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1|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基于今年气候特征和养鸡现实,对今冬明春蛋鸡呼吸道等传染性疫病进行预测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基于今年气候特征和养鸡现实,对今冬明春蛋鸡呼吸道等传染性疫病进行预测评估(一)
真正影响蛋鸡养殖效益的,并非行情,而是疾病;其中,传染性疫病更是蛋鸡疾病中的首要威胁。根据2025年第一季度的行业监测数据,传染性疫病在蛋鸡疾病中的占比约为70%至72%。

1、
搞清楚传染病的传播方式任何传染病流行、传播都离不开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三个环节。

1.1无处不在的传染源:

对于目前的蛋鸡养殖,传染源虽有来自外部感染的风险,但基于鸡本身的携带、排毒污染,割不断的鸡苗(青年鸡)引进,物料流通,鸟类与鼠类传播。试图将鸡场打造成无病原体的真空环境,无疑是‘黄粱一梦’。鸡场之所以能在如此环境下安然无恙,根本原因在于人工主动免疫(如接种疫苗)、被动与主动自然免疫(如卵黄抗体)以及机体自身的防御力的共同作用。 需要补充说明有以下两点。

①不可轻视机体自身所具备的防御能力

健康的机体,即便不进行特异性免疫接种,也有高达95%以上的潜在病原无法进展到“引发疫病”的阶段,这正是动物自身抗病力的核心所在。皮肤黏膜的完整、健康的机体状态是核心。

②特异性免疫接种防控的疫病少之又少:

自然界的微生物中87%是有益或无害,10%是条件下致病,只有3%是致病性微生物。即使如此,在蛋鸡养殖环境中,已知存在多达45-60种常见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此外,随着养殖环境的变化和新病原体的不断发现,未来可能会有更多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出现。

针对如此多的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我们蛋鸡养殖不可能逐一免疫接种,日常只能针对第一类和第二类病原微生物,即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如流感、新城疫等,因其传染快、致病性强、危害程度大,进行免疫接种。其他抵抗疫病的“能力”源自机体本身具备的防御力和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与病原微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的自然免疫。

1.2 切断传播途径绝非“一招制敌”之策:

传染源无处不在,试图彻底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无异于“痴心妄想”我们能做到的是通过隔离、消毒,努力降低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在养殖环境中的数量,让具备强壮防御力的机体,慢慢地与环境中较低水平的病原微生物接触,并逐渐产生自然免疫力,来对抗绝大多数疫病的发生。

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引起鸡群发病需要足够的数量。它们依靠的是团体作战能力,并不是环境中只要有某种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鸡就会发生相应的疫病。

1.3“黄鼠狼专咬病鸡子”是不变的真理

在疫病流行时,绝不是所有动物会感染发病,而只有“易感动物”才会发病。易感动物就是那些本身防御能力弱,又没有足够抗体的动物。这些动物,即使免疫接种,由于体质差,免疫应答能力差,往往也不能产生足以抵御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抗体。这里面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病弱易感鸡是鸡群的危险分子:

从外面看易感的鸡是那些瘦小或精神萎靡的鸡。这些鸡不仅不能产生足够的经济效益,而且在鸡群中还是病原微生物“培养箱”,并成为新的传染源。它们首先被感染发病,病原微生物在其机体内“扩繁”,而后传播开来;随着“易感鸡”发病数量的增多,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数量也在迅速增加,使原本相对“强的鸡”也纷纷发病,成为新的传染源。如此往复,若不加以控制(剔除病死鸡、带鸡消毒、紧急接种),就会导致即使经过特异性免疫的鸡群,随着抗体下降到一定程度,也会在病原的高压下而纷纷发病。这就是带鸡消毒,以及抗体监测、及时补免的重大意义所在。这里要补充的有两点。

及时剔除弱小、病鸡很关键:在每次转群、免疫接种和鸡群发病后,及时剔除弱小和病鸡非常重要。

努力提高鸡群的均匀度和抗病力不可忽视:提升鸡群的均匀度从鸡苗的引进、营养的强化(营养越差,鸡群内部竞争压力就会越大,鸡群的均匀度就会越差)、充足饮水、降低养殖密度和单栋规模等基础管理入手,再辅以提升免疫力的手段,如及时补免相应疫苗,使用β-1.3-D葡聚糖(如宜美提)、酵母细胞壁和其他灵芝多糖产品等。

②易感动物可以互相转换:

这个话题比较容易理解,弱小或病鸡,通过分群管理、营养提升和环境改善,辅助适当的治疗,可以痊愈甚至成为至少外观健壮的正常鸡。但在规模化养殖模式下,过于精细的个性化管理实在难以落实,因此,及时剔除可能是最好的方法。同时,原本体质好、抗体水平高的鸡,在不当管理或应激情况下(如酷暑、寒冷刺激、暴风雪侵袭、长途运输、转群、长时间断水断料、饲养密度过大、断喙、免疫、粗暴抓鸡、陌生人或动物闯入、饲料质地差、霉变、营养不均衡或缺乏维生素A、Se、Zn、Mn等),若不能及时科学补免提升抗体水平,会逐渐成为易感的问题鸡。

有人形象地说:疫病的流行=(一种病原体入侵+另一种病原体入侵)×应激。所以,日常的管理精细化,采用优质原料,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维生素C、硒蛋氨酸、类胡萝卜素(如角黄素,其抗氧化活性远超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叶黄素、杜仲、藤茶等植物提取物,这些成分能显著提升鸡只的抗应激能力,降低应激反应,从而促进鸡只健康和生产性能的提升。

1.4不是鸡群免疫了就不发病:

机体产生坚实抗体的基础是健康的机体。一个健康的机体,配合科学的免疫操作规程,包括合理选择毒株或菌株,以及良好的免疫后管理,例如舒适的环境,才有可能产生足以抵御特定病原入侵的免疫力。不健康的机体,或过量的免疫,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给不健康的鸡免疫,如同原本已经站在悬崖边的人突遭飓风袭击坠落;而大剂量(疫苗或灭活苗)免疫鸡群,则像原本被纤纤玉足轻踏的男子,突然被壮汉猛踩,唯有骨断身亡。

未完待续…

来源:鸡场配方师,作者:赵君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1-8 19:33 , Processed in 0.102271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