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5|回复: 0
收起左侧

[转载/分享] 新玉米下来之后,更要关注霉菌及其毒素的控制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昨天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信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霉菌及其毒素对畜禽健康与生产性能具有显著负面影响,并可通过食物链传递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对于采用玉米-豆粕型日粮而言,控制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的关键在于原料玉米的质量管控。在每年9-10月新玉米收获季节,由于其水分含量偏高且环境温度较高,需特别加强新玉米的晾晒处理,科学、规范使用脱霉剂。

qw2.jpg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此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1、玉米含水量、环境温度与霉变发生时间呈显著正相关:

饲用玉米的安全水分含量应严格控制在≤14%,过高的水分不仅会导致日粮能量与蛋白质水平失衡,还会加速玉米霉变进程。新收获玉米的含水量普遍超过20%,即使经过自然晾晒,其水分含量仍维持在17%以上。因此,该时期玉米的使用需遵循特定技术规范。

qw3.jpg

1.1 玉米的科学选用原则:

此时期建议优先选用上年陈玉米或东北产区的烘干玉米;新玉米即使经晾晒处理至水分含量≤14%,仍需经过45天以上的后熟期,并添加专用玉米酶制剂、适量豆油及酵素T500后与陈玉米混合使用。经济条件允许的养殖主体,可采用优质陈玉米至次年春季,再逐步更换为当年新玉米。

1.2 料塔储存的安全管控:

9-10月新玉米收获期间,我国多数地区仍处于高温环境,研究表明炎热条件下筒仓外壁金属温度可达50~60℃,仓内上层玉米温度可超过55℃。这种环境不仅加速饲料氧化酸败与营养物质流失,还会促进高水分新玉米霉变(昼夜温差导致的仓内冷凝水现象进一步加剧霉变进程)。因此,除对筒仓外壁进行隔热处理(如涂刷隔热涂料或聚氨酯涂层)外,高水分新玉米的储存周期严禁超过3-5天。

qw4.jpg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此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2.2 脱霉剂的应用原理与技术规范:

霉菌毒素污染是养殖业与食品工业面临的全球性难题,饲料一旦受到霉菌毒素污染,其毒性成分难以完全消除。

2.1 复合脱霉剂的协同使用:

霉菌毒素的去除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吸附、生物降解及化学降解三大类。在脱霉剂选择上,应采用具有吸附功能的制剂(、兼具生物降解与吸附作用的制剂及具有脱毒解毒与肝脏修复功能的制剂进行互补性混合使用或交替使用。此外,具备条件的养殖场可采用饲料氨化处理技术(法国、塞内加尔、印度、英国等国家的饲料加工厂已建立标准化工业氨化流程),或在饲料中添加适量酸化剂(除甲酸外,多数有机酸可有效抑制霉菌繁殖并降低现有霉菌污染水平)。

2.2 玉米原料的预处理工艺:

玉米在投入使用前需进行过风与过筛处理,该工艺可有效去除霉变粒、破碎粒、细小颗粒及其他杂质,显著降低霉菌初始污染水平。

2.3 养殖环境的精细化管理:

鸡舍环境条件易导致霉菌滋生,通过合理通风可降低舍内及料槽中饲料的湿度,从而减少霉菌危害;同时应加强乳头饮水器与水线系统的维护,防止漏水污染饲料,并实施少喂勤添的饲喂制度,避免饲料在料槽内堆积发酵,坚持每日至少一次的净槽操作,该综合管理模式是降低霉菌及其毒素危害的简便有效措施。

来源:鸡场配方师,作者:赵君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0-6 13:40 , Processed in 0.123316 second(s), 2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