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8|回复: 1
收起左侧

[分享] 白羽肉鸡产业链冰火两重天:上游挺价下游承压,旺季为何难旺?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种禽端:供应 “卡脖子” 与需求 “赶工期” 的博弈

(一)种鸡效率下滑拖累供应,苗价逆势坚挺


进入 11 月,全国白羽鸡苗均价为 3.42 元 / 羽,主产区山东一类苗价格达 3.78 元 / 羽,价格维持稳定态势。然而,供应端存在潜在隐患:父母代种鸡生产性能出现显著下滑,AA + 和罗斯 308 品种产蛋高峰仅为 78%-79%,换羽种鸡产蛋率甚至跌破 50%。这致使商品代鸡苗日均供应量为 2788 万羽,仅较 10 月微幅增长 2.24%,产能释放受到 “种鸡效率瓶颈” 的制约。

养殖端为实现春节前集中出栏 “赶批次”,上旬补栏的鸡苗可达成两批出栏,再加上规模化养殖场合同履约需求,种禽企业排苗计划具备较强韧性,鸡苗需求端未出现断档情况,有力支撑苗价高位运行。

(二)种源自主化加速,国产替代成破局关键

相关数据表明,2025 年国产种鸡市场占比已达 35%,相较于 2023 年提升了 12 个百分点,成为缓解供应压力的重要力量。

qw2.jpg
图源:网络

二、养殖端:成本高企与价格倒挂的双重绞杀

(一)养殖成本攀至 3.46 元 / 斤,亏损面扩大


11 月出栏毛鸡理论保本线达到 3.46 元 / 斤,较 9 月上涨 0.2 元 / 斤,主要是受到高价鸡苗(均价 3.6 元 / 羽)和饲料成本的影响。但毛鸡价格持续下行,从月初的 3.5 元 / 斤降至 3.35 元 / 斤,以出栏均重 5.5 斤进行测算,只均亏损达 0.43 元,中小散户亏损面超过 60%。

(二)规模化养殖抗压能力凸显,散户加速退出

养殖集团依靠资金优势及合同鸡模式保持稳定补栏,11 月补栏量环比增长 5%,而中小散户补栏量下降 12%。数据显示,规模化养殖占比已达 68%,较 2023 年提升 15 个百分点,行业集中度加速提高。

三、产品端:库存回升与订单回落的恶性循环

(一)分割品价格松动,议价现象丛生


全国分割品综合均价为 9089.88 元 / 吨,虽月初受进口鸡肉到港量低(同比减少 18%)支撑出现短暂上涨,但 11 月 3 日后,经销商完成集中备货,工厂订单量周降幅达 20%,企业被迫通过议价出货,胸肉、腿肉等大路货价格回落至 8500 元 / 吨,较中秋前下跌 5%。

某屠宰厂负责人透露:“爪翅类库存降至近 3 个月低位,仍能维持价格,但胸肉库存高企,不得不低价甩卖,整体毛利率已跌破 5%。”

(二)出口成唯一亮点,调理品逆势增长

春雪食品等企业加快出海进程,1-10 月鸡肉出口量为 61.38 万吨,同比增长 37.7%,10 月单月出口 7.08 万吨创历史新高。其新投产的 2 条调理品生产线,将年产能提升至 13.6 万吨,主打东南亚市场的黑胡椒鸡块、盐酥鸡等产品,毛利率达 28%,远高于生鲜品 12% 的水平。

四、短期展望:供需错配下的 “温和震荡”

(一)种禽端:苗价难涨难跌,排苗节奏趋稳


春节前两批鸡补栏节点收窄,养殖端补栏需求微降,但种禽企业大订单已锁定,临时订单占比低,预计苗价将在 3.3-3.5 元 / 羽区间震荡,波动幅度不超过 5%。

(二)养殖端:成本支撑毛鸡价,亏损幅度或收窄屠企为稳定分割品价格适度托底收购,加之饲料价格短期回调,毛鸡价或稳定在 3.3-3.4 元 / 斤,头均亏损缩至 0.2 元左右,但冬季养殖难度大,死淘率提升仍将压缩利润空间。

(三)产品端:去库为主,高端品成破局关键

冻品库存高企(库容率超 85%)对价格形成压制,但爪翅类供应偏紧支撑基本面,预计分割品价格将以议价让利为主,主流报价难有大幅下跌,调理品、小包装冰鲜品等高端产品销量或增长 15%。

结语:产业链分化加剧,谁能穿越周期?

11 月的白羽肉鸡市场,呈现出 “上游紧平衡、下游苦承压” 的局面。种禽端凭借需求韧性勉强维持价格,养殖端在成本与价格的夹缝中艰难生存,产品端依靠出口和高端化勉强寻求突破。对于从业者而言,种源效率提升、成本管控能力、渠道多元化将成为生存的关键要素。当行业从 “规模竞争” 转向 “价值竞争”,唯有打通 “种 - 养 - 加 - 销” 全链条的企业,才能在周期震荡中立足。

种禽企业:加快国产种鸡研发,将 PSY 提升至 30 枚以上;养殖端:错峰补栏,推广低蛋白日粮以降低饲料成本;加工企业:拓展社区团购、预制菜渠道,开发低脂、高蛋白质新品类。

来源:现代畜牧每日电讯 内容有删减 观点仅供交流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Rank: 7Rank: 7Rank: 7

来自
山东省 东营市 广饶县
发表于 3 小时前 来自触屏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东营
大佬们终于出手了,产品外销数量越来越多,让国内养殖户看到一丝亮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1-13 14:04 , Processed in 0.407987 second(s), 2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