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3|回复: 1
收起左侧

[每日话题] 蛋价旺季“哑火”:3.65元/斤暂稳背后,3元/斤警报已拉响(下)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发表于 昨天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三、需求端“三重困境”:消费、替代、成本齐压制

  在鸡蛋市场供应端压力较大的同时,需求端也面临诸多困境。消费市场热度减退、食品工业需求大幅下滑以及成本支撑不稳定,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共同对鸡蛋需求形成强大压制,使得鸡蛋市场供需失衡问题愈发严重。

  (一)传统消费旺季“退热”,家庭采购量降10%

  农贸市场监测数据表明,9月家庭周均购蛋量为1.2公斤,较去年同期减少0.15公斤。江苏南京某社区农贸市场的鸡蛋摊主陈阿姨称:“今年鸡蛋销售情况不佳,以往中秋前后,居民会多购买一些鸡蛋储备,今年购买人数明显减少,多数人仅购买少量,满足几天食用即可。”某社区超市经理分析:“蔬菜价格下跌15%,猪肉价格为13.8元/公斤,处于低位运行,鸡蛋性价比优势不再,消费者更倾向于‘菜蛋搭配’,而非单一囤蛋。”上海一家社区超市的鸡蛋销售区工作人员也证实:“近期蔬菜价格较低,许多顾客购买蔬菜时顺便购买几个鸡蛋,不像以往会专门大量采购鸡蛋。”

  (二)食品工业需求“腰斩”,月饼厂提前10天停收

  往年中秋前一个月,月饼厂日耗蛋量可达2万吨,2025年因烘焙市场萎缩,高峰期日耗仅1.2万吨,且9月15日已基本停止收蛋,较常年提前10天。广东某食品厂负责人透露:“豆沙、莲蓉馅料占比提升,蛋液使用量下降30%,鸡蛋在烘焙原料中的地位被替代。”广东某大型月饼生产企业的负责人李先生无奈表示:“如今消费者愈发注重健康,对低糖、低脂月饼的需求增加,我们只能调整馅料配方,减少鸡蛋使用量,这导致我们对鸡蛋的采购量大幅下降。”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豆沙、莲蓉馅料在月饼市场的占比不断提高,从2020年的30%提升至2025年的45%。这一变化趋势使得蛋液在烘焙原料中的地位逐渐被替代,进一步压缩了鸡蛋在食品工业领域的需求空间。许多食品厂纷纷调整生产策略,减少对鸡蛋的依赖,转而寻求其他替代品,这给鸡蛋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

  (三)成本支撑“虚胖”,养殖利润昙花一现

  豆粕价格从4100元/吨回落至3050元/吨,饲料成本降至3.05元/斤,短暂支撑养殖利润转正(0.2元/斤)。但中小散户仍处于盈亏线边缘,称“设备折旧、人工成本占比高,蛋价低于3.5元就会亏损,目前主要依靠淘汰老鸡赚取差价”。河南某小型蛋鸡养殖场的养殖户王大叔表示:“虽然目前豆粕价格下降,养殖成本有所降低,但其他成本依然较高,设备需要折旧,人工费用也不能减少,蛋价不高就难以盈利,只能靠卖淘汰鸡勉强维持。”

  对于许多中小散户而言,设备折旧和人工成本是两项重要开支。在当前蛋价低迷的情况下,这些成本压力愈发突出。即便豆粕价格有所回落,短暂支撑养殖利润转正,但这种利润提升只是暂时的。一旦豆粕价格再次上涨,或者蛋价继续下跌,养殖户将再次陷入亏损困境,这也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养殖积极性和市场稳定性。

  四、后市预测:3.0元/斤保卫战即将打响

  在经历中秋备货的短暂刺激后,鸡蛋市场再次陷入低迷。对于后市走向,市场各方高度关注。从短期来看,国庆前蛋价可能出现“最后一跌”;从中长期来看,产能去化速度将决定蛋价筑底时长;整个行业也需从本轮“旺季不旺”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赌周期”转向“控产能”,以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

  (一)短期:国庆前或现“最后一跌”

  随着节日效应完全消退,10月上旬需求将进入年内最低谷。此时,家庭采购量会进一步减少,中秋、国庆双节过后,人们对鸡蛋的储备需求已得到满足,短期内不会大量购买。餐饮行业也会因节日期间的集中消费进入调整期,对鸡蛋的采购量相应下降。再加上冷库蛋加速出库,业内预测蛋价可能跌破3.2元/斤,国庆假期前后恐下探至3.0元/斤,逼近2020年同期的历史低位。山东某冷库负责人已开始为冷库蛋出库发愁:“当前市场行情极差,这些冷库蛋若不尽快售出,损失将更大,但价格过低,无人愿意接手。”河南某鸡蛋批发市场的批发商也对蛋价下跌表示担忧:“近期蛋价持续下跌,库存较多,应对办法有限。”

  (二)中长期:产能去化速度决定筑底时长

  农业农村部专家指出,若10-11月淘鸡量不能达到1.2亿只(占存栏9%),春节前存栏量将升至13.5亿只,形成“供应过剩-价格下跌-惜淘加剧”的恶性循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养殖户大多处于观望状态,期望蛋价回升,这导致淘鸡量难以达到预期。乐观情况下,2026年Q1存栏回落至12亿只,蛋价方能回归3.8-4.0元/斤的合理区间。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养殖户共同努力,加快产能去化速度。江苏某规模化蛋鸡养殖场的负责人表示:“我们明白当前产能过剩,但一下子淘汰大量鸡只,损失过大,还是希望市场能尽快好转。”这种心态在养殖户中较为普遍,也使得产能去化面临较大困难。

  (三)行业警示:从“赌周期”到“控产能”

  本轮“旺季不旺”给养殖端敲响了警钟。卓创资讯统计显示,2024年以来新建的规模化蛋鸡场中,30%因盲目扩产面临资金链压力。许多企业在前几年蛋价上涨行情下,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却未充分考虑市场供需变化。业内呼吁建立“存栏量-淘汰量-补栏量”动态平衡机制,避免重蹈2017年产能过剩的覆辙。2017年,由于产能过剩,蛋价大幅下跌,许多养殖户遭受重大损失。如今,历史教训再次摆在眼前,行业需深刻反思,加强自律,共同维护市场稳定。河北某蛋鸡养殖合作社的负责人表示:“我们应加强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制定合理的养殖计划,避免盲目扩产,以保障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调控机制,实现产能合理控制,鸡蛋市场才能摆脱当前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语:鸡蛋价格“挤泡沫”,谁在裸泳?

  当3.65元/斤的蛋价稳定时,掩盖的是13亿只存栏带来的沉重压力;当期货市场提前预支下跌时,反映的是供需失衡的深层矛盾。对于养殖户而言,与其期待“节日救市”,不如加快老鸡淘汰、控制补栏节奏;对于消费者来说,短期蛋价难以上涨反而下跌,不妨趁低价储备优质蛋白。这场3.0元/斤的“保卫战”,终将考验整个行业,是被动去产能的剧痛,还是主动转型的重生?(数据支持:卓创资讯、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特约专家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来自
河南省 郑州市
发表于 昨天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
“(三)成本支撑“虚胖”,养殖利润昙花一现

  豆粕价格从4100元/吨回落至3050元/吨,饲料成本降至3.05元/斤,短暂支撑养殖利润转正(0.2元/斤)。”  
   目前饲料成本不会这么高吧,即便是每公斤也达不到这么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9-28 03:39 , Processed in 0.168919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