸟类生物学分支。

  • 鸟类学

    源自希腊语“ornis”(意为“鸟”),是专门研究鸟类的学科。

  • 禽类科学基于拉丁

    语“avem”(单数,鸟)及其复数形式“aves”,是“鸟类学”的另一种称谓。

文本框1A

家禽相关词汇源流考

英语主要源自两种语言的融合:古英语(源自古日耳曼语系的盎格鲁-撒克逊语)与中古法语(一种源自拉丁语的罗曼语)。这两大语系均属印欧语系,拥有超过五千年的共同历史,可追溯至原始印欧语。

与家禽相关的词汇,按其起源大致可分为三类:(1)源自古英语;(2)源自中古法语;(3)其他来源。

源自古英语的家禽相关词
Chicken(鸡),源自古英语词 cicen(鸡)
Chick(雏鸡),chicken 的昵称1
Cock(公鸡),源自古英语词 kok(公鸡)
Cockerel(小公鸡),cock 的昵称
Duck(鸭),源自古英语词 duce(鸭)(来自日耳曼语 ducan,意为“潜水”)
Dove(鸽),源自古英语词 dufe(鸽)
Fowl(禽),源自古英语词 fogul(鸟或飞翔)
Goose(鹅),源自古英语词 gos(鹅)
Hen(母鸡),源自古英语词 henna(母鸡)

源自中古法语的家禽相关词
Ostrich(鸵鸟),源自中古法语词 ostrice(鸵鸟)
Pigeon(鸽),源自中古法语词 pijon(鸽)(源于晚期拉丁语 pipion,意为“幼鸟”,并源自拉丁语 pipire,意为“啾啾叫”)
Poultry(家禽)、Pullet(小母鸡)、Poult(幼禽),源自中古法语词 poult 母鸡)(该词本身源于拉丁语 pullus,意为“小鸡”)
Quail(鹌鹑),源自中古法语词 caille

源自其他语言的家禽相关词
Emu(鸸鹋),源自葡萄牙语 ema
Rooster(公鸡),源自美式英语 (指栖息的鸟),用于替代可能引起冒汇 cock
1 注:昵称(diminutive)指名字的昵称或缩短形式。例如 Kate 和 Sam 分别是 Katherine 和 Samuel 的昵称。


文本框1C

全球饥饿现状深度解析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2017年世界粮食安全与营养状况》报告中指出,从1990年到2016年,全球饥饿人口的比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然而,不同地区的改善程度极不均衡(详见文本框1C图1)。

发达地区维持在5%以下

发展中地区从23.3%降至12.9%

非洲从27.6%降至20.0%

拉丁美洲从14.7%降至5.5%

亚洲从27.6%降至12.1% 具体而言:
  • 中亚地区从14.2%降至7.0%,
  • 东亚地区从23.2%降至9.6%,
  • 南亚地区从23.9%降至15.7%,
  • 东南亚地区从30.6%降至9.6%,
  • 西亚地区从14.2%降至8.4%。

发达地区饥饿人口比例较低,发展中地区则较高。1990-2016年间,饥饿人口比例持续下降,拉丁美洲和东亚地区降幅尤为显著。

儿童体重不足问题已成为全球重大挑战,其作为45%幼儿死亡的根本原因,即使后期补充充足营养也难以完全纠正。2016年儿童体重不足率分布如下:南亚27%、西非20%、东非18%、南非11%、拉丁美洲<10%、东亚<10%。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儿童营养不良,可能由母乳喂养不足、膳食中蛋白质缺乏,以及维生素A和锌元素缺失共同导致。

其他营养素缺乏(如蛋白质、碘和铁)同样会损害儿童发育,导致身心发育迟缓。从1990年代初到2014-2016年间,全球五岁以下儿童体重不足率的下降趋势,与饥饿人口比例的下降基本同步。

1996年罗马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182个国家政府承诺“消除所有国家的饥饿现象,近期目标是在2015年前将营养不良人口数量减半”。部分国家实现了这一目标,但绝非所有国家都达成承诺。

qw3.jpg
文本框 1C 图 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鸟类是脊椎动物中极为繁盛的纲 (生物学术语),数十亿只鸟类栖息于从北极到南极的广阔区域。全球鸟类物种近20,000种,数量多于哺乳动物但少于鱼类和昆虫(鸟类18,000种;哺乳动物5,415种;鱼类约30,000种;昆虫约1,000,000种)。

尽管国际社会通过《千年发展目标》付出了持续努力,但在全球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饥饿人口的绝对数量却未能显著减少。世界人口与饥饿人口数量变化趋势详见表1.1。

表1.1 世界人口的变化以及营养不足人数的变化
qw4.jpg

地球人口持续增长,农业产量增长速度远超人口增长。饥饿人口数量同样呈现下降趋势。综合来看,2015-2017年间农业满足了比1992-1994年多出15亿人口的需求。另一种观点认为,营养不良人口减少源于极端贫困人口的大幅下降、以及更多人具备购买食物的能力。

来源:家禽营养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1-15 18:25 , Processed in 0.239399 second(s), 3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