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4|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育雏末体重不达标:蛋鸡开产慢、产蛋少的隐形杀手!(附改善建议)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前天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为一名养殖户,可能遇到过这样的困惑:精心饲养的鸡群,到了产蛋期,产蛋率却总是不尽如人意?为什么有些母鸡高产稳产,有的鸡光吃料不下蛋?

一项针对海兰褐蛋鸡的深入研究揭示了背后的秘密:育雏期结束时(6周龄)的体重,是判断母鸡未来产蛋能力的重要早期信号。

qw1.jpg
为验证这一结论,研究人员将640只6周龄海兰褐蛋鸡分为正常体重组(461克) 与轻体重组(348克),在相同饲料、相同环境下,跟踪记录从“小鸡”到“老鸡”(6-72周龄)的全程表现。
数据说话:体重偏轻的鸡,后来怎么样了?
1)生长:能追上,但已错过时机
数据显示,偏轻组母鸡在21-24周龄增重加快,到23周龄时体重追平正常,20周龄时体格指标也基本接近。
看似“后来居上”,但这份迟来的追赶,并没能换来理想的产蛋表现。
2)开产:起步晚,开局就落后
轻体重母鸡的“开产”时间明显晚于正常组。
  • 开产日龄:晚约6.3天(产第一枚蛋计)。
  • 达到5%产蛋率:晚约10.7天
这意味着,它们的有效产蛋周期从一开始就延迟了,相当于错过了一段宝贵的“黄金产蛋时间”。
3)产蛋表现:全面落后,差距持续长久
这是最能体现早期体重影响的核心环节。从18到72周龄,偏轻组母鸡在产蛋关键指标上全面落后:
🔺高产鸡(产蛋>250枚)比例:69.52% ←偏轻组 | 正常组→ 87.38%。🔻低产鸡(产蛋<200枚)比例:24.97% ←偏轻组 | 正常组→ 3.76%
也就是说,在偏轻组里每4只就有1只是低产鸡,而正常组每25只中还不到1只
4)蛋品质:影响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两组鸡蛋在蛋重、蛋壳质量、蛋白品质等关键指标上多数时期并无明显差别。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蛋好不好”,而在于“能不能稳定、高产地下蛋”。

qw2.jpg


实践建议:如何高效管理?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规律,更给出了一份清晰的清晰的落地方案

核心建议:在6周龄育雏结束时,统一称重,果断淘汰体重低于群体平均25%以上的雏鸡

为什么这么做效益高?
  • 精准淘汰,降本增效:早期不达标的鸡只,日后多半是“低产鸡”。及早淘汰,能直接省下后续的饲料、疫苗和人工成本,集中资源培育高产鸡群。
  • 优化鸡群,便于管理:淘汰弱雏后,鸡群整体均匀度高,后续的喂料、免疫等管理措施更容易统一,为实现高产稳产打下坚实基础。
  • 操作简单,时机关键:6周龄是通过体重预测未来产蛋能力的最佳时期。此时筛选,比到了产蛋期再挑挑拣拣更省事、更经济。

小 结

育雏期结束时的体重,是一个清晰、可测量、且至关重要的“早期预警信号”。通过把好育雏期末的“体重关”,实施精准的早期淘汰,养殖者可以有效地优化鸡群结构,实现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

参考资料:https://doi.org/10.3390/ani15091292.

来源:蛋鸡营养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1-5 00:42 , Processed in 0.186356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