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1|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牛肉价格为何突然“牛”起来了?这三大核心逻辑揭秘(下)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昨天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四、未来走势分析:供需紧平衡下的价格稳定性

(一)国内供给:至少 2 年的供应缺口期

国内牛肉市场供给端面临挑战。由于前期基础母牛存栏量持续下降,新生犊牛数量大幅减少,预计 2025 - 2027 年,国内肉牛出栏量将年均减少 3% - 5%,市场上牛肉供应量将持续减少,供不应求局面将更加严重。

即使当前养殖户看到价格上涨希望并加速补栏,由于肉牛繁殖和饲养周期长达 2 年,新增产能最早要到 2027 年下半年才能释放。未来两年的供给缺口将对牛肉价格形成有力支撑,使其在高位持续运行。

(二)国际市场:量减价升成为趋势

国际市场上,牛肉供应形势不容乐观。海外主要出口国如澳大利亚、巴西等面临疫情、饲料涨价等多重压力,预计 2025 年,澳大利亚和巴西牛肉出口量将下降 5% - 8%,而价格将同比上涨 15% - 20%,这将增加我国进口牛肉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牛肉进口策略将发生转变,从 “增量保供” 转向 “优质优价”,更加注重进口牛肉品质。高端进口牛肉价格可能进一步上涨。

(三)消费支撑:刚需稳定性与结构升级

尽管牛肉零售均价重回 30 元 / 斤以上,给消费者带来一定压力,但中式餐饮对牛肉的刚性需求依然稳定。火锅、卤味等餐饮行业对牛肉需求量大,支撑市场需求。

随着健康饮食理念普及,消费者对高端部位牛肉如眼肉、菲力等的需求不断增长,增长率达到 5%。消费结构升级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牛肉价格中枢上移。

五、行业启示:从 “量” 的竞争向 “质” 的突破转变

(一)养殖户:理性补栏,关注政策优惠

对于养殖户而言,当前牛肉价格回升带来盈利希望,但不应盲目跟风扩产。应理性看待市场价格波动,密切关注政策导向,抓住农业农村部 “基础母牛扩群提质” 等补贴政策机遇,优先补栏优质品种,提高养殖效益。例如宁夏同心县,当地政府筹措 2500 万元鼓励补栏,扩大 “见犊补母”“饲草料补贴” 覆盖面,养殖户杨思格在政策支持下补栏 180 多头育肥牛,按当前行情一头牛能赚 5000 元以上。同时,养殖户可借助期货、保险等金融工具,对冲价格波动风险,稳定养殖收益。

(二)加工企业:布局全产业链,开拓细分市场

牛肉加工企业需突破传统单一加工模式,向全产业链布局延伸。一方面,拓展牛肉深加工领域,开发预制菜、休闲食品等多元化产品,满足快节奏生活下消费者对便捷食品的需求。市场上涌现的牛肉干、牛肉罐头、即食牛肉片等休闲食品,以及牛肉火锅底料、牛肉炒饭预制包等预制菜,深受消费者喜爱。另一方面,开拓细分市场,针对健康养生需求,开发低脂高蛋白等功能性产品;针对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研发专属牛肉制品。建立 “养殖 - 屠宰 - 加工 - 零售” 闭环产业链,降低中间环节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

(三)消费者:理性看待价格波动,关注性价比

作为消费者,面对牛肉价格波动,应保持理性消费观念。短期内,可优先选择国产冷鲜牛肉,其在新鲜度和口感上更具优势,且性价比往往高于进口冻品。以本地农贸市场和生鲜超市的国产冷鲜牛肉为例,价格相对稳定,品质也有保障。中长期来看,关注企业促销节点,如 “双 11”、春节前等,这些时段商家通常会推出优惠活动,此时囤货可降低采购成本,避免在价格高位盲目追涨。

结语:价格回升不仅体现市场变化,更是产业转型的重要信号

2025 年牛肉价格的 “触底回升”,不仅是市场价格的波动,更具有深远意义。它是供需错配下市场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肉牛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转折点,为产业升级转型敲响警钟。

过去,在 “进口冲击” 与 “产能过剩” 的双重压力下,中国肉牛产业面临巨大挑战,发展受到阻碍。然而,压力也促使产业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实现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提升的转变。如今,价格波动为产业变革提供了契机。

对于肉牛产业从业者来说,把握市场周期规律是立足行业的基础。只有深入了解市场变化趋势,才能在价格波动中做出正确决策。同时,强化技术创新至关重要,无论是养殖技术改进还是加工工艺提升,都能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提高产业竞争力。

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这一轮牛肉价格上涨也是重新认识国产牛肉品质的好时机。在关注价格的同时,不妨更多了解国产牛肉在品质提升、养殖方式优化等方面所做的努力,支持本土肉牛产业发展。相信在市场与产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肉牛产业将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肉类食品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10-4 05:09 , Processed in 0.135328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