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0|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未来五年全球牛肉贸易大变局:亚洲需求激增与南美扩张下的机遇与挑战(下)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昨天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四、挑战并存:波动加剧与供需再平衡

(一)三大因素搅动市场稳定

在全球牛肉贸易持续增长的表象下,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对市场稳定构成威胁。地缘政治冲突与贸易壁垒成为全球牛肉贸易的重大阻碍。2025年,美国对巴西牛肉加征50%关税的政策虽获临时豁免,但豁免到期后的不确定性使市场各方担忧。一旦关税正式实施,巴西牛肉在美国市场价格将大幅上涨,可能失去价格优势并被挤出美国市场,这将导致全球牛肉贸易格局发生剧烈变动。同样,中澳牛肉关税谈判的僵持,使澳大利亚牛肉在中国市场份额面临危机,加剧市场不稳定。

疫病与气候风险也给全球牛肉贸易带来沉重打击。2024年,巴西爆发口蹄疫疫情,欧盟迅速对巴西牛肉实施临时禁运,巴西牛肉出口当月损失高达1.2亿美元。在澳大利亚,持续干旱导致牧草生长受阻,牛群饲养面临困难,预计2025年牛肉产量将下降8%。这不仅使澳大利亚牛肉出口量减少,还引发全球牛肉市场供应紧张预期,推动牛肉价格上涨。

成本传导与价格倒挂现象考验全球牛肉贸易的韧性。国际海运费用在过去一年上涨60%,饲料粮价格波动频繁,玉米价格年涨幅达25%,这些成本增加压缩了南美出口商的利润空间。部分中小出口商利润率降至5%以下,为维持运营,出口商不得不提高牛肉出口价格,导致其在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下降,陷入价格倒挂困境。

(二)产量收缩与消费博弈加剧

全球牛肉产量在2024年达到6160万公吨峰值后出现下滑趋势。美国作为全球重要牛肉生产国,牛群存栏量降至60年来最低水平,牛肉产量持续下降。欧盟因环保政策限制,养殖规模缩小,牛肉产量随之减少。在主要生产国产量下降的共同作用下,预计2025年全球牛肉产量将小幅回落1%。

在产量收缩的同时,消费端博弈日益激烈。以巴西为例,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内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人均牛肉消费量已达58千克/年。国内市场对牛肉的旺盛需求使巴西国内牛肉价格在2024年上涨15%,这一价格涨幅促使出口商重新考量“内销-外销”比例分配。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出口商减少出口量,加剧国际市场供应紧张预期,推动国际牛肉价格上涨。而国际牛肉价格上涨又影响国内消费者购买力,形成复杂的供需博弈局面。在此情况下,如何平衡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需求,成为巴西等出口国面临的重要挑战。

五、未来展望:在波动中寻找确定性机遇

(一)供应链韧性建设成破局关键

在全球牛肉贸易的动荡格局中,供应链韧性成为企业应对挑战的关键。为应对市场不确定性,跨国牛肉企业纷纷加速布局“多产区备份”战略,降低单一产区风险。全球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JBS在巩固巴西本土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产区。2024年,JBS在乌拉圭新建一座年产能达50万吨的现代化牛肉加工厂,采用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模式,实现从肉牛屠宰、加工到包装全流程自动化,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这一举措使JBS在乌拉圭市场立足,为其在全球牛肉贸易中增加保障。一旦巴西产区遭遇不可抗力,乌拉圭工厂可迅速填补供应缺口,保障全球市场稳定供应。

万洲国际在阿根廷大力扩建冷链仓储设施。阿根廷作为全球重要牛肉出口国,拥有优质肉牛资源与完善养殖体系。万洲国际通过投资扩建冷链仓储,加强对阿根廷牛肉供应链的掌控。目前,万洲国际在阿根廷的冷链仓储面积已超10万平方米,可存储牛肉及制品5万吨以上。这些冷链仓储设施配备先进温控系统与信息化管理平台,确保牛肉在存储与运输过程中品质不受影响。通过与阿根廷当地牧场、加工企业紧密合作,万洲国际构建起从牧场到餐桌的高效供应链,实现牛肉产品快速调配与精准配送,有效提升企业在全球牛肉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企业在应对市场波动时展现出独特策略。通过创新采用“期货+现货”模式,中国企业成功锁定牛肉价格,降低市场风险。2024年,中国牛肉进口套期保值比例大幅提升至40%,较2020年增长25个百分点。以某大型肉类进口企业为例,该企业在2024年初通过期货市场买入牛肉期货合约,锁定下半年进口价格。当市场价格因供应紧张上涨时,该企业在期货市场的盈利有效弥补现货采购成本增加,确保企业稳定运营。这种“期货+现货”模式帮助中国企业规避价格风险,在全球牛肉贸易中赢得更大话语权。

(二)可持续发展成准入新门槛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下,牛肉贸易准入门槛发生变化。欧盟即将于2026年试点实施的“碳边境税”,成为全球牛肉产业面临的新挑战。该政策要求进口牛肉披露养殖环节碳足迹,对不符合低碳标准的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为满足欧盟市场需求,巴西牧场积极行动,通过申请“雨林保护认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获得该认证的牧场,每公顷牧场固碳量需达30吨以上,这意味着牧场需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如保护雨林、推广可持续养殖技术等。通过这些努力,巴西合规牛肉产品在欧洲市场获得20%的溢价,不仅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还为全球牛肉产业可持续发展树立典范。

这种可持续发展趋势促使全球牛肉产业链向“低碳养殖”加速转型。越来越多国家和企业意识到,只有采用可持续养殖方式,才能在未来全球牛肉贸易中占据优势。在澳大利亚,牧场主通过优化养殖管理减少肉牛甲烷排放。采用精准饲喂技术,根据肉牛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科学调配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肉牛因消化不完全产生的甲烷排放。澳大利亚还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养殖中的应用,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为养殖场供电,降低能源消耗与碳排放。

预计到2030年,可持续认证牛肉将在全球牛肉贸易量中占比35%。这一数据反映市场对可持续牛肉产品的强劲需求,预示全球牛肉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企业需不断创新,积极采用可持续养殖技术与管理模式,加强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牛肉产业向更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全球牛肉贸易中赢得消费者认可与市场青睐,实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结语:在重构中定义未来

未来五年的全球牛肉贸易,将是“需求爆发”与“供应重构”的深度博弈。亚洲市场凭借庞大人口基数与快速增长的消费能力,为全球牛肉贸易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牛肉的追求推动国内牛肉市场持续扩容;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随着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提高,牛肉消费需求不断攀升。这些亚洲国家的市场需求成为全球牛肉贸易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南美产区凭借优越自然条件与成熟产业体系,展现出强大的生产效率优势。巴西的大规模养殖与高效生产使其在全球牛肉出口市场占据领先;阿根廷、乌拉圭的特色养殖与创新发展为全球牛肉市场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选择。南美产区通过不断提升养殖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满足全球市场对牛肉的多样化需求。

对于产业链参与者而言,把握“区域协同、品类创新、合规升级”三大关键要素,是在全球肉类贸易“超级周期”中占据优势的关键。区域协同意味着加强不同产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南美产区与亚洲市场的紧密合作既满足亚洲市场对牛肉的需求,也为南美产区牛肉产品拓展销售渠道。品类创新要求企业不断挖掘市场需求,开发更多符合消费者口味与健康需求的牛肉产品。从高端和牛到特色草饲牛肉,从传统鲜肉到创新预制菜,品类的丰富与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为企业赢得市场份额。合规升级是企业应对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通过遵守各国环保、质量等法规标准,企业能够提升产品品质与信誉,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当巴西的阳光牧场对接中国的餐桌需求,当越南的街头美食融合阿根廷的优质牛肉,全球牛肉产业正书写着全球化发展的新篇章。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全球牛肉产业将在变革中持续前行,在重构中塑造未来。

来源:肉类食品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1-7 10:27 , Processed in 0.290898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