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6|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猪价跌回“6元时代”:2025年生猪行业如何穿越周期寒冬?(下)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昨天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四、期货与资本:情绪波动中的周期底部研判

(一)期货盘面反映供需宽松格局

在生猪市场的动态变化中,期货盘面能够直观反映市场对未来供需格局的预期。2025年10月,生猪期货主力合约LH2511走势备受关注,其价格持续贴水现货,一度跌至11500元/吨,与现货价格相比,贴水幅度达10%。这一明显的贴水情况并非偶然,深刻反映出市场对远期供需宽松局面的担忧。

正信期货李晓东分析指出,当前期货价格已充分考虑能繁母猪去化3%的预期。这表明市场参与者在定价时已将未来产能可能的缩减情况纳入考量。然而,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若四季度能繁母猪去化速度超出预期,盘面极有可能提前迎来反弹行情。回顾2024年,期货市场也曾出现类似情况,当时市场对未来猪价走势存在分歧,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出现较大偏差,但随着后续供需关系逐渐明朗,期货价格最终回归与现货价格相匹配的水平,这为理解当前期货盘面波动提供了参考。

(二)资本加速洗牌:现金流决定生存能力

从资本角度分析生猪行业,2025年三季度数据显示行业内部正在经历深刻变革。Wind数据表明,整个生猪养殖板块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45%,直观反映出行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面临的资金压力。然而,牧原、温氏等行业龙头企业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凭借150-200亿元的巨额现金储备,在行业困境中仍具备逆周期扩张实力。

牧原股份在2025年上半年不仅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稳定流入,还通过合理资金调配加大对新产能建设的投入。温氏股份则凭借多元化业务布局,在禽业和养猪业之间实现现金流有效互补,进一步增强资金韧性。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散户在资本博弈中处境艰难。由于缺乏足够资金储备和稳定融资渠道,他们面临银行抽贷的巨大压力。据业内人士预测,四季度中小散户退出比例可能高达15%-20%。这意味着大量中小养殖户将被迫退出行业,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市场格局正在被重新塑造。

五、周期展望:磨底期的机遇与挑战

(一)短期:震荡磨底,春节前或迎阶段性反弹

展望2025年四季度,生猪市场仍将在震荡中艰难前行。业内专家普遍预计,猪价将在12-13元/公斤区间震荡,处于磨底阶段。但市场存在变数,若能繁母猪去产能速度加快,月均去化达到1.5%以上,再加上春节前传统腌腊需求的强劲拉动,猪价有望迎来阶段性反弹,价格可能攀升至14-15元/公斤。

不过,这波反弹面临诸多挑战,二育入场节奏和冻肉库存消化速度成为关键变量。若二育养殖户大量涌入市场抢购仔猪进行二次育肥,短期内将减少市场生猪供应量,推动价格上涨,但后期集中出栏又会加剧市场供应压力,导致价格下跌。冻肉库存消化情况同样不容忽视,目前国内冻肉库存处于高位,若春节前无法有效消化,集中投放市场将对猪价反弹形成较大阻力。

(二)中长期:穿越周期的关键变量

成本控制能力:未来三年,生猪养殖行业竞争将愈发激烈,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企业立足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据行业数据预测,完全成本低于12元/公斤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明显优势。随着行业技术进步和管理经验积累,整个行业成本线有望进一步降低,向11.5元/公斤靠拢。牧原股份通过智能化养殖和精细化管理,不断优化养殖流程,降低生产成本,为行业树立成本控制标杆。中小养殖户应积极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提高养殖效率等方式降低养殖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

产业链协同:为应对猪周期剧烈波动,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注重产业链协同发展。牧原、新希望等行业巨头纷纷加速布局屠宰端,通过“养殖+屠宰”一体化模式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有效联动。这种模式不仅能提高企业附加值,还能通过屠宰端调节作用平抑猪价波动对养殖环节的影响。当猪价下跌时,屠宰端可加大收购量,消化过剩产能;当猪价上涨时,能及时将猪肉投放市场,满足需求。

对于中小散户而言,在资源和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盲目跟风扩张规模并非明智选择,向“专精特”方向转型或许是更好路径。聚焦地方特色品种,挖掘独特市场价值,开展有机养殖,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走差异化竞争道路,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找到生存空间。

政策敏感度:生猪产能调控政策作为稳定市场的重要手段,对行业发展影响深远。企业应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把握收储、补贴等政策窗口,合理调整生产计划。当猪价过低时,政府往往启动收储政策,企业应抓住机会积极配合,减少市场供应压力,稳定猪价。对于符合补贴条件的项目,企业应及时申报,争取政策支持,降低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

结语:周期寒冬中的生存法则

2025年,生猪行业深陷“去产能”困境,面临严峻挑战,但这也孕育着新的产业格局。对于养殖企业而言,这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考验,考验着现金流稳定性与成本控制能力。对于投资者来说,需保持冷静与耐心,等待能繁母猪去化彻底完成、消费市场回暖的双重信号确认,方可做出明智投资决策。

一位资深养殖户表示:“猪周期如同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没有永远的低谷,也没有永远的高峰。熬过去的关键在于——手里有粮,账户有钱,心里有底。”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在猪周期寒冬中生存的关键。手里有粮,意味着企业要有足够物资储备,以应对饲料短缺、疫病爆发等突发情况;账户有钱,强调了现金流的重要性,只有资金链不断裂,企业才能在困境中坚持;心里有底,则是对自身养殖技术、管理水平和市场洞察力的自信,有了这份自信,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从容应对。

当行业完成产能出清,那些在寒冬中坚守、在困境中蜕变的企业将迎来下一轮周期的曙光。届时,市场供需将重新平衡,猪价将回归合理区间,整个生猪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是每一个生猪行业从业者所期待的未来。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0-17 10:46 , Processed in 0.095628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