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3|回复: 1
收起左侧

【分享】蛋鸡养殖中,霉菌毒素的形成、危害及防治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昨天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qw1.jpg

在蛋鸡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蛋鸡产蛋率下降、蛋壳质量变差,甚至不明原因死亡,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隐形杀手——霉菌毒素。

近年来,霉菌毒素对蛋鸡养殖的危害日益凸显。据研究显示,饲料原料或配合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出率高达70%-100%,超标率为20%-80%,且多为多种霉菌毒素组合污染。这个惊人的数据揭示了霉菌毒素污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它们正悄然成为蛋鸡养殖业的“万病之源”。

一、霉菌毒素:无处不在的隐患

霉菌毒素是霉菌滋生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目前已了解的霉菌毒素多达300种以上,畜禽生产中常见的也有十几种。对蛋鸡养殖危害最大的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AFB1)、玉米赤霉烯酮(ZEA)、呕吐毒素(DON)、赭曲霉毒素A(OTA)、伏马毒素(FB)和T-2毒素等。

这些毒素究竟从何而来?霉菌毒素的产生贯穿于饲料作物的生长、收获、贮存和饲料加工的整个链条。

在作物生长期间,田间霉菌如青霉菌属、麦角菌属、镰刀菌属等就可以感染作物。它们最喜欢阴冷潮湿的天气,在5-25℃的温度下就能大量繁殖。而储存期间,仓储霉菌如曲霉菌属等在适宜温度(25-30℃)和湿度(80%-90%)条件下快速生长繁殖,产生毒素。

二、污染途径:从饲料到蛋鸡

蛋鸡主要通过摄入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而受到危害。配合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出率超出90%,明显高于单一饲料。令人担忧的是,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及T-2毒素在配合饲料中的检出率甚至高达100%。

“看不到霉变,就没有毒素”是一种常见的误解。实际上,只有霉变非常严重的玉米,我们肉眼才能够看到霉斑。对于大多数轻微霉变的玉米,我们肉眼看不见,但并不代表没有毒素。

霉菌的生长和毒素的产生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下,特别是梅雨季节,霉菌会大量生长繁殖。我国南方地区,无论是饲料原料还是饲料产品,霉菌检出率和霉菌带菌量都大大高于北方地区。

三、多重危害:蛋鸡的健康杀手


霉菌毒素对蛋鸡的危害是全方位、多系统的,常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和生产性能下降。

1、生殖系统受损

霉菌毒素会导致种鸡出现产蛋下降、受精率下降、孵化率下降等问题。子代则表现为生长不良,发生肠道综合症且难以控制。

玉米赤霉烯酮具有雌激素样作用,会引起蛋鸡卵巢萎缩,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下降。

2、肝脏与肾脏损伤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高毒性、高诱变性和高致癌性的化合物。它主要损害肝脏,导致鸡群法氏囊和胸腺萎缩,皮下出血,免疫反应差。

赭曲霉毒素主要攻击肾脏、免疫系统及造血系统,导致钙磷吸收不全、骨骼脆弱。

3、免疫系统抑制

单端孢霉素类毒素是一类强有力的免疫抑制剂,能影响鸡群免疫细胞,降低机体免疫应答能力。这些毒素引起的典型症状是采食量降低,故统称为“拒食霉菌毒素”。在某些病例中还出现呕吐现象,因此呕吐毒素又被称为“呕吐素”。

4、消化系统病变

T-2毒素侵害消化道,导致口部、胃及肠道病变,口腔、皮肤受刺激出现病灶。呕吐毒素则损害肠道、骨髓、脾脏,导致采食量降低。

临床上,很多的肝破裂、卵泡不发育以及胃肠消化道问题都与霉菌毒素堆积有很大关系。

四、识别诊断:霉菌毒素中毒的征兆

蛋鸡霉菌毒素中毒的表现多样,常与其他疾病症状相似,容易造成误诊。养殖朋友需要特别关注以下信号:

产蛋性能变化:蛋鸡出现蛋变小、蛋壳脆、颜色变浅等现象,产蛋率不明原因下降,蛋壳质量变差。

消化系统症状:鸡群可能出现厌食、拒食、呕吐、腹泻、生长发育不良。

外观与行为表现:被毛粗乱,精神抑郁,低头,弓背,神经失调,肌肉协调性丧失。

免疫抑制表现:疫苗免疫失败,容易诱发新城疫、传支、流感等病毒性传染病。临床难以控制。

当蛋鸡出现上述症状时,养殖户应考虑到霉菌毒素中毒的可能性,并及时检查饲料质量。

五、防控策略:从源头到管理

面对霉菌毒素的威胁,蛋鸡养殖朋友需要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从源头减少污染风险。

1、严把饲料原料关

选择优质、无霉变的原料是防控霉菌毒素的第一道防线。玉米等谷物原料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2.5%以下。植物饼粕、麸皮、鱼粉等水分含量不宜超过12%。

2、改善储存条件

储存饲料的仓库应通风良好、干燥、阴凉。饲料产品的包装应保证密封性好,以断绝好氧性霉菌的空气来源。饲料在加工过程中若散热不彻底,会导致水分凝结,使饲料易产生霉菌。因此,饲料加工后要及时冷却至室温以下,达到要求的含水量以下后再进行包装和贮存。

3、科学饲养管理

喂料要少喂、勤添、多匀料,避免料槽中饲料发霉。密切关注饲料状态,一旦发现霉变迹象,立即停止使用。

来源:艾格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鸡网学院终级

为中国畜牧业添能加油!

Rank: 10Rank: 10Rank: 10

勤劳奉献奖优秀会员奖添砖加瓦奖社区居民社区明星忠实会员常驻居民奖新人进步奖热心助人勋章

来自
河南郑州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今年的霉菌问题会更突出、更严重,应该引起重视,严把原料关,谨防霉菌危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0-23 12:08 , Processed in 0.187647 second(s), 3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