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专业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6|回复: 0
收起左侧

[分享] 仔猪价格腰斩!生猪市场陷入“价量双杀”,养殖户何时迎来转机?(上)

[复制链接]

鸡病专业网编辑

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Rank: 46

来自
河北衡水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生猪市场现状:价格持续下行,仔猪价格逼近成本线

(一)生猪价格:旺季表现不佳,全国均价跌破成本线

近期,生猪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下行态势。据 Mysteel 农产品监测数据,截至 9 月 13 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价为 13.24 元 / 公斤 ,与月初相比,在短短十几天内便进入加速下跌阶段,跌幅达 4.8%。从地域分布来看,东北、华南等地价格领跌,其中辽宁生猪均价已降至 12.8 元 / 公斤,广东也跌破 13 元 / 公斤。在此价格水平下,部分散户猪场自繁自养每头猪亏损超过 150 元,即便行业内头部企业也已逼近盈亏平衡点。

在往年同期,随着气温降低,居民对猪肉的消费需求通常会有所增长,生猪价格往往会迎来上涨行情。然而今年情况反常,市场需求并未出现明显提升,养殖户所期待的 “金九银十” 旺季行情并未如期而至。以餐饮行业为例,其作为猪肉消费的重要力量,今年不少餐厅的客流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并无显著增长,对猪肉的采购量也难以实现提升。

(二)仔猪价格:半年跌幅达 40%,超 30% 养殖户停止补栏

仔猪市场同样面临严峻形势,呈现同步下行趋势。当前,7kg 断奶仔猪均价为 284.29 元 / 头,环比上周大幅下跌 9.95%,与 7 月中旬相比,累计跌幅高达 40%,同比下跌 29.43%。山西、湖南等地主流价格在 270 - 300 元 / 头,已接近 260 元 / 头的成本线。

一位来自山东的养殖户表示:“4 月时抓一头仔猪需 500 元,而如今不到 300 元都乏人问津。目前中小散户基本都停止补栏,大家都担忧养殖后会面临更大亏损。” 据了解,目前超过 30% 的养殖户已停止补栏,其余养殖户大多持观望态度,不敢轻易进行补栏操作。

二、三重压力交织:供需失衡背后的深层矛盾

(一)供应端:产能过剩进入 “兑现期”

能繁母猪去化缓慢:能繁母猪作为生猪供应的源头,其存栏量直接决定未来一段时间的生猪出栏量。截至 7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仍高达 4042 万头 ,虽较峰值有所下降,但仍超出正常保有量 3.6%。按照 10 个月的传导周期计算,这意味着 9 - 10 月的生猪理论出栏量将同比增加 15%。

从实际出栏数据来看,各大集团猪场出栏量呈现显著增长态势。牧原股份 8 月销售商品猪 700.1 万头,同比增长 27.10%;温氏股份销售生猪 324.57 万头,同比增长 37.88% 。这些大型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猪源过剩的压力。

2. 出栏体重逆势增加:在猪价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养殖户本应加快出栏节奏以减少损失。但实际情况却相反,不少养殖户抱有 “赌一把” 的心态,期望猪价触底反弹,进而选择继续压栏惜售,导致生猪出栏均重不断增加。据统计,生猪出栏均重已从年初的 118 公斤攀升至 125 公斤,单头猪肉供给量增加了 6%。这无疑进一步放大了市场的供应压力,使本就供过于求的市场局面更为严峻。

(二)需求端:旺季需求出现 “断崖式” 萎缩

消费复苏不及预期: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开学季,并未给猪肉市场带来明显的提振作用。虽然开学初期学校食堂等集体采购需求有所增加,但这一利好效应较为短暂。随着时间推移,终端白条肉批发价较上周下跌了 2%,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商超猪肉销量同比下降了 12%,家庭消费逐渐回归理性,未出现预期中的爆发式增长。

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消费者对于猪肉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饮食,减少了对猪肉的摄入量;另一方面,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使得消费者的购买力受到一定影响,在选择食品时更加谨慎。

替代品分流明显:除自身消费需求变化外,猪肉还面临来自替代品的激烈竞争。目前,禽肉、牛羊肉等替代品价格处于低位运行状态,使得消费者在购买肉类时更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为实惠的替代品。美团数据显示,9 月前两周鸡肉订单量同比增长 15%,而猪肉订单量则同比下降 8% ,消费替代效应显著。

这种替代效应不仅体现在家庭消费领域,在餐饮行业同样明显。许多餐厅为降低成本,纷纷调整菜单,增加了禽肉、牛羊肉菜品的比例,减少了对猪肉的采购量。

(三)市场情绪:悲观预期下的 “踩踏式” 出栏

中小散户集中抛售:面对持续下跌的猪价,中小散户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他们担心价格进一步下跌导致亏损加剧,于是纷纷选择集中抛售手中的生猪。在河北、河南等地,500 头以下的散户出栏量周增 30%,部分猪场甚至以低于成本价 12.5 元 / 公斤的价格抛售。这种恐慌性抛售行为进一步压低了猪价,形成了 “越卖越跌,越跌越卖” 的恶性循环。

二次育肥彻底熄火:曾经在猪市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二次育肥,如今已彻底陷入停滞。二次育肥是指养殖户购买仔猪或标猪进行短期育肥后再出售,以获取差价利润。然而,当前标肥价差已缩至 0.2 元 / 公斤 ,二次育肥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亏损率高达 85%。在山东、河南这些去年二次育肥较为火爆的地区,当前二次育肥量不足去年的 1/5。

二次育肥的熄火,不仅减少了市场对生猪的需求,还使得大量原本被二次育肥户囤积的生猪集中涌入市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供应压力。

来源:现代畜牧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鸡病专业网 ( 豫ICP备11024133号-2 )

GMT+8, 2025-9-18 18:02 , Processed in 0.272701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