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4|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仔猪价格“深蹲反弹”:从百元低谷到60元跳涨,市场拐点真的来了?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价格剧烈波动:从“百元仔猪无人问津”至“三周暴涨60元”

在生猪养殖产业这一复杂体系中,仔猪价格走势始终是行业关键风向标,深刻影响着众多养殖户的经营决策。2025年下半年,仔猪市场价格波动极为剧烈,宛如搭乘疯狂过山车。短短两个月内,价格从“百元贱卖无人问津”的极低水平,迅速攀升,三周内每头暴涨60元。这种戏剧性反转,使整个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各方均始料未及。

(一)黑色九月:仔猪价格跌破成本线

9月至10月中旬,仔猪市场陷入极度低迷状态,价格呈现“腰斩式”暴跌。以湖南浏阳为例,该地区生猪养殖氛围浓厚,7公斤仔猪报价从月初的250元/头,急剧下滑至160元/头,价格跌幅近90元,近乎“膝盖斩”。安徽散户交易市场情况更为严峻,价格低至150元/头,仔猪市场价值大幅缩水。部分集团养殖场为实现库存清空及资金回笼,甚至以120元/头的低价抛售仔猪。与2024年同期相比,该价格暴跌52%,已明显跌破规模养殖场220元/头的成本线。

行业内弥漫着悲观情绪,中小散户面对持续下跌的价格,普遍采取持币观望策略。河南某合作社9月仔猪成交量同比锐减70%,市场呈现“有价无市”状态。养殖户面对圈中仔猪,深感无奈与焦虑,曾经被寄予厚望的仔猪,如今却成为棘手难题。

(二)十月反转:单日跳涨30元的异常行情

然而,市场变化往往出人意料。自10月20日起,仔猪价格毫无预兆地快速上涨,开启“火箭模式”,实现绝地反击。福建区域蓝耳双阴仔猪报价迅速从190元/头飙升至270元/头,涨幅达80元。7公斤仔猪主流成交价在短短3周内上涨65元/头,如此涨幅在仔猪市场历史上极为罕见。

11月3日,一位仔猪中介为安徽客户装载1000头7-10公斤仔猪时,7公斤仔猪底价已达220元/头。据其透露,“当前7公斤仔猪,价格区间为便宜的180元,一般的200-220元,顶级的240元”。这种反常上涨态势,完全打破了“猪价跌仔猪必跌”的传统市场逻辑。长期活跃于市场的中介也不禁感叹,“反弹来得如此急促、猛烈”,市场变化犹如平静湖面突然掀起惊涛骇浪,令人猝不及防。

二、三重因素驱动价格反弹

(一)能繁母猪数据成为价格反弹关键因素

在生猪养殖复杂周期中,能繁母猪存栏量是预判未来行情的重要依据。2025年9月末,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成为此次仔猪价格反弹的关键触发点。数据显示,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35万头,环比仅减少3万头,看似波动不大,但同比减少27万头的数据,在行业内引发广泛关注。

这一数据释放出“产能去化加速”的强烈信号。按照生猪约10个月的繁殖周期推算,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意味着2026年6月生猪出栏量将同比减少。鉴于2024年6月生猪均价为7元/斤,市场普遍预期,在供应减少的情况下,2026年年中猪价有望迎来上涨契机。

敏锐的市场参与者迅速捕捉到这一信号,将其解读为“利空出尽”。对于养殖户和投资者而言,仔猪价格是布局市场的重要先行指标,提前6个月进行仔猪补栏,意味着抢占未来生猪出栏的市场先机。因此,大量补栏资金迅速涌入市场,有力推动仔猪价格直线上扬,成为价格反弹的首要动力。

(二)政策组合拳重塑市场预期

除能繁母猪数据影响外,政策层面的一系列举措也在重塑市场预期,成为推动仔猪价格上涨的第二重关键因素。

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针对生猪产能过剩问题,密集出台一系列“去产能”政策。明确计划调减能繁母猪100万头,从源头控制生猪供应量;同时严禁二次育肥盲目扩张,避免市场供应进一步失衡。各地也纷纷出台配套措施,鼓励养殖户淘汰低效母猪。例如,彭水自治县将能繁母猪保险赔付金额提高至2000元/头,有效降低养殖户淘汰母猪的损失,提高其去产能积极性。

在政策严格管控下,此前因环保退租导致的集团场仔猪抛售潮暂时停歇。10月,某龙头企业仔猪外销量环比减少40%,市场供需格局开始从“严重过剩”向“阶段性紧平衡”转变。养殖户看到市场供需改善希望,补栏意愿大幅增强,推动仔猪价格持续走高。

(三)养殖端“抄底”情绪集中释放

当仔猪价格在10月中旬跌至180元/头的低位时,看似市场陷入寒冬,却悄然激发养殖端“抄底”热情。对于养殖户而言,这不仅是价格低谷,更是潜在盈利机会。

通过精细育肥成本测算,若以200元/头购进仔猪,育肥成本约5元出头。按照当前市场预期,若2026年6月生猪价格达到7元/斤,每头猪养殖利润可达150元。如此诱人的“风险收益比”,吸引规模场和散户大量入场。

湖南某合作社宣布,未来3个月采购仔猪量同比增长30%,大规模采购计划直接拉高市场对仔猪的需求。安徽散户补栏积极性也大幅提升25%,市场出现仔猪供不应求局面,甚至出现“2500头以上订单需排队7天”的火爆场景。养殖端集中“抄底”情绪,成为推动仔猪价格上涨的第三重强大动力,促使市场迅速从“寒冬”步入“暖春”。

三、狂欢背后的冷静审视:产能现状与潜在风险

仔猪价格的快速反弹,使市场沉浸在乐观氛围中,但在这一繁荣背后,实则隐藏着诸多问题,产能真实情况与潜在风险逐渐显现,犹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打破市场美好预期。

(一)能繁母猪“数量降、效率升”的矛盾

从表面看,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减少27万头,似乎表明产能去化成效显著。然而,深入分析发现,规模场PSY(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已提升至27头/年,较2024年增加3头。这意味着每头母猪的繁殖能力大幅增强。经简单测算,实际仔猪供应量仅下降5%,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5%。

卓创资讯的精准测算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综合考虑生产效率提升因素,当前生猪产能仍高于合理水平8%。这表明,尽管能繁母猪数量有所减少,但生产效率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数量减少对产能的影响。目前“去产能”仅实现“量”的调整,尚未触及“质”的优化,产能过剩问题依然困扰整个行业。

(二)二次育肥与环保退租的后续影响

10月中旬集团场抛售的几十万头仔猪,其后续影响将在2026年3-5月集中显现。届时这些仔猪将集中出栏,与正常出栏量叠加,形成“双高峰”局面,显著增加市场供应压力。

北方环保退租导致10%产能缺口,看似是影响市场供需平衡的重要因素,但实际情况更为复杂。南方规模化猪场的快速扩建迅速弥补这一缺口。广东、广西11月新增仔猪订单量环比增长20%,这一数据反映出区域供应格局的悄然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加剧区域供应失衡,使局部地区供过于求情况更加突出,给市场稳定带来新挑战。

(三)饲料成本与周期错位的潜在风险

当前豆粕价格维持在3800元/吨的高位,对养殖户利润空间造成严重挤压。以7公斤仔猪育肥至120公斤为例,成本高达13.5元/公斤。若2026年生猪价格未能突破14元/公斤,补栏户将面临亏损风险。

回顾历史数据,仔猪价格反弹后3-4个月,若生猪均价未达成本线105%,市场极易出现“二次探底”。2023年,仔猪价格短暂反弹后遭遇暴跌,养殖户损失惨重。如今,类似风险再次出现,市场周期错位问题不容忽视。若不能准确把握市场周期并及时调整养殖策略,养殖户很可能再次陷入亏损困境。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1-10 11:08 , Processed in 0.105166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