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6|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白斑蛋(钙斑蛋)发生原因及改善方案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前言

白斑蛋是指蛋壳表面出现白色或浅色斑点、斑块状异常沉积,形似“补丁”或“白斑”,触感略粗糙或有凸起感的鸡蛋,斑点通常呈不规则分布,大小不一,严重时密集覆盖蛋壳表面,影响鸡蛋外观品质与商品价值。

白斑蛋虽然多数情况下不影响鸡蛋内部品质,但因外观缺陷常被归为“次品蛋”,直接造成销售价格下降或被剔除,给养殖场带来经济损失。此外,白斑也可能是蛋鸡钙代谢异常、输卵管功能波动或营养失衡的早期信号,需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qw1.jpg

qw2.jpg

白斑蛋的发生与钙磷营养不平衡、输卵管健康状态、鸡龄、环境应激、疾病影响等因素密切相关,需从营养调控、饲养管理和健康监控等环节系统分析原因并制定对策。

一、鸡群日龄因素

1、刚开产鸡群:由于开产时间不一致,添加一定量石粉后对于少部分晚开产的鸡,石粉等钙添加量相对过剩,这些钙沉积在肾脏内,在开产后多余的钙沉积在蛋壳表面形成白斑蛋。

2、产蛋后期:输卵管功能与蛋壳腺分泌能力逐渐下降,钙质沉积速度减缓、分布能力变差,钙斑蛋比例显著高于高峰期鸡群。

二、营养因素

1、钙磷比例失衡:日粮中钙过高而磷不足,或磷过高抑制钙吸收,会导致钙在蛋壳腺内分布不均,形成斑块状沉积。

2、钙源质量或粒度不当:使用大颗粒石粉比例过高,未与细颗粒钙搭配使用时,蛋鸡在夜间无法有效获取可溶性钙,导致局部钙化不全或堆积;钙源中含杂质、重金属或霉变,也会干扰钙的正常代谢与沉积,形成异常斑点。

3、维生素D3缺乏或代谢异常:维生素D?是钙吸收和沉积的“关键调控因子”。若日粮中维生素D?不足,或鸡群存在肝肾功能障碍,即使钙充足,也无法有效沉积到蛋壳中,造成局部钙斑。

4、微量元素失衡:锰、锌、镁等元素参与蛋壳基质形成。若这些元素缺乏会影响钙的有序沉积,诱发斑点状异常。

三、饲养管理因素

1、日粮混合不均匀:石粉在饲料中混合不均匀,会导致部分鸡只摄入过多钙、部分摄入不足,造成群体内钙沉积差异,部分蛋出现钙斑。

2、补钙时机不当:蛋壳主要在夜间熄灯后6~8小时形成,若傍晚补钙过晚、或夜间受到光照干扰,会影响钙的有效利用,导致沉积不均。

3、应激因素影响:高温、转群、免疫、噪音等强应激,会导致鸡体内分泌紊乱,干扰钙代谢与蛋壳腺功能,形成钙斑或蛋壳粗糙。

四、鸡群健康因素


1、输卵管功能异常:蛋壳腺是钙沉积的核心部位。鸡群存在轻微输卵管炎、机能衰退或炎症反应,会导致钙质附着不均匀,形成局部斑块或粗糙面。

2、疾病隐性影响: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等病毒性疾病,即使未表现出明显临床症状,也可能损伤生殖系统,间接导致蛋壳质量下降。

五、改善与预防方案

1、优化钙磷比例与钙源结构

2、补充维生素D?与微量元素

3、保证日粮混合均匀度

4、傍晚或熄灯前3~4小时投喂高钙日粮或额外补钙

5、控制减少环境应激

6、定期监测蛋壳质量

7、疫苗接种与疫病防控

总:通过系统化、精细化的管理,可显著减少钙斑蛋发生,提升鸡蛋整体商品价值与养殖效益。

来源:金鸡工程服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0-24 22:42 , Processed in 0.161566 second(s), 3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