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0|回复: 0
收起左侧

[环控] 【分享】家禽养殖实战篇——温度程序设置(中篇)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昨天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温度程序上篇》主要阐述了第1周的温度程序管理。通过初期的温度管理,鸡只会快速适应鸡舍环境,为后期健康生长打下基础。

在鸡只生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2—3周鸡群会常发现个别区域扎堆,尤其是混合首免传支活苗免疫应激,会造成第2周生长过程中长时间持续呼吸道症状;第4—5周,鸡群一旦实施脱温操作,鸡只由于体温调节能力差,脱温后的三两天会出现发蔫症状,重者会造成呼吸道比例增加?

这个现象的发生,从饲养管理的角度来说,原因在于本阶段温度程序设定基础偏差和现场管理中注意事项把握未到位,混合应激叠加造成的结果。

另外,在鸡的阶段性生长的规律中,鸡只绒羽毛的生理性更换是温度适应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2-5周的温度管理,需要怎么样来实操呢?

1、生长规律定基础

在鸡的生长过程中,一般来说,从10日龄开始,鸡只背部/翅下/腹部羽毛陆续开始脱落,14日龄到21日龄是最为脱落最为快速的一周;28日龄以后的鸡只背部羽毛覆盖率不足三分之二,35日龄羽毛覆盖率也就是五分之四左右......

此时羽毛覆盖率的不足,造成鸡只对温度非常敏感。每天温度调控下降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操作,切不可冒进。

2、温度适宜是核心

在这个特殊的生理阶段,温度重点:以鸡只适宜为主。何为适宜?

白天,鸡只采食完毕后,散落均匀,趴着笼内休息,无卧后腹式张口喘气现象,视为白天温度适宜。

夜里,熄灯后,前后端5笼,笼内无扎堆现象(扎堆:单笼内超过5只以上的鸡聚集,或这样的几堆一起),视为夜间温度适宜。

此谓之,温度适宜!

3、实际操作是关键

1)8日龄-28日龄

白天温度:重点关注环控设备显示温度,高于目标温度1.0-1.5℃为适宜;

夜间温度:关注环控显示温度高于目标温度2.5-3.0℃,重点照顾前后端低温区的鸡只温度适宜。

2)29日龄-42日龄

白天温度:环控设备显示温度只是参考,高于目标温度0.5-1.0℃为适宜;

夜间温度:夜间温度高于目标温度2.0-2.5℃,关注前后端低温区鸡只。

3)温度周下降调整幅度

A、温度周下降2-4周下降幅度减缓,每周下降幅度1.0-1.5℃,夏季可以快,冬季缓慢为主。

4、重要应激要避开

1)分层温度管理:当天温度不下降,夜间提高目标温度0.3-0.5度;

2)免疫温度管理:灭活苗免疫时高温控制,鸡群恢复应激快于低温管理。例如:RA灭活苗免后的温度管理,提高温度高于目标4-5℃状态恢复快于2-3℃约8-12小时;

中篇温度程序管理简述到这......

来源:时研Q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1-7 10:27 , Processed in 0.144439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